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跟随硅谷投资人涨“见识”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跟随硅谷投资人涨“见识” > 正文
博雅汇MBA:跟随硅谷投资人涨“见识”
时间: 2022-04-19 16:06:01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895

贫苦的西北荒原上,记者问一个少年放羊倌,你放羊是为了什么?羊倌说卖钱。又问卖了钱干什么?卖了钱娶媳妇。娶媳妇为了什么?生娃。生了娃干什么?放羊。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我们可能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笑,但在见识更广阔的人眼中,我们的心态与行为同样是可笑的。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见识和眼界,局限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里。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取决于你的见识,如果你觉得人生陷入了瓶颈,难以提升,那就只有不断提升见识,开阔眼界,才能打破桎梏,迎来新生。你的见识,决定了你一生能够走多远。

 

但很多时候,见识的高低,不是靠简单努力就能得来,它取决于你所在的环境。如果时间和资源允许,一个人可以买上万元的机票去环游世界。即便这样,看到的东西,也很有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个时代,要想快速升级你的见识,就要和站得足够高的人在一起,从他的视野看世界。

 

本期小丰与您分享的读书笔记来源于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的《见识》。吴军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今天小丰将通过三个片段,带您领略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思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巴菲特午餐

中国的⼀些投资⼈,通过竞标成功地和巴菲特吃了那顿⼀年⼀度的午餐。吴军私下⾥问他们:“⽼爷⼦都和你们聊了些什么?花这么多钱和他吃顿饭是否值得?”他们都说:“⾮常值得,他告诉了我⼀些⼈⽣的智慧。”转述的巴菲特的话总结为下⾯⼏点,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股神能成为投资赢家,是因为具有⼈⽣的智慧。

当⼀位中国很成功的投资⼈向巴菲特请教成功的道理时,巴菲特告诉他:“年轻⼈,我不⽤告诉你该做什么,因为你们很优秀,⾃⼰知道该做什么。我告诉你⼀⽣不该做什么。第⼀,不要做⾃⼰不懂的事情;第⼆,永远不要傲空股票;第三,永远不要⽤杠杆投资。”

怎样理解不做⾃⼰不懂的事情呢?巴菲特放弃了⾮常多的投资机会,因为他看不懂那些⾏业,但是这没有妨碍他获得超⾼的回报。我们知道⽥忌赛马的故事,⽤⾃⼰的劣马和别⼈的好马⽐,输的可能性要远远⾼于蠃的可能性。我们今天很多⼈都是这样,看到别⼈挣钱很快,⾃⼰⼼⾥痒痒,也要去尝试,⽽又不愿意花功夫学习,这就是做⾃⼰不懂的事情。⼈是如此,企业也常常如此。2014年,万达要做电商,拉了百度和腾讯进来,信誓旦旦地要在5年内投资200亿元。折腾了两年,什么结果都没有,到了2016年,第⼀笔钱烧完了,腾讯和百度全跑了。这是⼀个典型的做⾃⼰不懂的事情的教训。

我们通常讲,勤于做事是⼀件好事情,但是巴菲特却说其实很多事情不要做,聚焦⽐发散更好。和⼤部分基⾦不同的是,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的公司数量并不多,因为他没有精⼒搞懂那么多家公司。在搞不懂的时候,为了降低风险⽽被动地买很多种股票,投资的回报⾃然⾼不了。

对于⼀个企业,什么事情不能做呢?不熟悉的、不是⾃⼰核⼼业务的,就不能做,这是巴菲特的思想精髓。但是很多⼈不信这个邪,⼀定要尝试,结果盲⽬尝试可能会获得⼀次成功,但是从长远看却是失败。在中国过去的30多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可以挣钱的机会⾮常多,⼈们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是⼤概率事件,但是很多企业家却是昙花⼀现。吴晓波在《⼤败局》⼀书中总结了中国早期炒股最成功的⼀批⼈,除了⼀两个得以善终,剩下的⼀半破产,⼀半进了局⼦或潜逃在外,甚⾄⼲脆被⼈谋杀。这些⼈共同的问题都在于不懂得什么事情不能做。⽽⼀位企业家坚持不做不懂的事情,反⽽让他的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了20多年。

对于⼈⽣的问题,特别是⼈应该如何平衡进取和稳妥,巴菲特的建议是:⼈⼀⽣不要两次富有。什么叫作两次富有?你通过努⼒创业成功,富有起来,接下来去冒险,又成了穷光蛋,但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毅⼒东⼭再起、再创辉煌,这就叫两次富有,因为两次峰值之间有个低⾕。低⾕对于⼈来讲总是有的,但是不应该从富有变成穷光蛋,这不仅缺乏智慧,也让⼈的⽣活变得很糟糕。虽然两次富有的⼈,即使最终从结果来看可能钱并不少,但是他的家庭⽣活、他家⼈的⽣活、他的⼼态,都可能变得⾮常不健康、不愉快。我们看到很多⼈,在事业上算是成功者,但是在⽣活上却是失败者,原因是他们因为⾃⼰的贪婪经历了不必要的失败,以⾄他们本可以分配给⽣活和家庭的时间和精⼒,都⽤于东⼭再起了。因此,巴菲特的建议是,少犯错误⽐多⼏次成功更重要。

商业的本质

当⽹购节省了我们⼤量的时间,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便宜的商品之后,我们多出来的时间和⾦钱应该拿来⼲什么?把时间⽤来学习提⾼⾃⼰?把钱攒起来投资?很多⼈都会这么想,但是绝⼤多数⼈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事实上他们也做不到。他们又把钱花掉,把多余的时间拿来享乐,甚⾄有⼈把钱和时间都浪费掉了。不信你看看那些在淘宝上买了⼀堆没⽤的便宜货,或者不到半⼩时就要在⼿机上刷屏的⼈,便是如此。这倒不是哪个⼈有没有志向的问题,⽽是⼈性使然。对于⼈性,清末名⾂曾国藩有着深刻理解。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以⽇记的形式记载了这位被誉为道德楷模的理学名家的⼀件趣闻。曾国藩在湘军收复南京之后,带着他的幕僚和下属视察被战⽕损坏的曾经烟柳繁华的⼗⾥秦淮。让赵烈⽂等⼈吃惊的是,在整个南京城还在百废待兴之际,被称为卫道⼠、在⼈们的想象中应该是远离烟花之地的曾⽂正公,居然下令恢复秦淮河灯船,在秦淮河两岸兴建酒肆、茶馆等各类商铺,并且把这件事交给了最得⼒的幕僚赵烈⽂来办。赵烈⽂等⼈问起原因,曾国藩讲,世上真正能像他们那样成就⼀番事业、谋得不世功名的⼈毕竟是少数,⼤部分⼈都是贩夫⾛卒,忙忙碌碌终其⼀⽣,能修缮⼀个娱乐的地⽅,给这些⼈带来⼀些欢乐,不失为⼀件善事。

⼈在满⾜了⾐⾷住⾏等基本需求后,常常会追求娱乐和享受,⽽且随着经济⽔平的提⾼,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强烈。科技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不需要再去现场就能有⾝临其境之感。但同时,当我们有了钱和闲暇时间之后却会做相反的事情,从线上重新回到线下,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世界。我们不妨看⼀看这两种趋势对我们的⽣活所产⽣的影响。

在马可·波罗或者徐霞客的时代,⼈必须⾝临其境,才能感受世界各地⼤⾃然的景观和不同⽂明的杰作。有了摄影和影视技术之后,⼈们可以坐在家⾥看到南极的景观。30年前,每到年底,街上各种⼩店都在卖挂历,上⾯的图⽚除了美⼈头像,就是各地风景。那个时代,介绍世界各地的电视⽚也⾮常多。在⼤家没有闲钱旅游的年代,看看图⽚和电视,饱饱眼福也是⼀种满⾜;但是今天,⼤家更习惯于在节假⽇出门旅游,看看真实的风景。

在有电视实况转播之前,⼤家都需要到现场观看体育⽐赛。有了实况转播,在家⾥打开电视机看⽐赛则显得⽅便很多,当然也便宜很多。从20年前开始,中国购买欧洲⾜球联赛和NBA的转播权,⼤家可以在家看到世界⼀流的⽐赛。但是今天,⼀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球迷,会出国去现场看欧洲杯和NBA。

这样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的例⼦还可以举出⾮常多。这种趋势其实是⼀种在经济和社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只是今天我们绝⼤部分⼈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将线下的、实体的活动搬到线上去,⽽忽视了当经济发展之后另⼀种相反的趋势。⽽恰好是后⾯这种被忽视了的趋势反⽽有更⼤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个趋势,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实际上是为了省时间、省钱。既然是省时间、省钱,最终挣钱的路就越⾛越窄。今天⼀谈到⾼科技就要说互联⽹企业,其实截⾄2016年,全世界互联⽹企业的营业额才3800亿美元,⽽传统的电信⾏业却有35000亿美元,可见线上的规模并不⼤。今天很多初创公司希望通过免费甚⾄倒贴钱的做法加⼊互联⽹⾏业,其实绝⼤部分都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第⼆个趋势,即从线上回到线下,则是为了花时间、花钱,当然路就会越⾛越宽了。

西⽠与芝⿇

王妈妈⽣了三个⼥⼉,⼤⼥⼉初中刚毕业,王妈妈就让她外出打⼯去挣钱了。⼤⼥⼉到了富⼠康,每个⽉能挣2000多元,⼥孩很孝顺,除了⾃⼰花,还寄给王妈妈⼀些。王妈妈觉得不错,等⼆⼥⼉读完初中就让她辍学,也到深圳去给郭⽼板打⼯挣钱去了,当然王妈妈又有了⼀份收⼊。每送出去⼀个⼥⼉,她就多⼀份收⼊,但是即使如此,她的⽇⼦依旧过得紧巴巴的,看不到前途。

王妈妈孩⼦的⽼板郭台铭则不然,他从每个⼥⼯⾝上赚200元的剩余价值,但是雇了⼏百万名像王妈妈⼥⼉这样的员⼯,这使得他的财富在2017年达到了480亿元⼈民币左右。因此,以王妈妈的思维⽅式不仅永远接近不了郭台铭的⽔平,也不能理解⾃⼰为什么穷。王妈妈想,要是能有10个⼥⼉就好了,这样就有10份收⼊。姑且不说王妈妈年岁已⾼⽣不了孩⼦了,就算她还能⽣,⼀辈⼦能⽣的孩⼦毕竟有限,因此她看来注定是穷苦的命。

好在王妈妈的⼤⼥⼉出去⼏年,见了世⾯,知道每个⽉挣2000元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告诉妈妈⼀定要让家⾥的⽼么读书,改变命运。王妈妈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不再让三⼥⼉辍学,让她读完了⾼中,上了专科院校,这样⽼么就成了有技能的⼈,⽽不是靠出卖体⼒谋⽣的⼈。虽然⽼⼳可能⼀辈⼦仍然⽆法望到郭台铭的项背,但是有了⼀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中国⼈对这种事情有个通俗的⽐喻——芝⿇和西⽠。郭台铭是捡西⽠,王妈妈则是捡芝⿇。⼀个西⽠的重量是芝⿇的两万多倍,因此,捡芝⿇捡得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的重量。当然,⼤部分⼈看到这⾥可能会不耐烦地讲,这个道理谁不懂啊。遗憾的是,⼤部分⼈还真不懂。我们不妨看看下⾯那些在⽣活中捡芝⿇的⾏为。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为了省⼀元出租车钱,在路上多⾛10分钟。为了抢⼏元钱的红包,每隔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为了挣⼏百元的外快,上班偷偷⼲私活。为了“双⼗⼀”抢货不睡觉。为了⼀点折扣在⽹上泡两个⼩时,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这些⼈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得⾮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们渐渐习惯于⾮常低层次的追求。⼈⼀旦⼼志变得⾮常低,就很难提升⾃⼰、让⾃⼰⾛到越来越⾼的层次上。很多时候,不仅是那些低收⼊的⼈会计较芝⿇⼤的事情,很多经济状况不错的⼈也不例外。不少⼈请我带过⼀些奢侈品,⼀个苹果⼿机或⼀个名牌⼿袋也许能省⼏百元到两三千元。这笔钱算不算是芝⿇呢?对于能够⽀付那些物品的⼈来讲,依然是芝⿇,为了省这点钱花了很多⼼思⾮常不值,何况请别⼈带还⽋⼈家⼀个⼈情。在这⾥我不想评论每个⼈的购物⽅式,但是要指出的是,当⼀个⼈的⼼思放到了捡芝⿇上,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的可能性。

 

苹果公司的产品线⼀个巴掌就能数过来,却是全世界挣钱最多的公司,因为它在捡西⽠。捡西⽠的⼈在思维⽅式上和捡芝⿇的⼈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为那些蝇头⼩利动⼼,⽽是把⽬光放得更长远。乔布斯在回到苹果时,发现公司内⼀⼤堆的项⽬和产品都是⼩芝⿇,他在那些项⽬和产品上⼀个个画叉,直⾄剩下个位数的产品,再把它们每⼀个变成西⽠,这才救活了苹果。

回到王妈妈的故事,她应该庆幸有⼀个能够改变⾃⼰思维⽅式的⼤⼥⼉。正是因为这个⼥⼉,她们全家才能够改变命运。遗憾的是,⼤部分⼈捡芝⿇的思维⽅式⼀辈⼦也改不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那些⽴志于捡西⽠的⼈⾜够的机会,毕竟世界上西⽠要⽐芝⿇少。

 

捡西⽠并不难,因为⼤家喜欢捡芝⿇,这个秘密你不妨告诉更多的⼈,不⽤怕他们来和你抢西⽠,因为⼤部分⼈见到芝⿇依然会去捡,捡多了,西⽠⾃然就留给了你这样有智慧的⼈。

思维课堂

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

少犯错误比多几次成功更重要。

商业的本质是:

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目光放长远,

拒绝在低层次的追求上浪费精力。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