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浙大MBA公开课——《非对称性创新:中国智慧之美》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浙大MBA公开课——《非对称性创新:中国智慧之美》> 正文
博雅汇MBA:浙大MBA公开课——《非对称性创新:中国智慧之美》
时间: 2022-04-28 14:54:42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178

讲课老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魏江

2019112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友楼200余名听众汇聚“浙”里,共同聆听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明星”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关于题为“非对称创新——中国智慧之美”的精彩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是浙江大学MBA 25周年“洞见.幸福”名师公开课系列的第十一讲,名师公开课的主题涉及积极心理、创新战略、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管理文化等,意在透过名师对不同领域的深刻洞见,助力大家的智慧开启之旅程,最终遇到自己的幸福。

 

本次公开课的核心内容为一下几点

 

一、打破“路径依赖”,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魏江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整个讲座的开篇。魏江院长表示,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以学习西方管理理论为主,无论是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总体上是学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体系。所以,我们不自觉地会用西方的经济和管理逻辑体系,来映射当下之发展实际,便会阶段性地对中国发展充满担忧,对于中国企业自身来说,由于长期以来是在缺少中国自己的管理理论指导的情况下靠“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所以,也难以形成自己系统的理论。

 

但是,这次中美贸易战打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中国经济和不少企业很有底气,对自己很有自信,让中国人民扭转了对中美贸易战所持的悲观态度,重新找回了中国企业的底气和自信。魏江院长引用了华为和“两弹一星”的例子与中国汽车产业和彩电产业的案例作对比,进一步说明了摆脱“路径依赖”,勇于创新、勇于突破才能使中国的企业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

 

二、中国企业的非对称创新智慧之美

 

接着,魏江向在座的同学们阐述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创新追赶面临的特殊挑战,及在中国企业走出过程中遭遇的合法性困境,并展示了中国企业通过克服困境而衍生出来的非对称创新的实践智慧。从吉利兼并沃尔沃后遭遇的母子公司治理体系困境,从不缺钱的国有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总是以遗憾收场等例子,魏江解释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的企业作为全球市场的后来者,要同时面对来源国劣势和外来者劣势双重挑战,特别是前者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更大、更艰巨,因为我国的企业国际话语权、技术主导权缺失,再加上价值观、制度差异,要消除劣势的时间跨度会更长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遭遇的巨大文化和制度差异和来源国劣势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步履维艰。然而,中国企业却总有智慧来化解这些难题:吉利对来源国劣势的创新治理和万向集团并购舍勒、AI30余家美国公司的桥头堡式并购隔离式合法性治理的成功,一个个成功的海外经营案例,无不彰显着中国企业家对非对称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步伐从未停止,这些成功的案例闪耀着中国管理的智慧之光。

 

三、中国企业创新的三大独特情境

 

我们需要以制度、市场、社会、文化等情境要素中寻找产业创新追赶的解释路径魏江表示,要探究中国非对称创新就要了解中国最独特的制度和市场、文化,摆脱这些特定因素来寻求中国产业追赶路径是没有意义的。魏江所阐述的中国企业创新的情境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市场、制度和技术三个方面。基于中国中小企业在技术体制(Technological Regime)、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 Regime)、市场环境(Market Regime)方面的独特性,中国的企业在出海经营时,将存在制度发展的不对称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性等特征。魏江把这一情境概括为了TIMRegime,他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借由组织设计的非对称战略、学习方式的非对称战略、追赶路径的非对称战略以及制度设计的非对称战略,来进行以弱胜强、以小博大性质的追赶与超越。这种非对称性,体现在的是中国企业作为全球市场的后来者,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市场体制、制度形态和技术体制三个方面都存在独特转型情境。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