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要点
其一,打造集团型企业的治理架构和母子公司的管控模式。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层是绝对分开的,明确董事会的决策机制,月度经营会及专题会的分析和纠偏机制,经营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价机制,共同打造集财务、人力、运营、审计、法务合规、信息等于一体的赋能、资源共享和工作协同体系。
其二,建设高效赋能型总部。以业务为导向,明确集团型企业总部的四大定位,即打造战略规划中心、资本运作中心、考核激励中心、合规建设中心,做到“一司一策”,构建灵活的目标管理体系,着力将企业从传统的职能式组织向高效融合业态组织转型。
其三,实行马场式管理。基于“原则而非规则管理”的红线思维,基于信任而非怀疑的企业文化,构建授权审批机制、新职级体系、法务合规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等高效经营管理体系,确保“充分授权、依法合规、考核清晰、公平透明”,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相关问题
集团扩张版图或者进入一个全新领域是基于怎样的逻辑?
A:首先,投资要有一个基本大逻辑,明确方向和边界。例如,在做企业并购时,一个基本判断标准是能比别人做的好,有机会跟自身产业协同,或者是能梳理和调整好被并购企业的管理弊病。其次,准确判断行业是夕阳还是朝阳行业,以及能否将企业改造成朝阳行业。与此同时,拓宽投资知识面,结合资源的匹配和互动,发现商机,选几个方向进行孵化。此外,做投资需要诚实。想做好投资不能做坏人,因为这个圈子不大,要经常做好人,与人合作,吸引优秀资源集聚。
集团在管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业态的子公司时,有何差异化的管理经验?
A:主要还是明确“鸟笼和马场”的关系,即明确是规则管理还是原则管理。如果是规则管理,基本上会形成“一刀切”,而一刀切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影响差异很大。吉利科技是集团型企业,是多业态、多文化体系的组合,管理模式和企业型集团截然不同,我们一直在探索高速增长。在管理方面,我们做原则管理,而不要做规则管理,在原则之上根据每个公司的情况做增量。
如何处理部门或子公司抵触执行管理改进建议的情况?
A:循序渐进,进行管理方法的指导。具体来说,可以先提供一两个管理工具,将战略解码等管理方法教给他们,帮助他们进行管理提升,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价值,明白你可以为他赋能,慢慢的他们就会接受的越来越多。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