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从基金暴跌看投资最重要的事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从基金暴跌看投资最重要的事> 正文
博雅汇MBA:从基金暴跌看投资最重要的事
时间: 2022-04-19 20:58:44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954

去年,基金净值增长形成的盈利效应和基金热销时的火爆场面,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涌入基金市场,同时在网上引发了科普基金的热潮。然而今年,不少通过朋友、理财博主推荐而跟风购入基金的新投资群体却受到了“迎头痛击”。基金连续暴跌三天,甚至“跌”上热搜,投资理财的页面如今变成了账单,让许多投资者戴上了痛苦面具。

这样的历史已经重演过无数次,不懂投资,在市场大热时盲目跟风涌入的投资者们,往往是剧变到来时第一波倒下的“韭菜”。巴菲特曾说过:“人们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机密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思考框架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思考框架造成侵蚀。”

如何构建一个稳妥的思考框架?霍华德·马克斯所著的《投资最重要的事》中,从他自己逆向思考并逆向投资的40多年的投资经验中,总结提炼出18件投资最重要的事,也是他认为的18种最重要的卓越投资技术,对理解投资的本质和技巧具有独到的见地,备受巴菲特在内的专业投资者推崇。下面小编就和你分享其中最有感触的3条。

学习第二层次思维

很少有人拥有成为杰出投资者的素质。有些人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但并非人人都可以。投资,就像经济一样,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经济不是一门精密科学,它甚至有可能完全不在科学范畴之内。在科学的含义中,可以开展可控试验,因果关系是可靠存在的, 既往结果可以被放心复制。投资的艺术属性至少和它的科学属性相当,直觉的、适应性的投资方法比固定的、机械化的投资方法更为重要。

人人都想赚钱。一切经济学都建立在相信利润动机具有普遍性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亦是如此,利润动机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以资本相搏。对利润的追逐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大多数物质进步。但是,这一普遍性也使得战胜市场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数百万人争夺着可能的每一美元的投资收益。谁会得到它呢?领先一步的人。在某些竞争中,先人一步意味着接受更多的教育、在健身房或图书馆里花费更多的时间、获取更好的营养、付出更多的汗水、拥有更好的耐力或更好的设备。然而,在投资中这些东西并不重要,投资需要的是更加敏锐的思维,即第二层次思维。

你的投资目标不是达到平均水平,而是超越平均水平。因此,你的思维必须比别人更好——更强有力、水平更高。其他投资者也许非常聪明、消息灵通并且实现了高度计算机化,因此必须找出一种他们所不具备的优势。简而言之,保持正确可能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你必须比其他人做得更加正确,其中的含义是,你的思维方式必须与众不同。

什么是第二层次思维?

• 第一层次思维说:“这是一家好公司,让我们买进股票吧。”第二层次思维说:“这是一家好公司,人人都认为它是一家好公司,但是它股票的估价和定价都过高,让我们卖出股票吧。”。

• 第一层次思维说:“公司会出现增长低迷、通货膨胀加重的前景。让我们抛掉股票吧。”第二层次思维说:“公司前景糟糕透顶,但是所有人都在恐慌中抛售股票。买进。”

第一层次思维单纯而肤浅,几乎人人都能做到。第一层次思维者所需的只是一种对于未来的看法,譬如“公司的前景是光明的,这表示股票会上涨”。显然,第一层次思维和第二层次思维之间的工作量有着巨大的差异,能够进行第二层次思维的人数远少于能够进行第一层次思维的人数。第一层次思维者寻找的是简单的准则和简单的答案。第二层次思维者知道,成功的投资是简单的对立面。第一层次思维者彼此之间对相同事件有着相同的看法,通常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从定义上来讲,这是不可能取得优异结果的。所有投资者都能战胜市场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市场。

理解风险

为什么说风险评估是投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呢?有三个有力的理由。

第一,风险是一件坏事,大多数头脑清醒的人都希望避免风险或使其最小化。

金融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的本性是想规避风险,意即他们愿意承受更低而不是更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在考虑某项投资时,首先必须判断投资的风险性以及自己对于绝对风险的容忍度。

第二,在考虑某项投资时,投资决策应将风险以及潜在收益考虑在内。

出于对风险的厌恶,投资者必须被诱以更高的预期收益才会承担新增风险。简而言之,如果政府的中期债券和小企业的股票都有可能达到7%的年收益率,那么人人都会抢购前者——从而抬高价格并降低预期收益,而抛售后者——从而拉低价格并提高收益。这一相对价格的调整过程被经济学家称为“均衡”,使得预期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因此,除了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容忍伴随投资而产生的绝对风险,投资者的第二项工作是确定投资收益是否与所承担的风险相称。显然,收益只是投资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而风险评估则是必不可少的另一个方面。

第三,在考虑投资结果时,收益仅仅代表收益,评估所承担的风险是必需的。

收益是通过安全的还是有风险的投资工具得到的?是通过固定收益证券还是股票得到的?是通过投资大型、成熟的企业得到的,还是通过投资小型、不稳定的企业得到的?是通过投资流动性股票和债券得到的,还是通过投资流动性欠佳的私募股权得到的?是利用杠杆还是没有利用杠杆得到的?是通过集中化投资组合还是多元化投资组合得到的?投资者拿到报表,发现自己的账户当年赚到10%的收益时,想必无从判断投资经理的业绩是好是坏。为了做出判断,他们必须对投资经理所承担的风险有一定的了解。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清楚“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概念。

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你会听到太多的人在说:“高风险投资带来高收益。要想多赚钱,就去承担更高的风险吧。”然而,靠更高风险的投资来获得更高的收益是绝对不可能的。原因何在?很简单:如果更高风险的投资确实能够可靠地产生更高的收益,那么它就不是真的高风险了!正确的表述是:为了吸引资本,风险更高的投资必须提供更好的收益前景、更高的承诺收益或预期收益,但绝不表示这些更高的预期收益必须实现。

关注周期

在投资中就像在生活中一样,完全有把握的事非常少。价值可以消失,预测可能出错,环境可以改变,“有把握的事”可能失败。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有信心把握住的概念有两个:

• 法则一:多数事物都是周期性的。

• 法则二:当别人忘记法则一时,某些最大的盈亏机会就会到来。

很少有事物是直线发展的。事物有进有退,有盛有衰。有些事情可能在开始时进展得很快,然后却放慢了节奏;有些事情可能在开始时慢慢恶化,然后突然急转直下。事物的盛衰和涨落是基本原理,经济、市场和企业同样如此:起伏不定。我们这个世界存在周期的基本原因是人类参与。机械性的东西会走一条直线。时间只会向前持续不停地运动。只要有充足的动力,机械也会这样持续不断地运转。但是历史和经济这些与人有关的发展过程,其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多变的曲线,它们的变化有周期性。这是因为,人是情绪性的,很难一直保持客观,不会始终保持一致,也不会一直稳定不变,人经常是反复无常的。

客观因素确实在周期中扮演着一定分量的角色,比如量化关系,世界性事件,环境变化,科技发展,公司决策等。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周期,但是人在分析这些客观因素时,心理和情绪会起作用,导致投资人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从而决定周期波动的幅度会过大或过小。

周期的极端性主要源自人类的情绪与弱点、主观与矛盾。周期循环一再发生,永远不会停止。如果真有那种完全有效的市场,或者人们做的决策完全只靠数字计算而不动感情,那么也许真的会把周期(或者至少是走到极端的周期)驱逐出市场。但是永远不会有这种情况。

经济会有增长和下滑,因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既会增长也会减少。而消费支出增加或减少,是因为人们对经济因素或者经济体系之外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和自然事件,所做出的不同情绪反应。在经济周期上行阶段,人们会预测未来形势一片大好,从而过度扩大生产设施和增加存货;而当经济掉头下行的时候,这些生产设施和存货会变得过剩,从而增加负担。银行在经济增长良好的时候,会过度慷慨,企业能用很便宜的成本获得很多资金来进行过度扩张;而后来当事情变得不好的时候,银行又会收紧,再好的企业也难获得资本。当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投资人会对公司的股票做过高估值;而当公司业务遇到困难的时候,投资人又会对公司的股票做过低估值。总而言之,完全有把握的事非常少。

本书的核心可被归纳为一句话:逆向思考并逆向投资。

而这正是巴菲特一生一再重复的最基本的投资原则: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

思维课堂

学习第二层次思维:必须超越平均水平的投资者,比他们想的更远。

理解风险:靠更高风险的投资来获得更高的收益是绝对不可能的。

关注周期:周期循环会一再发生,永远不会停止。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