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备考2022年MBA,MBA提前面试中最忌讳什么?博雅汇MBA
首页 > 资讯 > 备考2022年MBA,MBA提前面试中最忌讳什么?博雅汇MBA> 正文
备考2022年MBA,MBA提前面试中最忌讳什么?博雅汇MBA
时间: 2020-12-23 11:42:26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292

MBA面试一般有个人综合素质面试和无领导小组面试,我下面分这两种形式具体说下:

一、个面注意事项

首先这些高频问题自己要先想好怎么回答,其中一些共性问题,我也给出了应答策略,可以看下

个面现场的表现大家千奇百怪,最终给面试官留下的印象主要为庸人、常人、牛人三重境界。

所有考生的目标应该是努力跨入牛人境界,这些人在参加面试之前,已经在申请材料上做好谋篇布局,预留了重点展示能力或潜力的独特信息。

在面试现场的第一个环节中,清晰明确暴露出众多闪光点和与众不同,完整呼应了材料,并有效引起了考官的注意力,考官据此进行提问和追问。

而每个提问到的问题,都是考生事先做了针对性准备的,并用更加丰富翔实的事例或独特思考总结来回应考官。考官会觉得越挖掘越有料,越挖掘越精彩,认为考生非常优秀,与考生相谈甚欢,甚至感觉自己也受到启发。在这种面试状态下,考官会认为考试符合招生标准,面试的结果也会非常理想。

第三重境界的考试状态,牛人级别的考生,达到了面试引导的效果。

因为MBA面试是一个高度动态的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试官起着主导的作用,从总体上控制着面试的节奏和进程。但面试的交互性使得面试官有时会自然地将问题集中在考生的隐含话题上,而在这个面试过程中,考生如能将考官的注意力的引导到关注到自身提前设计好的隐含话题、提前准备好的亮点时,面试的进程就有利于考生的展现,过程也更加可控,面试的不确定性风险也降到最低。这种面试管理的技巧是可以掌握的,并且在面试的准备期间就去练习和实践。这也是果芽MBA在面试辅导过程中非常注重的一个关键环节。——来自于果芽MBA

如果能够达到牛人的状态是最好的,不过如果达不到这个层级,那就尽量做个常人,避免庸人的这几个特征:

1.自嘲的心态:不仔细地讲述你的成就,感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很少,或者依靠运气。

3.无效的陈述例子: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你喜欢什么运动,谁是你的偶像。 这些不是要问问题本身,不能表面回答。

4.迎合心态:盲目猜测考官想听什么,奉承假话。 比如去北大面试问你,报清华了吗,如果全部录取,你选哪个。

除了心态上的事情,还有这些小建议:

思考问题背后考核的内容

尽量回答深度、专业

态度虔诚,不激烈反驳

讨论时注意态度及措辞

二、组面注意事项

这里主要说下组面的加分项和扣分项:

扣分项:

1、完全忽略别人的论述

2、不礼貌地打断别人

3、啰嗦,表述不清

4、过激的语言表述

5、搬出教条的模型以压服别人

6、否定一切,太自负

7、交头接耳,姿态不正

8、发言次数不达2次以上

加分项:

1、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并给予反馈

2、对别人正确的意见予以支持

3、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设法得到小组成员的支持

4、对别人的方案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点

5、在混乱中试图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讨论

6、在必要时妥协以便小组在最终期限前达成结论

7、具有时间概念

8、能够对整个讨论进行领导或总结

要特别说下仪态问题:

很多同学不注重仪态,坐着的时候要坐直,不要驼背、靠着椅背,在别人发言时候,不要有不礼貌性的小动作,眼神不要游离。

之前有个学校的小组成员内有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总经理,他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时候不停的习惯性地抖腿,还有拿着手里的圆珠笔不停的按,整场都在按圆珠笔,结果最后就被刷掉了。

在别人发言时,要表现出积极倾听、记录的态度,不要愣神发呆、窃窃私语、或是强势反驳,如果有不同意见,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和用词;且自己也要表现出积极发言的态度。

还是某校的小组面里,有一位在武汉教育界混的不错的一个校长,估计是当领导当惯了,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时候,他的表现非常独断,不允许场上的其他7个学员有任何的疑义,别人有质疑,他立马用很强势的话把别人打回去,估计是领导做惯了就这个脾气吧,虽然并不清楚最后有没有通关,但是面试场上评委已经指出来了,直接批评了他,这无疑是扣分的。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搞定你的梦想院校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清北人复交MBA不是梦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联考笔试高分不是梦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公众号,进行个人背景精准评估

备考2022年名校MBA,想要冲刺自己心中梦想院校,获取更多有价值的MBA面试及笔试申请内幕,获得20211G+备考冲刺资料包,可以添加助教老师微信teacher_xiao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