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从小学到本科毕业,作业里面很少提到“项目”这个概念的。但是,美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做“项目”,英语叫"Project"。回国度假的Jerry同学分享了一段他的“项目”经历:“为了准备一堂主题为“历届美国总统”的历史课,学生们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选题的那位总统进行全方位的调研。课堂上,老师会引导大家按照历史时期、人物特征、特定事件等要素进行纵横比较。学生们则每组派出代表来为大家讲述本组调研的这位总统。最后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事件环境下,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假如我是总统我会怎样做”。
“项目”是一个综合考察学生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作业。项目有个人做的,也有小组做的。个人项目有点像“小论文”,国内的学生可能也经常会做的,但是,集体项目可能国内就比较少见了。一个普通的集体项目,通常会包括下面的组织步骤:
(1)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2)在小组中报告研究结果,确定项目的中心选题,讨论研究结果中有用和无用的资讯
(3)分头负责每一个人要负责的方面,以统一的格式写出报告
(4)小组集体修改每一个人的报告,以符合全组的项目的要求
(5)向全班报告项目的结果(1)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通过上面的步骤,学生逐步培养起对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领导一个小组,确定谁负责什么的能力。
(2)整合小组成员的不同性格和能力,最大化的发挥有限的资源。
(3)确保所有人都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站在领导者的位置上更加体会项目进度的紧迫性。
(3)沟通协调以及说服的能力,让成员充分有效的沟通既能各抒己见,又能放弃不符合小组目标的想法。
(4)口头表达和解释的能力
传统的授课式教学让学生感到充实了知识却未能得到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没有小组:学生之间由陌生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难以融合。
(2)不会当领导:有些学生本来基础知识很扎实,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是足够的,但是由于缺乏信心,不敢主动担当组织者的角色。反而一些性格外向的学生被推上“领导者”的角色,难免使项目因领导者缺乏相关专业技而走一定的弯路。
(3)缺乏个人意见的交流和协调能力。协调不同的观点,让大家在一个平衡点上取得一致意见的能力是作为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面子”看得比较重,假如两人私交甚好,有不同观点就不好意思说出来,怕“得罪”对方。另外,也有的学生害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不敢说。然而“批判性思维”则是西方教育所注重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强调以客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并不妨碍私下是极好的朋友。
由此可见,项目组织能力的培养,在国内的教育体系中尚待加强。尽管当前国内的教育体系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对于80后的学生而言,走出校园后投身于工作,很难体验在课堂中通过各种行业案例与互动式教学带来的乐趣。许多人在职场晋升过程中逐渐意识到MBA教育对于培养职场项目组织能力的重要作用。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更加使得学员对项目课题的探索过程迅速升华,从而对项目组织能力的培养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