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设计感?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设计感?> 正文
博雅汇MBA: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设计感?
时间: 2022-04-19 16:17:23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124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被一种过于简单和重分析的思维形式与生活方式所统治。这个时代到处都是“知识工人”,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过去的几十年属于拥有特定思维的一类人——编写代码的电脑程序员、起草协议的律师、啃数据的MBA们。

但是,现在世界正在发生改变。物质的充裕使我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全球化使白领工人们的工作全球流动,强大的技术力量使某些工种正在消失。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正在从以逻辑、线性、类似计算机的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转变。概念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上,这个时代拥有一种全然不同的“高概念”和“高感性”的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高概念的能力包括具有美感,富有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以及将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东西。高感性的能力包括理解别人,懂得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细微之处,找到乐趣并感染别人,超越平凡,寻求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全新思维》这本书正是丹尼尔·平克为任何一位想要在这个新兴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人们而作的。包括那些在职场中苦苦挣扎的人、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的人、想要引领下一个时代浪潮的企业家和商业领袖们、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的父母们,以及那些才能与众不同、感情丰富并富创造力的人们,他们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常常被轻视和低估。

在这本书中,你将会学到六种基本的能力——“六大感知”,包括: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依靠它们,你将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和生活上的满足。我们首先来学习设计感。

设计的本质

戈顿·麦肯齐,已故的贺曼贺卡公司老资历的设计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当时一讲出来就很快在设计界流传开来。戈顿·麦肯齐是个很有公德心的人,他常常去学校做演讲。每次演讲时,他总是先介绍说自己是个艺术家,然后就环顾教室四周,看看墙上的艺术作品,饶有兴趣地问是谁创作了那些艺术作品。

“这个班级里有多少艺术家呀?”他每次都会问,“请举一下手吧!”回应模式总是一样的:幼儿园和一年级的班级里,所有学生都举起了手;二年级的班级则有四分之三的人举起了手,但带着点踌躇;到了三年级的班级,就只有几个孩子举手;到了六年级,没有一个人举手,孩子们左顾右盼看哪个不正常的会举手。

设计等创意型行业的人们常常在茶余饭后谈论这个故事,语调里往往带着一种不满,不满这个世界不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当麦肯齐讲这个故事时,观众的反应只是摇摇头,要不就咕哝两句,再不然就是发出嘘声。他们所有的反应最多只是表示悲叹而已。

事实上他们应该愤怒,他们应该冲到学校,讨个说法;他们应该安慰孩子们,直面校长,对学校董事会发难。面对艺术课程资金不足的状况,麦肯齐的故事已经不是什么让人难过的新鲜事了。

这个故事为我们这个时代敲响了警钟。现在,国家的财富和个人的康乐取决于艺术家的存在。在一个物质丰富但被自动化和外包风潮打乱了秩序的世界里,每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必须培养一种艺术感。当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或者德加(法国画家和雕塑家),但我们都要成为设计家。

很容易将设计理解为仅仅是一种装饰,对某个地方或某件东西进行修饰,以掩盖它们的平庸。对什么是设计、设计的作用是什么,人们有着严重的曲解,特别是现在。设计界知名人士,约翰·赫斯科特,曾经对设计下过一个很好的定义,他说:“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定义为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人类创造以前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赋予生活新的意义。”

现在不妨抬头环顾四周,看看你身处的这个屋子吧。这里所有东西几乎都是设计发明出来的,你手上拿的书、印刷的字体、你身上穿的衣服、你坐着的沙发或其他家具之类的东西、你居住的高楼大厦等等。是某些人大胆想像,设计并创造出了这些东西,它们已经成为你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是典型的全脑思维的智能。用赫斯科特的话来说,是实用性和意义性相结合的。图册的设计者必须编出一本容易阅读的册子,别人能读得懂,这是实用性。但从目的作用上说,册子还必须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这是意义性。家具设计师设计一张桌子,这桌子要站得稳(实用性),但这桌子还得漂亮吸引人(意义性)。实用性是左脑思维的特点,意义性是右脑思维的特点。现在花费少量的钱就能比较容易地制造出一件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相对应地,制造这件东西的意义性就变得重要起来。

一个人要想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和满足感,他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设计,原因有三个。第一,随着物质日益丰富和先进科技的普及,设计日渐为人们所熟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设计活动中去,成为设计业内人士。第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设计对现代商业变得至关重要,因为通过设计可以做到与众不同,并产生新市场。第三,越来越多的人们具有了设计感,人们越来越有可能达到设计的终极目标:改变世界。

设计的大众化

弗兰克·纽沃是世界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师之一。如果碰巧你用的是诺基亚的手机,那么你的手机很有可能就是他设计的。纽沃年轻时,费了很大的劲和家人解释他为什么选择做设计师。他告诉我:“当我告诉父亲我想要做设计师时,他问我什么是设计师?我们需要消除设计的神秘感,设计简单而言是一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活动,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

从我们的祖先腰里缠着布,用燧石在岩石上画箭头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设计东西了。甚至我们的祖先还在草原上游荡时,人类就已经有了天生的对美和新奇的渴望。然而历史上大多数时间,设计只为上流社会所用,因为他们有钱有闲来享受设计带来的快乐。平民百姓偶尔为之,但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实用性的层面。

近几十年,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设计已经大众化了。过去十年中最成功的设计大众化传播的例子是“设计在身边”——这家家具零售公司。这个由31家设计工作室组成的家具公司,旨在将优秀设计普及给大众。在这家公司的产品目录上有很多漂亮的有设计感的产品,各种椅子、桌子、台灯什么的,著名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以前只是少数有钱人才能买到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能买了。戈雷福斯,这位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以往只设计图书馆、博物馆和数百万美元的豪宅,平民百姓根本掏不起钱请他来设计房屋。但是现在只要花10000美元,我们就可以买一座戈雷福斯设计的凉亭,在自家庭院里享受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带来的美和优雅。

设计主流已经从商业领域渗透到工业、宗教等其他领域。索尼有四百名设计师,很让人惊讶吧?再来看看这个,负责美国政府办公大楼建造的美国联邦事务服务总局正在进行一个创造卓越的活动,旨在将单调的政府机构变成一个工作起来更舒适,看起来也更漂亮的地方。 

再比如字体,25年前字体还是只有排字工人和图书设计者等专业人士才知道的东西,普通人不懂也不认识。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都产生了变化,大部分人只要会读、会写、会用电脑,都知道字体是怎么回事。

设计与商业

设计的大众化改变了商业竞争的逻辑。传统上各公司打的一般是价格战或者质量战。如今优质适价仅仅是要玩商业游戏的条件、开始市场活动的入场券。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让你进入市场,而进入市场后,竞争的重点就不是价格和质量了,而是言语难以描述的东西:创意、美感和意义等。这观点并不新鲜,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说:“设计,是新企业的灵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在这种观点十分流行。

让我们再来看两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物是怎么说的吧。一位是纽约市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保罗·汤普森,另一位是前索尼董事长兼总裁大贺典雄。

保罗·汤普森说:“制造商们认识到无法和远东的低物价水平和廉价劳动力竞争,那么我们还能竞争什么呢?只得靠设计了。”

大贺典雄说:“在索尼公司,我们假设竞争对手的产品,在技术、价格、性能、特征上和我们的基本相同。设计是唯一使我们区别于对手,并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办法。”

各公司的损益表和股指图表逐渐证实了这两位的言论。根据伦敦商学院的研究,设计的投入每多1%,销售收入和利润就平均增长3%~4%。还有类似的研究表明,重视设计的公司的股票,比起那些不够重视设计的公司的股票,表现更好,股票收益差距还不小。

汽车业是个例子。现在的美国,汽车数量比开车的人还多,就是说供大于求,这就使得价格降低、质量提高了,现在人们买不买车,要看车设计得吸不吸引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逐渐明白了这一点。通用汽车公司设计总监安妮·阿森尼奥说:“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市场总监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汽车的科技含量上,忙着收集、计算、分析各种数据,而忽略了另一半大脑——右脑的重要性。”美国汽车行业曾经一度因此陷入低谷。于是就出现了鲍勃卢兹这样开始主张汽车设计重要性的人。卢兹宣称通用汽车进入了艺术商业时代,并将设计师置于与工程师同样重要的地位。阿森尼奥说:“你的车必须与众不同,否则就没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我觉得比起其他职业者,设计师们有第六感,有触角一般的敏感,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汽车。”

其他汽车公司也逐渐将重点转移到设计上来。宝马首席设计师克里斯·班格尔说:“我们不是在制造汽车,我们制造的是一件能够表达驾乘者品味的流动的艺术品。” 现在,汽车厂商是如此热衷于设计与众不同的汽车,以至于“在底特律的汽车文化里,马力让位于氛围了。”《新闻周刊》这么写道:“底特律的汽车展也许要改名叫汽车内部装饰展了。”

事实上,设计的最大经济价值在于这种创造新市场的能力,不论是手机铃声、可爱厨具、光电电池还是医疗设施。物质丰富、亚洲外包风潮和自动化使商品和服务的更新变化加快,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思维课堂

设计的本质:是实用性和意义性相结合的全脑思维的智能,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

设计的大众化:消除设计的神秘感,将优秀设计普及给大众。

设计与商业:创新、有美感的设计是现代商业的核心竞争力。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