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大学意味着从容、执着与超越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大学意味着从容、执着与超越> 正文
博雅汇MBA:大学意味着从容、执着与超越
时间: 2022-05-20 10:40:36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41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在会上宣布邱勇担任清华大学校长。1964年生的邱勇与前任校长陈吉宁(已出任环保部部长)同岁,从清华化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2009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4年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

 

中组部宣布邱勇出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从清华化学系毕业后留校,2009年任清华副校长。

上午,清华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在会上宣布邱勇担任清华校长。1964年生的邱勇与前任校长陈吉宁(已出任环保部部长)同岁,从清华化学系毕业后留校。2009年任清华副校长,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4年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

 

邱勇简历

 

邱勇,男,汉族,1964年7月生,四川荣县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8年7月本科毕业,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曾任化学系学生辅导员、系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系党委副书记。

2002年3月任化学系主任。2008年1月任理学院副院长,同年10月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12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4年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

 

在清华园耕耘30年

 

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邱勇已在美丽的清华园学习工作了近30个春秋,从渴求知识的学子,到教书育人的教师、探索创新的研究者,再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邱勇始终没有离开过清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清华人”。

 

OLED研发团队带头人

 

通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清华大学副校长、化学系教授邱勇带领着他倾注大量心血培养的创新团队突破了影响有机发光显示(OLED)效率、寿命和可靠性的多项关键材料和器件技术问题,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掌握了完整的生产工艺技术,成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2月14日,邱勇和他的团队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邱勇表示:“多年的观察和思考让我深切感受到,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技术难题本身,而是创新机制的不完善,是创新勇气和信心的缺失,我们希望通过分享我们的创新历程和经验,让更多的人树立起自主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认为人才是创新的土壤

 

邱勇曾说过,“高端创新人才最大的需要,是创新的土壤、环境和生态,这远比其他条件包括薪酬重要得多。”他提到,“事业平台是对高层次人才最持久的激励因素。”

邱勇认为,在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尊重现有人才,要让自己培养的人才、让已引进的人才很好地发挥作用,“唯有近者悦,远者才会来”。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推动了学校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只有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真正营造人才工作的有利环境。好的制度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他坚信,“中国必将成为全球顶尖人才向往的事业舞台。”

当副校长后还给本科生上课

在邱勇看来,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高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后盾;而发展基础研究,培养有学术兴趣的年轻人才则是大学应该肩负的重要职责。不论有多忙,邱勇都始终没有离开科研和教学一线。

直到2012年,邱勇还在给本科生上《有机电子学》课程,并且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很多新尝试,比如摆脱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将知识形成的过程传授给学生,以激发同学对科研的兴趣。邱勇认为持续的创新需要有爱好作为支撑,他希望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用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与很多教师的想法一样,邱勇也认为教师最大的成就莫过于看到学生能够很好地成长并超越自己。他说,清华的学生都很优秀,把他们培养好,是每个清华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邱校长任职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刚才,组织上宣布了中央的决定,让我接任清华大学校长。潘立刚副部长、袁贵仁部长、姜志刚部长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和老领导老同志的信任与支持!我深知清华校长这副担子责任重大,虽然个人的学识能力有限,但必定全心全力而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和全校师生员工一起,为清华大学新百年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清华大学是一所有理想、有担当的学校。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前赴后继,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百年校庆以后,在学校党委和陈吉宁校长的带领下,清华人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发展放在国家现代化的大舞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中,紧扣时代脉搏,锐意改革创新,书写了清华新百年精彩的开篇之作。陈吉宁校长政治坚定,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工作魄力大。他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谋划和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深入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我要向吉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真诚地祝愿他在新的重要岗位上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32年前,我怀着人生梦想来到清华,从此就一直浸润在这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园子里。对我来说,清华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老师们的关爱教诲、同学间的深厚情谊和难忘的青春岁月,是永存心底的一股暖流;清华还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激励我去战胜困难、超越自己,并在“双肩挑”的锻炼中全面成长;清华更是一个人生的舞台,让我拓展视野、发挥所长,自由创造、收获希望。毕业后,经过多年院系工作和学校领导岗位的历练,我切身感受到清华师生对于事业的满腔热爱和执着追求,深刻认识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清华的责任和使命。清华培养和塑造了我,我愿为清华的发展恪尽职守、竭尽全力,这是我发自内心、终身无悔的选择!

大学是传承文明、播种希望的殿堂,也是孕育梦想、创造未来的地方。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追问和追逐着自己的大学理想。在全球化的时代和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大学最需要安静下来,以开放的心态审视自身的定位,在继承中弘扬文化传统,在变革中坚守核心价值,努力促进人类的知识增长与文明发展,不断创新自身的发展模式,不负先贤,不负时代。

大学意味着从容。从容是学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大学应有的气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大学要更加关注长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迷失方向。育人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营造安静宁和的环境。为学要潜心沉思、笃实淡定,耐得住“衣带渐宽”。从容是洗尽喧嚣后的返璞归真,从容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平和与豁达。

大学意味着执着。执着是对远大理想的坚持,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追求真理需要执着,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追寻理想更要执着,要坚持大学独特的思想和理念,守望大学的精神高地,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执着有赖于强大的内心世界,执着更体现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行动上。

大学意味着超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不断超越自己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超越已知,才能创造新知;超越今天,才能走向明天;超越小我,方能成就大我。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跨越学科的界限、学校的围墙、时空的距离,在合作中谋求共赢,在包容中追求完美。超越是一个目标,超越更是一个过程。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清华人共同的梦想。自清华1985年首次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来,已经整整30年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向未来,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握大势、抓住机遇,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推进综合改革,使改革成为我们每一位清华人主动自觉的行为,努力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示范引领。

水木清华,人文日新。从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起,我愿意和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齐心协力,共同肩负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共同建设和守望全体清华人的精神家园,共同创造清华新百年的辉煌!

 

博雅汇MBA
,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