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以为采访对象也是一个步步走在最优解上的人生大赢家,但聊过之后才发现,他一路走来沿途的风景要远比“一帆风顺”来的精彩的多,也丰富的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The Silver Spoon”到“The scrapper”的人生转变。接下来,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穿越回舜爷的峥嵘岁月里。 人物简介:王舜,男,84年生人,籍贯江苏泰州,现居上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硕士。 从“The Silver Spoon”到 ”The scrapper”的转变 “The Silver Spoon”和”The scrapper”的概念源自于TED的一堂演讲。演讲者Regina Hartley把职场上适合某个工作的应聘者划分为两类人:一类人叫"银勺" 这类人毕业于常青藤大学, GPA几乎满分,推荐信也非常棒,他们拥有完美简历,人生一帆风顺; 另一类人叫"拳击手",他们没有完美简历, 经历过人生的挫折与困苦,但仍然能积极笑对人生,怀有激情,目标与希望。我和舜爷的访谈结束后,我去TED看了这堂演讲,很受触动,整个课程讲的不是大而论道的成功学或者怎样吸引你的HR等技巧,而是说当你在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时候你去如何面对,如何绝地反击。我猜想,大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这堂课程,因为尽善尽美的人生,在这世上简直凤毛麟角。 直到高考,之前的经历在他看来算是“银勺”阶段,一路保送,省重点的实验班等等。高考对舜爷的人生来说是一个分水岭,种种原因,去了第二志愿的地大,学习英语专业,在当时的他看来,地大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因此对学业懈怠。舜爷一度沉迷网络游戏,没有方向。但即使他沉迷游戏,考试前通宵两天,所有考试也都能顺利通过时,他就更感到绝望了(此处笔者很感慨,认真脸)。那段时光很痛苦,没有方向,没有出路。但也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直冥冥之中指引前进的方向,即使沉迷游戏,舜爷也一直订阅当年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财经报纸,同时在武汉大学法学院辅修法律。最后凭着对经济、法律的兴趣与热爱,舜爷进入了复旦大学法学院读研。当问到本科学习对他现在工作的影响时,他认为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养成了听和读的习惯,对国际上的金融、经济相关新闻和专业文章接触比较及时和广泛。 人生的经历就是这样,总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给我们以影响。我们当时不屑一顾的,有时候却能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Z:从一个学英语的矿工到现在从事PE投资,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W:我硕士毕业后在国金证券投资银行部从事IPO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后来在太平保险集团下属资产管理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主要从事非标类投资业务,现在在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从事PE投资业务。 与国外投行不同,国内券商投行因为监管指向的原因,合规和风控是最重要的,围绕合规和风控自然法律和财务会计能力是最重要的,需要的人才主要集中在财务和法律两个背景。IPO及并购重组业务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是个技术活儿,这方面知识的储备让我在具体的业务执行上上手很快,比没有财务工作背景的金融或者经管专业的应届同事更快进入状态,理解交易。我毕业之后就从事投行业务,会计和法律是基本功,国内绝大多数券商没有系统的培训,有点类似学徒制,基本上就把你扔到项目上跟着学。这个行当运气好的话来钱快,会接触比较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具有较大吸引力。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至于进入投行的契机,很多年前看过一期关于BAIN CAPTIAL的竺稼的访谈,他是郑州大学外语本科,南京大学外语硕士,康奈尔大学法学博士。英语出身,然后去了美国,之后去到华尔街大摩,最后去到贝恩资本。我以他的经历为指引,度过了一段时光。我最早是想毕业后去外资律所,然后再看有没有机会进外资投行的。可是一方面受限于本科背景,外资律所很难进;另一方面当时创业板开闸,券商投行招人需求比较大,而自己又拿到了券商投行的实习OFFER,最后留在了券商投行。入职之后我是法律出身,但国内投行业务涉及到的财务和会计知识也很多,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都不敢跟企业财务总监说话,所以又是恶补,挑战还挺大的,不过也算撑过来,一直在努力,也还好,走着走着就过来了。 后面我的职业生涯算是顺利的,一个是项目层面,有自己作为主力的IPO项目成功发行上市,有自己作为上市公司签字财务顾问主办人的项目顺利重组、并购成功;一个是后面也顺利实现了投行到投资的转型。先是去了保险资管作投资,作为市场上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了一些标的金额较大的项目投资,后来再到券商直投公司,负责团队管理的基金的投资业务,主要覆盖TMT、文化及传媒。虽然责任更重,但心态很好。最后一个是繁忙之余,也顺利通过了这个项目的考试,能被录取和大家作同学,算是一种另外的嘉赏吧。 当时从投行去保险资管其实是有小心机的,在投行的5年多,自己几乎做过所有股权类业务:创业板上市、主板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于大买方的业务类型、固定收益、结构化产品等领域了解非常少,同时,因为自己一直想转投资,所以选择了保险资管。来到险资,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从业务类型、知识结构到客户渠道都有了异常丰富的补充,但对我自己来说,也存在了弊端。首先,业务类型上,目前大部分险资的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不动产、名股实债的产业基金优先级份额等,客户或者说交易对手主要集中在省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大型AA+以上的国有企业,合作方主要是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产品形式主要表现为定制化信托产品、保监会下的股权计划、债权计划产品,单笔金额非常大,基本上10亿起步,一开始对我的冲击是挺大,但却偏离我计划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些险资也设立了专门的股权投资部门,但整体的投资策略和风格也迥然于PE机构,对于我个人,坦白来说,觉得积累不到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PE投资人所需要的东西。 后来,今年便来到了券商直投。券商直投在人民币基金上面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上市公司资源,现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普遍面临退出难的问题,IPO退出遥遥无期,上市公司的并购是个比较好的退出渠道。券商直投一方面你可以从事传统的PE投资业务,另外一方面,他能寻找和建立联系的上市公司是其他大部分人民币基金不具备的。所以,在券商直投从事PE投资业务,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上市公司资源的储备,这样,无论是多年以后自己创业或者去有优质海外资产储备的美元基金境内人民币平行基金或产业资本,从事服务于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投资业务,都是很好的经历。 我不会去纯外资的机构,这也是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对我们的期许,根植中国放眼全球,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嘛。(此处应掌声雷动,严肃脸) Z:目前为止最大的机遇是? W:目前为止最大的机遇,业务方面来看,应该是目前国内A股二级市场的不景气了,对于以并购退出为投资策略的机构是个好时候,考虑到上市公司本身市值管理需求及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管理层的各种诉求,同时考虑到优质未上市公司股东及管理层对IPO预期的降低及持续的融资需求,是个很好的机遇。 Z:什么样的品质支撑自己从“银勺”到一个出色的“拳击手”? W:前者形容一番风顺的人生,后者形容不那么顺利,可能一直在挣扎,但是一直在努力。 有个英文单词我非常喜欢,可以概括我希望拥有的这个品质,我现在还不能说已经拥有,Grit.Grit是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Z:上海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城市,对这座城市是什么样的感情? W:我很喜欢上海,可能因为我在这里的记忆很美好,是另一种母体的感觉吧。跟复旦、跟爱情、跟理想、跟事业、跟未来、跟期许、跟太多太多融合在一起。 PS:首期七星中舜爷是唯一base在上海的,主动承担了上海小分队的访谈任务,好大的福利lol。 Z:选择项目的初衷? W:从择校角度:其实上海本来有很多项目可以选择,从中欧、长江到复旦、安泰、高金,但是当我知道有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没有丝毫犹豫了。清华、康奈尔、五道口的背后是中国最为顶尖的两所大学之一、美国藤校、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声誉、师资和校友资源,实在想不出有其他任何项目能与之媲美。 从自身角度:我法律背景出身,虽然毕业后一直从事投行、投资业务,但是没有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商科学习和训练,从来都是以业务为导向,需要什么知识就恶补什么知识。书读得不少,也有自己摸索而成的知识结构体系,但总是有种草台班子的感觉。内力不够,根基略浅。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财会、法律专业技能熟练;行业研究、商业逻辑掌握透彻;项目管理、事情统筹高效;国际、国内视野广阔,格局开放;金融理论知识基础扎实。而这个项目的背景和课程设置,会助我一臂之力。 当然,毕竟到我们,这个项目也才是第二期,肯定会有一些不顺畅的地方,但我衷心希望,我们二期班的所有同学以及两校校方,大家一起努力,互相配合,坦率沟通,让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融洽而精彩!让项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Z:怎么看待幽默感? W:幽默感是解嘲、撩妹、苦中作乐必备。当然,我的幽默感跟姜部相比差100个震爷! 李安说:“所谓的天才不是说能演能逗趣,而是他愿意投入在一个让自己相信的状况中,能够非常专注。”我欣赏舜爷的专注精神,但最吸引我的特质应该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人”。 也许,正是拳击生涯,成就了他的丰富,成全了他的梦想。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对他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名字。舜,三皇五帝之一,自然很好奇舜爷的名字是否与此相关。他说名字确实是寄予了父母的厚望,也是对美好品德以及前程的期许。舜爷后来又逗趣补充道:舜其实本意是一种草,“木槿”的别称。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