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我们曾在平台上推送了“
对话中国企业家——“娃哈哈皇帝”宗庆后 | 点金录”,反响热烈,同时后台也收到了一些同学们的建议——10月27日现场宗总畅所欲言,奉献了很多有价值的干货,希望也能在复旦EMBA官微上读到更多。于是我们再一次整编,为大家奉上最实诚的干货!
一“家”不扫,何以扫天下?
娃哈哈“家文化”的核心是: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家文化来源于儒家文化,虽然一定程度上异于国际上的企业管理学,但是从总体上而言,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第一:
凝聚小家,就是要关注员工的家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员工才能与企业共同发展,生产关系才能改变生产力。我们着重关注员工两个方面:使员工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更好;并且满足员工的职业生涯需求。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员工共享”的理念,才有效地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第二:
发展大家,员工有目标才会不断进步,员工进步就等于企业进步。
第三:
报效国家,这个报效国家是针对企业自身而言的,如果一个企业做大做强以后不去报效国家履行社会义务,那么这个企业也是做不好的。
心知肚明地走自己的路
随着中国经济较快发展,国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升,高品质商品成了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新媒体力量的兴起,加上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对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是对以往工匠精神的最好传承。同时,制造业的自由发挥与优胜劣汰,创造的不仅仅是一线的就业岗位,更多的是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使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衍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企业的发展必须是多元化的,在当下,太多的企业适应市场需要,有机会,并且有能力去做一些新的事物,这是很好的现象,毕竟,技术资本才能让企业一直走下去,实业才能兴国。面对许多行业的下一个风口,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走自己的路,做到心知肚明。
坚持良性竞争,初心不改
虽然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在供货的源头,但根源还是在于企业之间无序的竞争。
在食品行业,尤其是软饮料行业,反响最多的就是食品质量问题,其中许多问题,一部分是因为企业为了谋取暴利而任意偷工减料,违法添加不良的成份所造成的,但也有相当的比例是因为整条产业链各个环节利润分配机制没有理顺。由于生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导致原料供应商无利可图,而被迫降低原来的品质。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对于竞争对手,也从来没有过明确的定位,始终坚持的是,产品是卖给消费者的,在一切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前提下,良性竞争才能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发展。
商场如战场,大权要“独揽”
不论发生什么,关键是要把产品做好,企业管理好。管理是“管”和“理”。西方的很多管理理论,很多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国情、文化不同,还是有所区别。中国人比较难管理,因为太聪明。所以,我始终提倡高度集中下的分级授权管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基本上,中国好的企业都有一个开明的领导,既有强势的管理,同时又要关心员工的成长。
中国的企业确实要激励和竞争相结合,要以人为本,要人家服你,毕竟,做任何事情的关键都是“人”。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内涵,要做到威而有信,有些人是威而无信。我认为要做到怕我不恨我,你不怕我,我也管不了你。但是我也关心你,我也不捉弄你,我也不整你,你改过就好。我善待你,怕我不恨我。有功就奖,有错就处罚。
商场就是战场,现在企业每天也在上演打仗,企业要有战斗力,要向上面说的纪律严明。
中国过去有很多的优秀企业,都有一套主心骨理论,我们一般把核心的任务成称为高度集权式领导者,这是每一个企业都非常需要的管理者类型。
勇于进取≠好高骛远
创新是必须的,是经济活力的来源。政府在努力通过系列改革,来减少创新的阻力,塑造创新氛围。作为企业,我们希望审批制度等改革能更加深入,让企业进一步减轻负担、提高效益、增强活力。
而从创业的角度,现在很多年轻人一说起创业就一窝蜂地开网店,认为当老板才叫创业。但对于年轻人来讲,应该转变观念和心态,既要勇于进取、又不可好高骛远。就业也是一种创业。能够进入一家合适的企业,通过勤奋工作增长才干、提高素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一种创业。
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和平台,能够创造新的消费模式,让消费者更方便购买商品,这是好的;但如果互联网经济都是通过砸钱来低价竞争,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来冲击原有的实体制造业,损害实际经济的发展,就会导致社会整体收入下降、消费能力下降,得不偿失。互联网本身不会创造财富,只有实体经济才能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我们应该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工具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制造业转型促进第三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年轻人们在创业时不能太着急,不能好高骛远,碰到挫折也没必要立马心灰意冷。社会在发展,每个人都有创业的机会,关键是怎么去实现。
我觉得要年轻人应该不断创新地创业。对年轻人而言,首先要有足够的动力,坚持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其次,要有良好的心态。人生目标不一定要做企业家,也不一定要做老板,创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想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