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区块链:双链共舞 4月25日晚,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三位区块链和供应链领域专家教授同频连麦,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剖析区块链如何赋能跨境贸易及策展市场,展示区块链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效率的前景。在圆桌讨论环节,三位教授还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互动。本次分析论坛共吸引了800多来自浙江大学MBA同学及校友的观看。大咖们短短2个半小时的分享论坛,是一次给耳朵的盛宴,让同学们意犹未尽。 商务大数据应用 区块链与供应链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长聘教授 杨翼 杨翼教授主要从区块链背景、区块链定义及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展开报告。 Part.1 区块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并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在2019年10月再次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区块链落地的相关应用也正在蓬勃发展。 Part.2 区块链定义 作为区块链的典型应用之一,比特币的出现使人们了解了虚拟数字货币这一新兴事物,并得以深入探究比特币背后的核心技术——区块链。除了虚拟数字货币之外,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具有改变未来社会运作方式的巨大的潜力。 区块链从狭义上讲,本质是一种分布式记账同步更新账本技术,以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广义上是一种革新和颠覆性的思维理念,去中心化建立信任社会实现共享。区块链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企业为主体)、私有链(企业内部)三种,其中联盟链主要由多方企业主体构成,私有链更多应用于企业内部。 区块链的三大组成要素包括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交易记录、产品流通信息等数据由各个参与方分布式存储,形成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包含验证规则等一系列规则。智能合约则可以实现自动触发比较简单的交易过程。区块链还具有规则透明、弱中心化、难以篡改等特征。 Part.3 区块链应用 区块链在金融、保险、项目管理、策展市场、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广泛应用。其中在供应链方面,区块链能够帮助企业在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和协同化,从而形成智慧供应链。 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区块链溯源。产品溯源对于茶叶、药材等产品的产地溯源至关重要,在保证食品安全、实现产品差异化两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溯源为中心化存储方式,信息易篡改且流通性差,仍然难以获取C端消费者的信任。沃尔玛在2019年6月开始尝试做区块链追溯系统,配合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每一个重要环节的数据都会录入数据库,使得沃尔玛具有更强的基本数据掌控能力。此外,基于区块链的追溯系统,使得与沃尔玛共谋篡改数据具有极高的风险。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查看商品供应源和沃尔玛接收商品的地理位置、物流运输时间、产品检测报告、商品及供应商详细介绍等链上信息。沃尔玛给消费者创造了更加信任的购物环境,从而促进消费者购买。 与传统溯源相比,区块链溯源可以增加数据可信度,推动智能化和协同化,同时为供应链便捷性提供好处。 最后,杨翼教授指出,区块链不仅仅是解决信任问题的一种技术,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手。能够帮助企业打通信息孤岛,破除企业之间的壁垒,同时融入智能合约可以做到供应链协同化,而结合应用场景去设计智能合约也是区块链在供应链应用中的重难点。同时,联盟链共谋、恶意欺诈违约、隐私保护、高昂成本也是区块链落地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策展市场与供应链管理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徐小林 徐小林教授首先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区块链解决信任问题的机制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聚焦了区块链在策展市场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Part.1 区块链原理 区块链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利用现有技术解决信任问题。通过哈希密码技术,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与保密性;链式的数据结构结合时间戳能够实现信息溯源,使得信息篡改风险降低。徐教授特别指出,区块链没有办法解决源头信息造假的问题,源头信息仍需要由具有有公信力的中心机构来保证。 Part.2 案例分析:token机制的应用 Token的出现带出了一个颠覆性理念:由共享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转型。从可信账户、可信数据到数字资产,打造数字经济的生态圈。正如凯文·凯利所说,“全球经济正在向非实体的比特世界靠拢。同时,它也在远离所有权,向使用权靠拢;远离复制价值,向网络价值靠拢。” 案例1: 广告模式。传统广告业由广告商、内容商和用户组成,但三者之间充斥着中间人、行为追踪和各种欺诈,广告商和内容商向中间商支付了大量费用。基本注意力代币(BAT:basic attention token)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广告平台,通过匿名监控用户注意力,并把注意力转换成具有实际价值的BAT。其中,区块链技术消除了中间商,使得广告商和内容商收入增加。同时用户通过BAT获得激励和收益,其行为数据能够提升广告商广告投放效率。区块链的匿名机制能对用户行为数据加密保护,保护了用户隐私。 案例2: 策展市场。策展市场是采用经济激励的手段,可以为任何主题创造一个众包的“对信息流进行筛选、组织、维护、整理和再加工”的市场。例如,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是中心化的排行榜,而如果采用token机制,可以激励同行、专家等对大学甚至专业进行排序,使得信息流的价值更高,从而获得更加高质量的排序。再比如,面对当下微信、微博讨论功能的缺失与漏洞,高质量的、有价值的讨论越来越少,利用token机制建立认证制度、激励制度、排序,可以避免抄袭、说假话等低质量的讨论。激励每个人能够高质量参与讨论,减少马太效应。 案例3: 供应链应用。传统供应链有交期长、费用高等痛点,会大大增高易腐类商品运输的成本。一些货船因为不能通过海关,需要在海上停留长达数月。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在各参与方(货主、船运公司、货代、码头和海关等)的同步传播和分享。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流程优化的问题,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院长助理 金融系副教授 刘彦初教授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三种模式。其中,刘教授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例,介绍了区块链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的机制。 利用联盟链,建立将N级供应商和银行整合在一起的区块链系统,根据共识机制,将标准化的电子合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能够解决信用风险累加的问题。通过这个系统在资金流层面上,供应链由链式结构变成了并行的扁平结构。对于银行来说,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降低了二级供应商的贷款风险。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核心企业为整条供应链赋能。目前,我国央行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运行的“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正在逐步实现上述前景。 讲座问答环节 Q&A 分享论坛设置了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就会议内容相关进行了积极的提问。 请教授们谈谈上海票交所最近推出的供应链票据看法? 刘彦初教授: 我们关注到4月24日上海票交所发布的《上海票据交易所关于供应链票据平台试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是一个积极的动作,信号意义很强,目的是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金融改革方向主要是推动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来转变。 请问区块链应用在跨境贸易里是否能解决贸易单证问题? 刘彦初教授: 2018年9月央行在深圳建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两大重要任务,一个是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另外一个是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跟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相关联的还有一个跨境融资区块链平台。跨境融资解决的贸易单证的问题,如果是看解决单证源头信息的真实性的话我认为仅仅依靠区块链技术是很难保证的,但是在流转环节的上链信息的真实性是可以保证的。 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如果应用区块链银行和中小企业双赢,不过比亚迪对应用区块链动力何在?银行掌控企业信息,企业商业秘密如何保证? 刘彦初教授: 核心企业是否意愿去做确权是一个大问题。国家目前是在鼓励这样的做法的,对核心企业的引导力度是在增加的。大家都知道疫情推动数字化转型是史无前例的。目前落地好的方案,本人认为还是要通过政府去推,以及通过银行等资金提供方来引导核心企业。 虚拟货币(Token)在区块链应用? 徐小林教授:Token的应用主要在两案例:一个是BAT应用,典型代表是美国的火狐,它颠覆广告概念。人的时间和关注力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两者怎样结合起来?BAT应用使看广告时可以跟广告商互动,同时可以互动获得加密货币收益。另一个是投票机制,典型代表是知乎。用户发布、问答、排序都能取得一定Token。总之,通过区块链,政府建立可信账户,数据打包,数据我做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有其特定的价值在里面。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