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孟山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MBA专业课程《跨国媒体策略与全球传播》任课教师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资深新闻评论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政治传播、新闻评论。在媒体担任新闻评论员和主编10年,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新闻评论和专栏文章1000余篇,现为多家媒体专栏作者。 新闻评论与专栏 任老师曾在《新京报》、《华夏时报》、《中国卫生人才》等开设评论专栏,在《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大公报》、《美国侨报》、《新京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长江商报》、《羊城晚报》、《珠江晚报》、《潇湘晨报》、《燕赵都市报》、《山西晚报》、《上海法治报》、《信息时报》、《经济参考报》、《杂文报》、《东方早报》、《工人日报》、《海南日报》、《南京晨报》、《中国文化报》、《齐鲁晚报》、《新世纪周刊》、《观察与思考》、《京华时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评论文章1000余篇,诸多文章被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广泛转载。 观点分享 近期,任老师就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纪念日,在“大凤号”上分享了这样一篇文章:《国际传播中历史记忆的中国讲述与世界框架》。 他提出,我们在国际传播中向国际社会讲述当下的中国和中国人,讲述当下中国和中国人对世界的各种贡献,其实,还应该向国际社会讲述历史的中国和中国人,讲述历史中国和中国对世界的艰苦奉献。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但众所周知的是,我们并未因此被公平和公正对待。而且,不止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如此,还有那些为此付出了辛劳乃至生命的中国人也是如此。 任老师就“怎样讲”的问题在文中讲到:我们向世界讲述中国这个国家的故事和中国人这个群体的故事,都应该放在世界框架中去建构叙事,要讲述中国和中国人与其他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立体关系。讲述其中鲜活的、不应被遗忘的具体故事,在国际传播中让世界知晓我们的先人曾经有无奈也有无畏,有犹豫也有果敢,有心怯也有勇猛,他们都一个个充满情感的生命,应该被尊重和尊敬。以华人劳工为代表的中国人在海外的曾经苦难,是对世界的付出,是全世界都能共情的悲情与励志故事。在当下西方世界看待中国的观念或许有所变化时,内含历史在内的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不只是基于我们一国的价值与追求中讲述,而是置放在世界框架中讲述,应该更有其义。 学生评价 A:“任老师能从国外国内多个视角对大量的抽象概念做形象、深刻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师给出的资料和参考书涵盖面广,囊括国内外几乎所有传播领域,观点中立并具有批判性,很值得阅读。” B:“老师讲课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不死板,条理清楚,观点深刻。博学、幽默、耐心是老师最大的特点,也是我们喜欢和钦佩老师的地方。” C:“任老师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实用性强、易理解,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消化。选择的案例典型,分析也到位,对我们的启发性很强。” D:“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接轨,老师常结合最前沿的社会问题、最新的案例,为我们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更多传播领域的相关问题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 E:“任老师会邀请特约嘉宾进行分享,拓展授课知识范围和领域,丰富课程内容,我们也能实实在在学习到实践型应用知识。老师的教学进度与时俱进,非常实用。” F:“任老师讲课很细致,传授了很多课外知识。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老师也很耐心,帮助我对很多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汲取了许多的知识,拓展了视野。” 主持课题 1. 2012年5月,“国际传播的知识谱系:历史与理论”,获2012年度中国传媒大学培育项目立项(重点和优势学科)。 2. 2012年5月,完成北京市委宣传部交付的课题《北京电视台国际频道研究报告》与《<京华时报>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3. “网络动员与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4. “伊朗的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播研究中心2010年立项。 5. “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战略研究”,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委托,2010年3月立项,2010年11月结项。 6. “国际传播与国家主权:传播全球化视阈下国家主权弱化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2009年12月19日立项,2011年5月结项。 专著 《国际传播与国家主权:传播全球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伊朗大众传媒研究:社会变迁与政治沿革》,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任孟山、张建中。 《当代中国新闻评论与观察(2004-2014)》,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那些书与人的相遇》,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6月版。 《美国细节:彼岸的生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版,任孟山、赵永颜。 译著 《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安德鲁·查德威克。 论文 《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 社交媒体与公私边界》,载《传媒》2018年第9期。 《中国国际传播的路径逻辑:从能力到效力》,载《对外传播》2017年第1期。 《从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华盛顿邮报>的创新与实践》,载《中国记者》2017年第2期,张建中、任孟山。 《新闻评论课程:教什么与学什么》,载《新闻与写作》(CSSCI期刊)2017年第5期。 《全国“两会”与国际传播》,载《传媒》2016年第6期。 《从魏则西、雷洋事件看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新生态》,载《传媒》2016年第10期。 《中国国际传播的全球政治与经济象征身份建构》,载《现代传播》2016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坚持“内容为王”远未过时》,载《传媒》(CSSCI期刊)2015年第7期。 《网络安全议题的国际传播政治学:话语竞争与权力博弈》,载《现代传播》2015年第8期。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