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长江FMBA新生风采 :要成为创投圈的“护林人”
首页 > 资讯 > 长江FMBA新生风采 :要成为创投圈的“护林人”> 正文
长江FMBA新生风采 :要成为创投圈的“护林人”
时间: 2024-02-16 19:16:44
来源:
浏览量: 389
于隽

长江商学院 FMBA 20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学 本科
复星集团 锐正资本 高级投资总监

2017年12月20日,华兴资本“VC/PE影响力投资榜单”评选现场,复星锐正资本高级投资总监于隽,获评“2017年度最受欢迎菁英VC投资人”。

自2014年涉足投资圈以来,短短4年中,于隽已经参与并主导投资了超过60多个项目,其中不乏估值已过40亿美元的SoFi,以及雪球、GoGoVan、金斧子、买单侠、苏州晶云等明星项目。

对于这个荣誉,于隽虽感欣慰,却清楚,“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不应该仅仅是投中几个估值倍增的项目,而是可以在投后管理中为企业赋能,陪伴企业家共同成长。”

物理学毕业,于隽所有的投资逻辑,皆来自于严格的自律、勤奋的工作,以及对于世界本质持之以恒的探索。“物理学的思维,让我明白万事一定有它的客观规律存在,寻找它们的基本原理,直指商业核心,抽丝剥茧,慢慢把它突破,才能不人云亦云。”

职业生涯的早期抉择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说,如果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空将发生巨大的改变。高中时,于隽第一次看到这个理论,便顿感醍醐灌顶。

此前,他也经常思考一些终极问题,比如“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爱因斯坦,则让他第一次意识到,“很多看上去习以为常的事物会有如此深邃的思想。”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求促使他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专业。
 
物理学为于隽建构了一个缜密的知识和思维体系,也让他认识到,除了科学领域,物理学的思维无处不在。“正如埃隆·马斯克所说,物理学可以让你弄清楚那些违反直觉的新事物。”而这一认知,对于隽的职业生涯影响至深。 

2008年,于隽赴美国攻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一年之后,他便离开学校,回国加入自己暑期时的实习公司——刚刚由校内网更名的人人网。

 “那时,我发现许多美国同学或专注于学业,或是工作多年后回校再造,我便告诉自己,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当时Facebook在美国如火如荼,我相信互联网web 2.0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作为产品经理,于隽见证了人人网的飞速增长,他刚加入时,人人网日活只有几十万,不到2年,日活便上千万,并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如今看来,人人网是一个颇具前瞻性的选择,但于隽却坦言,自己当初没想那么多,只是“在那个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知道自己想去往何方。”

创投圈的优秀“猎手”

2012年,于隽曾短暂离开人人网,作为合伙人和产品经理,创立了自己的图片分享公司。像无数创业公司一样,项目折戟于财务危机。

于隽深刻反思了这次失败,“创业方向的选择要慎之又慎,要深刻观察商业社会,了解用户的内在需求,同时最大限度的结合自身优势;创始人要有极强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鼓励大家坚持下去;同时,财务规划对于创业团队也至关重要。”这一切,成为他后来作为投资人时一笔最宝贵的经验财富。

带着在失败中总结出的教训,于隽再次回到人人网,并被陈一舟委以重任,担任投资部门的总监。

彼时,正值移动互联网井喷时期,无数热线涌向这个新兴行业,诸如互联网金融、线上交易市场、O2O零售以及太空技术、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行业,于隽皆有涉猎,参与并主导投资了60多个项目。

从产品经理到投资人,华丽转型的背后实质上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当机会来临,你没有太多时间去犹豫,必须快速学习,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不是被时代所淘汰。”

当然,繁荣的反面往往便是浮躁,项目多,自然也鱼龙混杂,投资容易,投好难,一个好的投资人需要兼具远见卓识和沉着冷静。

那段时期,于隽坚持晚10点、早5点的作息时间,这让他形成了一种自控力。“做投资时,一个项目听上去很好,一激动很快就投进去,这种事情比比皆是。而自控力的锻炼,会让你保持相对冷静的思维,尽量克制住情绪,做足了分析再去下决定,投资回报会更好。”

2014年,于隽主导了人人对雪球财经的投资。他很早就意识到国内缺乏一个美股社区平台,因此,他找到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并与其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都在争夺这个项目时,方三文最终选择了人人。

“在投资圈,钱和钱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你是否真正理解创始人,能够在投后管理中帮助他们。可以说,投资永远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能够比别人尽早一天发现这些人,助力他们早日实现梦想,这是我最大的成就感来源。”

2017年,随着人人网向投资控股公司的转型基本完成,于隽再次选择离开,加盟复星锐正资本,担任高级投资总监,负责人工智能、在线教育、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投资。短短一年内,于隽主导投资了智能硬件+婴幼儿教育的国内领先企业火火兔,和分期付款和电子借贷平台Kissht等口碑项目。

如果把创投圈比喻为一个森林,于隽最大的目标,是从一位到处捕猎的“猎人”,成为一名“护林人”,构筑起自己的投资生态。“许多业界前辈通过对一个领域的深挖,与创始人一起打造出一个对社会影响深远的生态圈,成为一个行业的‘护林人’,这也是我作为投资人的梦想。”

在长江,迎接下一轮技术爆炸

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趋于平静,加之互联网巨头头部效应日趋明显,而新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依然在探索阶段,好的创投项目寥寥可数。

对于这个技术空窗期,于隽抱有乐观态度,“回顾历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技术革新的空窗期。但随着每一次的技术爆炸,都会对传统巨头形成巨大挑战,市场一定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

为了做到厚积薄发,于隽一方面继续探寻新的技术领域,一方面则选择了就读长江商学院FMBA,“我希望回到校园和大师们坐而论道,去系统的梳理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商业逻辑。而且,长江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希望在长江进一步探究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助力我继续在商业领域不断探索,完成我的目标和使命。”

站在新旧科技交替的纪元,于隽相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一定会到来,但它以什么样的方式落地,如何去改变每一个行业,现在没人说的清楚。但我相信,商业的本质是不变的,作为投资人,只要在每个行业里去深挖,找到技术和行业属性相结合的点,就一定能把握这个新的机遇。”

对于那些有志于投资圈的人,于隽认为,什么时候进入都不晚,因为人类历史要想发展,就会不断有新的问题被提出来,然后解决问题,这意味着永远蕴含着新的机会。“投资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真正对这个行业有热情,执着的人,早两年晚两年进来,影响不太大。”

做一个让女儿感到骄傲的父亲

生活中的于隽,热衷长跑,他曾完成了2012年北京马拉松和2013年厦门马拉松全程比赛。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马拉松,于隽最爱的运动就是瑜伽,在他看来,瑜伽和太极很相似,都是在舒缓的运动中,让人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尤其是面对高压的环境,是一种非常修身养性,梳理思绪的方式。”

谈到生活的理想,已经是奶爸的于隽,流露着作为一名父亲的幸福之感,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让女儿为他感到骄傲,“每个人不可能做到多么伟大,但想到孩子长大之后,她能够佩服我,能够为我感到自豪,能够做到这点,就蛮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