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高建教授访谈录 |EMBA教育何去何从?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高建教授访谈录 |EMBA教育何去何从? > 正文
博雅汇MBA:高建教授访谈录 |EMBA教育何去何从?
时间: 2022-05-15 22:04:20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41

高建教授是清华EMBA授课老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今年,在接受《经理人》采访时,他说,面向未来和需求,EMBA要把握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化、创新创业、互联网+和企业转型等趋势带来的机遇。对于EMBA招生来说,三个基础必须打牢:品牌建设,品质提升,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关键词:创造价值。

每两年一度的中国最佳EMBA排行,到今年已经第五届。这十年的跨度,基本与中国EMBA发展同步,记录整个行业的变迁和起落。从起步到高速扩张期,再到这两年因政策引发的全行业周期性调整。这其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始终稳坐国内EMBA头把交椅,包括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2015年全球EMBA百强排名,清华经管与INSEAD合办的双学位EMBA国际项目位列全球第一。

从中外两个最具权威性的榜单,都把清华EMBA推到整个行业的最顶端。今年10月,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结束第16次年度会议,这些委员组成了世界最顶级的清华经管朋友圈,这些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商界领袖如果聚齐在一起,足以影响世界经济走向——朱镕基、王岐山、周小川、楼继伟、李荣融、郭树清、柳传志、马云、李彦宏、郭台铭,还有苹果公司CEO库克、Facebook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特斯拉CEO马斯克,以及IBM、沃尔玛、通用汽车、微软、诺基亚、百事、壳牌等数十家世界500CEO。特别提到这个名单,多么高大上不是关键,重点在于,每年这些商业领袖都会轮流到清华经管EMBA课堂授课。能做到这点,是史无前例的突破,并与清华EMBA培养产业领袖的定位匹配。

把握五大趋势

据《经理人》前期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学员层次结构上,清华EMBA的董事长及总裁学员比例为57%,比2014年略有提升,如果按副总裁以上统计,这个比例为92%,此项数据比2014年下降3%。如高建教授所说,整体学员层次结构较为稳定。同时我们也发现,国企学员占比,从2014年的25%,今年降为零。而外企、民企、上市公司的比例,都有明显提升。这也意味着,大企业占比被稀释。对于这一系列变化,高建教授用八个字概括:把握趋势、从容发展

在高建教授看来,学生提升能力的需求依然是刚性的,教育的本质是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提高项目品质。根据未来发展趋势,要让学生具备应有的能力。他认为,对于未来的EMBA,有五个趋势需要好好把握。

其一是全球化。事实上,全球化的竞争已经全面开启,哈佛等国际顶级商学院进入中国,中国的项目也不断走出去。在生源、师资、教学模式上,全方面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提速。今年清华EMBA组织去德国和硅谷,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工业4.0和创新创业。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清华EMBA海外的深度学习,体现在嵌入式、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海外对接学校一起设计内容,强调针对性。到企业参访,是真正深入到内部,进行现场教学、案例讨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别人为什么做的好,好在哪里。有些案例很经典,但可能是五年前的,缺少了时代感,现场的教学和互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考虑决策,聊聊看板这些管理手段,亲眼看看他们的高精尖设备。这种体验和所能学到的东西,从传统教学中很难获得。高建教授说。

第二个趋势是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化。这给很多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对创业企业、中小企业来说,原来获取资源有很多限制,现在这种新的发展生态体系,加上商学院的学习,会给企业注入良好的发展基因。高建教授接触过一位清华EMBA毕业学生,读书时销售额只有千万左右,通过上新三板和并购,现在规模已经过亿,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快。

第三个趋势是创新创业。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有一定的基础。高建教授在清华主讲创新创业课程,他同时也分管国内非常知名的清华x-lab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他看来,创新创业是体现时代需要的一种选择,也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一种内在能力。而作为一个教育平台,清华经管是创新创业的先行者,这种基因从本科生就开始注入,提高他们创业所具备的各种能力,是在孵化人,而不是具体的项目。到目前为止,从x-lab走出的创业团队有700多个,后来成立了创业DNA基金,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入驻中关村创业大街,打造一个相对完备的创新创业链条

第四个趋势是互联网。和创新创业一样,实际上,很多EMBA项目都推出了类似的课程。不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整个产业的渗透将非常广泛,能够带来一些颠覆性的模式。即便是一些龙头型企业,现如今,很多过去的成功手段都在慢慢失效,守业的成本和难度越来越高,急需在互联网上进行突破。

高建教授谈到的最后一个趋势是企业转型。一是服务化的转型,再就是向纵深发展,比如制造业升级。而这,又和互联网化转型升级,和工业4.0密切关联。

新增四大课程创新

过去几年中,作为行业领导者,清华经管EMBA的课程创新,始终没有间断过。据高建教授介绍,2012年时,清华经管EMBA提出创新发展计划,当年年底,也是在清华经管EMBA十周年之际,提出了全新的天地人通课程体系。而今年,又新增加了四个课程模块,也就是互联网+、创新创业、产融格局和企业转型,对应了前面高建教授所讲的几大趋势。

从学生培养来说,天地人通是审时度势,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让学生有一种比较大的角度和思维框架去认识事物。而新增的课程模块,我个人理解是一种赋能,就是让学生在新的发展时期,能够具备新的能力。高建教授说:课程创新是不断演化的过程,要与未来若干年发展趋势相适应,帮助学生建立与之匹配的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除了前面讲到的海外深度学习,清华经管EMBA更多强调与大学的融合,依托清华传统名校的院系优势,学科间的交叉,会带来新的价值空间。心理学和社会学,其实对管理学的影响很大,原来人是面对机器,机器不会说话,有效率不出错就行。现在面对的是市场和人的不确定性,而面对人的管理,就会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高建教授说道。有些课程,清华经管EMBA会请不同学院的教授讲授。事实上,在学生中,对校园的深度探究、参观各院系及实验室,深受欢迎。

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对师资也提出了挑战。除了我们熟悉的钱颖一、杨斌、魏杰、李稻葵、高建等知名教授外,新一代学者正逐渐进入核心梯队,海归派占到总师资的一半以上。另外,清华经管EMBA强调授课老师的讲课内容要与企业走访深度结合,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我们坚持培养产业领袖的定位不会变,不断提高项目品质的目标也不会变,通过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去体现。高建教授说。

调整传统招生方式

面对生源和结构的变化,清华经管EMBA不可能没有一点压力。但在高建教授看来,不论手段如何变化,三个基础必须打牢——品牌建设,品质提升,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关键词:创造价值。与之对应的,传统招生手段也在发现变化,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手段更多被使用,在经济活跃地区,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加大了招生力度,结合课程优势,增加更多有针对性的公开课,提高对目标人群的覆盖和影响面。

在今年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各大商学院都更重视校友网络,着重挖掘校友圈的价值,这种基于品牌认同的社群,将是EMBA项目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截止到今年,加上在校未毕业的学员,清华EMBA共培养了5290 人,这些校友组成了47个校友分会,分成8个大区进行深度横向互动。并且通过讲座、论坛、返校日等,打造一个后EMBA生态圈。为此,还专门开发了清华同学”APP,方便校友随时随地获得各类学习、活动信息,加强校友间、校友和学校的交流互动。 

五届排名,十年时间,几乎每隔两年,在我们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时,我们都能盘点出清华经管EMBA的一系列变化,正如高建教授所说,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清华经管EMBA始终有自己的坚持和坚守,不会停留在过去,而是面向未来趋势和学生需求,不断去探寻行之有效的创新和途径。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舜德楼304室)

邮编:100084

咨询热线:010-62789913 62773370

网站:http://emba.sem.tsinghua.edu.cn

传真:010-62788164

邮箱:emba@sem.tsinghua.edu.cn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