400-0060-985
博雅汇MBA:清华历史上的那些第一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清华历史上的那些第一> 正文
博雅汇MBA:清华历史上的那些第一
时间: 2022-05-19 23:19:19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862

清华的第一次开学

19114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就是清华历史的开端,以后学校规定每年四月末的星期日为校庆日,延续至今,就连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也在同一天举行校庆。

清华学堂开学后没多久,191110月辛亥革命爆发,11月学堂宣布停课,清华学堂在清朝仅办了一个学期。半年后重新开学,按照当时北京政府教育部通令,改「学堂」为「学校」,「监督」改称「校长」。唐国安出任第一任清华学校的校长。


清华的第一个校门

在我校东西主干道中央路北,有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该建筑中间大拱门的两侧各嵌建两根陶立克西式立柱,门楣上书刻有清末要臣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字,它便是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因1933-1934年间校园扩建,先后有了新大门——西校门和南校门,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

几十年来,这座校门留下了多少大师名家执教的身影,留下了多少莘莘学子勤奋学习的足迹。它往往是清华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也是清华人心目中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


清华第一个体育馆

清华第一个体育馆——西区体育馆,位于校园西北部,清华第一个运动场——西大操场的西面,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之一。

作为清华体育运动发展的摇篮,它不断地会聚着我国体育界的精粹,如我国体育先驱马约翰、曹霖生、郝更生以及李剑秋、夏翔都曾在此长期执教,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魄健全的人才,其中不乏体育运动的佼佼者。

有人说,清华的体育场馆大体可以分为祖孙三代——第一代,当属20世纪10年代建成的西区体育馆和西大操场;第二代,则是20世纪80年代落成的东区体育活动中心和东大操场;第三代,自然是在2001年清华90周年校庆前夕竣工的、在主楼北边的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


清华第一个图书馆

清华园里学子们最向往的地方,莫过于位于校园中心的图书馆了。现在的老馆之东翼,即是清华最早的图书馆。

清华学校建校初期,在清华学堂大楼北面平房(原二院)中曾有一图书室,仅一大两小3间房间。1913年,周诒春校长提出把清华改办成独立大学的计划,并积极进行物质准备,于1916年起主持规划并动工兴建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四大建筑。图书馆建成于1919年,结构「分上下两层,下层办公室,同各教员预备室;上层是阅览室两大间,分中西二部,同时可坐二百二十余人。馆后为藏书库,分三层,每层列架数十,可容书十万有余。」


清华第一个办公场所

1909年,清政府在京设游美学务处,19112月,游美学务处与肄业馆(后改称清华学堂)迁入清华园,办公场所由史家胡同迁到了清华园中的工字厅。工字厅成为游美学务处合清华学堂最早的行政办公场所和教职员宿舍。

工字厅原称「工字殿」,始建于1762年,以它为主体的一组清代皇室园林即是最早的「清华园」。

1949年后至今,工字厅成为学校党政机关的办公场所,校长办公室等校机关各部办公室的所在地,对内对外接待室、会议室也设于此,是学校主要的对外窗口。


清华的第一个礼堂

位于清华园的中心、毗邻清华学堂的北面,有一座简朴的建筑——同方部,它是清华最早的礼堂。

同方部是清华建校初期首批建筑物之一。据《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之北京篇的大事记记载,它建成于1911年。「同方部」的名字并非伴随着楼房建筑的完成一开始就有的,建校初期它被当做礼堂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年的827日作为祭祀孔子的地方。1923年学校成立「德育指导部」,该建筑才有了「同方部」的名字,作为课外训育活动的场所。现在普遍认为,「同方」两字源于《礼记·儒行》:「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同方部」就是「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


清华的第一个楼

在清华大学二校门北面的大草坪东边,矗立着一座式样别致的二层楼房。此楼为德国古典风格,青砖红瓦,坡顶陡起,这就是清华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大楼。在清华建校初期兴建的第一批校舍中,清华学堂大楼被称为「一院」或「一院大楼」。

清华学堂大楼先后分西部、东部两期建成。其西部建于1909-1911年,学校同期兴建的还有二院(清华学堂以北,现已拆除)、三院(大礼堂以北,现已拆除)、同方部等一批建筑。俟这批建筑基本竣工后,清华学堂于1911429日在清华园开学。1916年,清华学堂大楼向东进行了扩建,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4560平方米,是当时清华园内的第一座「大楼」。清华学堂大楼西部建成后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室,东部建成后曾是高等科毕业班的学生宿舍。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的梁实秋先生就曾住于此。


清华第一批大规模建筑

清华建校初期兴建过一些校舍,规模不大且多为单层建筑,「清华学堂」两层的大楼算是校园里最高的建筑了。为了适应改办大学的需要,1914年,学校专门设立工程处进行校园建设。1916-1920年间,学校耗资约百万元,先后兴建了图书馆(老馆东半部)、体育馆(前馆部分)、科学馆和大礼堂,时称「四大建筑」。

大礼堂建成时是国内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高44米。现在校内的会议、讲座及娱乐演出,仍经常在此进行。


清华第一批校友纪念物

美丽的清华园绿草如茵、树木葱茏,她哺育了万千清华学子,清华学子们也深深眷恋着她。他们在毕业时或毕业后留下的纪念物,如明珠散落在清华园,默默诉说着对母校的缱绻依恋之情。其中,1919级的喷水塔、1920级日晷、1922级喷水塔应是清华园内最早的一批校友纪念物了。

这批纪念物寄托了清华早期校友对母校的怀念和感激,见证了清华园的时移事迁,也显现了清华人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情怀。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