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Bonharm金融中心主任约翰Ÿ赫尔(John C Hull)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做了题为“衍生品市场的变化发展”的讲座。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教授为讲座致辞,金融系王浩教授主持了活动。硕士项目办公室承办此次讲坛。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档宏观经济的特殊时期,中国资本市场也正在经历着开放化、全球化的过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清华经管学院建院三十载,一直秉承“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的历史使命,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为中国和全球的金融学术界、资本市场贡献和培养了许多高价值的科研成果和一流金融人才。在金融工程和衍生品市场学术研究方面,清华经管最先引进国际上最前沿的金融理论,奠定了中国金融工程的学术研究基础。
讲座开始,赫尔教授首先介绍了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目前全球衍生品市场的状况,又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阐述了金融危机期间,次级债泡沫的破灭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和改变。以美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金融危机爆发过程中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情况。他强调了CCP(中央交易对手)在交易过程中的网络中心作用,并且通过实例来解释CCP的运作模式和效果。相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他认为政府应该规范化CCP,从而更好的规范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并且肯定了目前中国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对于西方的银行业,对比金融危机前后,他认为:流动性会成为西方国家银行业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并且未来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会和资本充足率同样重要,资产的再抵押权限也会受到限制。后金融危机时代,西方资本市场发生了很多改变:无风险利率的选择从金融危机前的互换交易过程中的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转变到现在有全额资产抵押的OLS贴现后所确定的利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衍生品估值中,对于无抵押的交易,也增加了FAV(funding value adjustment)过程。最后,赫尔教授针对西方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总结了四方面特点:资本充足要求已经提高、流动性面临压力、银行间的合作更加困难、产品估值方法应该改进。
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赫尔教授和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现场针对CCP在不同国家发展优劣势、衍生品程序化交易等一系列问题。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