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上市公司经理人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理人通常占有信息优势并据此决定自己的信息披露行为。而投资者们,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散户,往往对经理人所披露的信息如坠云雾,不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进而影响投资决定。这个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如果说信息不对称就像久积的雾霾一样盘踞在资本市场,令身处其中的投资者无法看清上市公司真实情况,那么如何为投资者借来一股东风?这股东风能否为投资者驱赶雾霾,让投资者们拨云见日?如果这东风确实改变了市场信息环境,那么上市公司经理人就不得不面对不一样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经理人是否会调整信息披露行为?如何调整?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他确实获得了关于上市公司的有价值的信息,他们是否以及如何修正对于上市公司的评估?这种评估又如何从公司回报和公司风险中体现出来? 我院徐心教授计划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一个新的思路来探索。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经济也正在转型。长期以来,信息系统和金融两个学科基本处于分离状态。信息技术,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使我们身处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相互交融的宏观环境,而这样的宏观世界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徐心教授计划从一个全新的交叉视角,探讨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 当今社会化媒体发展迅速,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环境。我们身边逐渐被各种各样的Web2.0技术应用所包围。Wikipedia(维基百科)、Blog(博客)、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网站逐渐变为日常用品。个体使用这些网站时可以分享信息,并可对他人的信息进行修改或评论。这些网站将个体信息整合为一个更加丰富、准确、及时的信息源,从而产生“群体智慧”,并进一步在网络使用者中广泛扩散。由此可见,社会化媒体具有信息聚合和扩散的重要作用。这对信息系统研究和金融学在市场透明度方面的研究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Wikipedia(或维基百科)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化媒体网站,为投资者特别是广大的小股东广泛使用。因为个体在Wikipedia网站里可以进行编辑词条以及修改他人词条等操作。该网站信息来源多样、产生过程分散、内容整合,同时使用者独立,基于这些条件,Wikipedia可以产生客观、中立、不受媒体误导的信息。这就为研究社会化媒体与市场信息交互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结合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大环境,徐心教授在“信息披露”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关于上市公司经理人披露负面信息的统计模型,然后在社会化媒体——Wikipedia(维基百科)上抓取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流,并将之加入统计模型。统计分析发现:社会化媒体产生的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流会影响上市公司经理人未来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而得到的一个理论推论是,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上市公司经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通过徐心教授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市场里的散户因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而缺乏监督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如果一个公共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那么,完全有理由预测,社会化媒体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的“公司治理”机制。它正如一股东风,将资本市场积聚已久的雾霾吹散,让投资者更加清楚地把握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 徐心教授的研究结果对管理层也具有重要启示。上市公司需要依据外部信息环境调整信息披露行为,防止公司股票价格大幅波动,从而降低公司风险。政府部分也需要优化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还会帮助上市公司和政府部门深入理解社会化媒体和市场信息透明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特别是,面对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理解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市场信息透明度和公司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徐心教授于1998年获得清华大学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清华大学战略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加州大学欧文分校Paul Merage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加州Cal-IT2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 他从事MIS学科基础研究,重视跨学科理论建设,其课题《基于web2.0的社会化媒体对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影响规律》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该研究作为信息系统和金融理论的交叉研究,将基于Web2.0的社会化媒体、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结构融入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深刻理解信息化媒体做出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贡献。此课题的结果对公司治理文献进行了一个理论扩展,同时为上市公司和政府部门都提供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启示。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