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MBA内容资讯-选择博雅汇,梦圆北清人等名校!
1.学历的重要性不是证书本身,现在找工作或者跳槽不一定靠证书去做敲门,但是你的学习不仅仅来自于课堂知识,也需要与更多有归属感的校友进行交流,体制内的联考项目,一方面涉及发证,学校就会约束你,管着你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体制内联考项目的校友资源更集中更多一些,所以优先选择联考项目。如果选择非联考,尽量选择相对正规的项目,一般来讲,在知名商学院主页有介绍的合作办学会更靠谱一些。2.EMBA现在不仅年轻化,
2024-10-05
个人随便分析一下啊1.你双非本科三年前进入四大行总行,当时至少要PK掉人大金融经济类硕士才有可能进去。2.你想转投资,但对机构规模和品牌没有提,如果去中金那很难,如果去小机构就不难。单位如果HR要求你是全日制硕士,说明很显然又是体制内单位,那么你是北大全日制硕士也不一定有戏。3.是否读全日制,首先考虑因素不应该是未来找工作时单位有可能要求统招硕士。想转金融(投资)必须有实习经验和一定得行业经验,这
2024-10-05
首先,MBA的课程偏实操,不是理论为主,作业多数是案例分析。课程中金融、财务的知识,会让你理解一个商业模式如何进行估值及投资融。营销管理课程会让你建立深度了解用户差异化需求后如何匹配他们的支付意愿,作业也是让你找一家实体企业对他们进行帮扶最后做报告。战略管理和组织行为学 能有效的帮助你在商业路上主线清晰,公司全员目标一致。......总之,当你规划清晰之后,你要基于自己的优劣势和未来从事方向有针对
2024-10-05
看到题目让我想起了这几年英语学习的过程。我在学英语的时候借助了工具,主要是戴耐德(DYNED)。用了好几年,一开始,因为听不懂,一个句子重复了100遍,挫败感很强。后来逐渐找到一些感觉,听力有所提高。后因比较忙,但是老师有监控,不得已用变速齿轮等工具加速学习,俗称刷机,以完任务的形式学了很长时间。现在看来当时很愚蠢,浪费了时间。个人认为戴耐德里的模块很合理,短文很经典,锻炼听力、语法和读音。 我学
2024-10-05
软件公司范围也很大,是否是IT综合服务商?这个关乎到你讲的故事未来可能性(比如大数据?智慧城市?)。也关系到如果你看备考,是否在同行中有竞争优势。更关乎你适合MBA还是MEM(项目管理职责偏多,也可考虑MEM)。我见过很多小软件公司创始人读MBA,他们希望从公司战略、组织结构、投融资及业务拓展角度在MBA里获得提升。MBA院校也分层次,知名商学院需要提前面试通过才能报考12月份的笔试,且主要考核方
2024-10-05
我们从商学院选拔人的角度可以推测哪些特质的人更受商学院青睐。商学院并不主要考察你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也不是喜欢你是做金融或者IT的。商学院想培养的是现在正在事业上升,对行业、公司、自身有清晰认识的职场精英。希望你具备主动思考能力、抓主要矛盾进而解决问题能力,形成差异化的优势。商学院其实喜欢申请者背景各异,这样给学院及同学分享的知识和视野更全面。
2024-10-05
创业需要有情怀和坚毅的性格。目前对自己不满意,也许是没有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许是到了一个瓶颈期,最好不要是看见有人创业成功就心痒痒。如果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并愿意一直走下去的路,可能是平时的思维框架有问题,商学院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不能完全指着商学院。最好还是先找到方向,彻底了解自己未来发展中可能需要补充的点再去读MBA。此外,不同商学院侧重点及水平有所差异,读书的机会成本、高额学费都需要考
2024-10-05
从学历角度来看,要想获得双证就得参加联考,这是规定动作。从筛选角度来看,如果学习能力太差,一方面无法跟得上MBA的学习强度,另一方面也证明缺乏快速学习能力,也不符合体制内商学院MBA项目招生要求。从竞争角度来看,知名一些的商学院不愁招生,通过联考来验证一下大家对MBA的重视程度。此外,EMBA考生都能理解并适应联考了,MBA申请者就不矫情了:)MBA时一个体系化项目,不是知识的结合,它的学习内容中
2024-10-05
商业的本质很多都是相同的,如果真的想理解更深刻一些,除了看某一系列教材和经典案例外,还得多去寻找不同背景人给予的不同解读,毕竟,管理没有绝对的对错,都得去假设和分析当时的情境。如果时间特别紧张,可以尝试快速吸收别人总结好的精华,可以通过蹭商学院课或者知识付费平台订阅,都能解决焦虑感和理论基础。但是,如果还是学生,自身没有管理经验,充其量只能夯实理论基础。聪明的学生更进一步,逐步构建了思维框架和习惯
2024-10-05
1.题主并没有说在银行工作三年里干什么工种。这个涉及申请MBA的思路及难度。如果是后台,那么可以再等两年申请,这样有机会申请到更优质的商学院。2.题主不是为了文凭却又觉得MBA性价比比较高?商学院不能带来直接的受益,可以学习前沿理念,拓展视野,认识一些精英朋友。这些收获如果从个人提升角度来看是值得的,如果从就业后加薪幅度来看,又有不确定性。因为再就业又得重头开始干,且银行较短的工作履历不能加分太多
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