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正在向世界顶尖大学的道路上昂首迈进。
一百余年来,清华由游美学务处,清华学堂,清华学校,至清华大学,由南迁到复员,经历帝制,军阀、国民党等各时期的统治,到成为人民的清华大学,或静水流深,或波澜曲折,或凯歌高进,每个发展阶段都有鲜明的特色。清华大学的变迁与发展过程,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术和高等教育走向独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一百余年来,清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开创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年度,将以“历史上的清华”为主题,撷取若干历史片段,在时间这根经线上串出一个有关清华人、清华事的校史项链。在清华校史这座宝山,探骊得珠,感受清华绚烂多姿有深沉厚重的清华文化。
— —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
历史上的今天
1911年4月9日,外务部会同学会奏请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奏折称:“已传示诸生分起入堂,于三月初一日暂行开学,俟其余工程一律完竣,于暑假后定期举行开学礼式。”11日,清宣统皇帝朱批:“依议。钦此。”奏折所附《清华学堂章程》(订于1911年2月)共分8章:总则、学程、入学、修业毕业、游学、管理通则、职员、附则。
不止更改姓名——从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堂
从清华大学西门进入,沿着清华路向东走,赫然见到端庄的二校门。牌坊的设计赋予它天生的厚重,历史的积淀又让它充满内涵。原先这是老校区的主门,现在虽然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却成为了清华百余年的记忆载体,是校内最富盛名的景点之一。
从二校门跨进去,便入了旧时的清华园,西式风格的大礼堂映入眼帘。鲜红的砖砌成的礼堂,透露着真挚的热情——但是不远处一栋建筑,却显出不一样的风格:明亮的窗欢迎着阳光和真理,分明的棱角拒绝妥协;赭红色的门看着人来人往,素白的墙上有十年前的风尘。上头的匾额写着这样几个大字: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的前身是游美肄业馆。1910年12月,也就是宣统二年十一月,清政府外务部一篇奏折呈上。上面提议将游美肄业馆更名为清华学堂,并给出了原因:游美肄业馆是给即将游美的学生开设的预备课堂,而今要扩大招生规模,送出学生的同时留下部分,还要改革体制,学习美国大学,因而要改为“学堂”一名。迁入的地址是前朝皇帝留下御书的清华园,因此拟定名“清华学堂”。
清华这一词,来自于南北朝诗人谢混的名句“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描写的是清秋时节,鸣叫的禽鸟来此歇息,互相叽喳,只因水清木华,风景实在动人。明朝时期有人记载,在清华园的地界上,正有着谢混描绘的美景,甚至引来皇宫贵族建起山庄。明朝衰颓,清人入关,庄园虽变成断垣残壁,但园内景色却不曾腐败。康熙皇帝相中了这片宝地,又长出了好几处花园,其中有一处叫做熙春园。咸丰年间,经过数次更名,我们才有了一个真正的“清华”。
1911年4月9日,外务部会同学部奏请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11日,清宣统皇帝朱批:“依议。钦此。”同年,清华学堂同年落成。
相较游美肄业馆,清华学堂多出一种温润的诗意。然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之所以改名为“学堂”,不仅是因为它的功能由原先的留美预备进行了拓展,更重要的是它开始学习美国的大学制度,并且目标培养更多的人才。如果细细回味从前旧事,就会发现那些至关重要的转折似乎都无法与教育的进步脱离干系。我们有了自己的大学,在高等教育上倾注心血,就意味着更多掌握自己命运的可能。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在清华学堂办学的章程中,已经显示处许多现在依然流行的观点:以“培养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方针”的理念毫不过时;高等科的学程和学习内容的设置,与当今主流大学的安排相似;当时的考核制度与退学政策,严格程度不下现在;还有对于学生体质的重视,如今已然成为清华的传统……种种写进章程的条目,现在看来是极为前卫的构想,是对一千多年陈旧教育制度的巨大突破。
1911年末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的龙椅。幸运的是,不像焚烧阿房宫的项羽,这次革命者保有理智,没有毁掉好不容易长成的教育成果。1912年10月份,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不得不说,清华学堂这个名字实在不长寿。但从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堂的跨越,名字的变化是表象,背后映射出的是它破除了原先教育局限的本质。或许现在盛名的“清华大学”,在未来的某场变革后,会又一次迎来新的名字,奔向新的明天。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