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经管EMBA名师宁向东在全球川商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大数据的力量不可小觑 2016年,阿尔法狗赢了李世石。这和我最初的预判相反,我以为是人会赢机器。我的预判错了,于是,专心研究了阿尔法狗的对弈棋谱,我发现了机器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机器在运算上面的超强处理能力,如果再辅之以人类应对不确定时的独有策略,甚至就是机器的深度学习,都会超越一般的人类智能。阿尔法狗让我感受到了深度学习、机器智能和大数据的力量。我的演讲里面都在传递这样的信息:就是数据的重要性。当数据越来越细化,当每个人都可以被细化成一组数据的时候,那么,机器超过人,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趋势。 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把很多领域的工作让位给机器。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新零售未来会是怎样? 未来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就是新零售,是一种智能商业。而且这个趋势无法抗拒。 以前我从来都不用手机支付,为什么不用?因为我不愿意让我的信息透明,我不愿意让我的数据透明,我要保护我的隐私。我坚持不用微信,坚持不用支付宝,但是,现在的手机支付场景越来越多,让你无法拒绝。我现在也是一个手机支付的用户,我大概有10笔消费了。 不过,当你消费的每一天每一步,当你不断在网上采购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的信息外泄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环境,很多信息都有可能被商家掌握。 那么,新零售的未来,会出现一个什么场景?或许未来去某个大商场的时候,商场某个经理的手机上可能就有了一个提示:来了一位顾客,在某段时间之内看过一个东西,犹豫不决没有采购。那么服务员就有可能有针对性地促销,而且成功率会非常高。 这就是未来线上和线下零售相结合的行业图景。 最核心的是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谈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需要的,但是从时代和趋势来看是落伍的概念。德国人把匠人精神做到极致,然而现在却怕了,因为做产品的不如做网络、做虚拟的,所以,工业4.0的本质是给匠人精神添上网络的杠杆。 未来管理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怎样去培养训练人?我写了一个模型,叫“口字模型”。过去两家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在线下展开的竞争,未来大家一定要注意到,竞争的方式会多了一条战线,就是每一个企业和客户都会在虚拟世界里面形成一个对应的映射。这个映射产生之后,在虚拟世界里面就会有相应的链条。通过一系列的云计算,竞争关系再回到现实,就会使得双线竞争的场景空前激烈。 未来会是一个差异化服务的时代,换句话说,未来最重要的是解决方案,是一个家庭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企业的解决方案等等,而不是以产品为本位搞好售后服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这个趋势与我们的人才结构也是匹配的。未来是80后挑大梁,90后做重要骨干的时代,他们的自我实现要求会导致出现更多的海葵式组织,所有的触手都在上面,利润来自上面,要让他们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就一定让每一个触手知道潮流的方向。底盘稳固是最重要的,上面的触手抓住浮游生物,让你的整个海葵长得越来越大,未来的组织是这样一个形状。 “创意家精神”的公司文化 印度HCL公司,这家公司的历史并不长,创立于2000年,现在是上市公司,拥有11万6千名员工,150亿美元的市值,60亿美元的收入,10亿美元的净利润。HCL采用的是“倒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 这家公司是技术服务公司,2005年,当公司业绩快速下滑的时候,公司的管理者认为,作为一家服务型公司,HCL能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不主要取决于管理团队,而是取决于每天与顾客打交道的员工,而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架构,只能激励到管理者,而无法让员工感受到公司业绩兴衰给他们带来的荣誉和压力,而且就是感受到了,也没有意义。 所以,HCL果断变阵,把组织的金字塔倒过来,有决策权的是员工,而管理者对一线员工和顾客负责。 其次,公司文化的颠覆。HCL提出的口号就是“员工第一,客户第二”。 公司把核心文化定义为“创意家精神”,这样的文化鼓动员工根据客户的需要成为客户问题解决方案的驱动者。而管理层给员工充分授权,鼓励草根驱动、商业导向和客户中心的创意环境。 人物名片 宁向东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哈佛商学院等校访问学者,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华为,三星,麦肯锡,世界银行等机构顾问。宁向东教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EMBA、MBA、硕士、博士研究生等讲授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等课程。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