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25日三天,作为人大商学院的明星课程“管理沙盘实战模拟”课程重装来袭,引爆明商204。作为2017拟录取新生,能够有幸参加为期三天的开放课程,抱着学习的态度,心里充满了期待。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地参与其中,从课堂模拟中体验企业管理,收获良多、感触颇深。 周禹教授作为本次课程的授课老师,首先抛出引人思考的问题:“管理者/领导者所需的核心能力是什么?”然后从“言、知、行、思”四个方面对核心能力进行了精彩的诠释,直指思维,强烈刺激,从而拉开了沙盘实战模拟课程的帷幕。 课程采取了分组竞争的模式,每一组都分别成立了一家公司,每个组里设立了不同的角色-总经理、市场、人事、财务、工程、技术、设计、物料等八位经理,以尽可能的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通过角色轮换的机制,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在不同管理岗位上担负起不同的职责,从不同的管理视角来理解企业管理,让每位同学在分工协作中受益良多。 创业、立业、守业,经营规模以及经营战略的转变 三天的课程中,五组同学为了公司的业绩目标,全情地参与到包括生产、销售、市场和财务核算等各个环节中。从第一年“创业年”、第二年“管理优化年”到第三年“战略创新年”,公司经历了从初创到扩大规模再到守业的过程。在面临着不同的商业环境、不同的市场规则的情况下,每家公司必须结合自身的资产状况及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适合的经营策略以及业绩目标。在课程总结中,老师强调了“明确了解市场规则、通盘考虑业务、整体把握流程、严格守住结果”,也就是“动脑先于动手”的重要性。三天不同的市场环境及需求,则是对每家企业战略选择的一些考验。从中,我深刻体会到企业管理中,面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战略选择的重要性。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所谓生存、盈利、发展的理性目标,就必须要首先选择好经营战略。目标有赖于战略,战略服务于目标,这是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 分工协作和企业间竞争与合作 在沙盘课程上,五家企业的同学都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目标感,过程中发挥了各自在设计、财务及金融投资的特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设计中有对于成本控制及材料的核算;在市场中有对于市场需求及销量安排,与政府和其它企业的有效沟通;在金融市场中有对于投资效益的精确计算,每位成员都各司其职,通过建立分工协作的关系,实现企业的特定目标。 企业间既有竞争也存在合作。对于五家公司来说,从第一天创业时的单打独斗,到后两天市场规则变化和产品需求扩大,如何在市场中立足,在竞争中选择合适的公司进行合作则显得很有必要,而这正是在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老师在最后的总结中也首先肯定了联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强调了价值观在企业运行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让我更加深入的理解到了合同协作的原则和基石。 培养管理者思维,提升个人思维水平 沙盘课程之所以会成为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不仅直观的模拟了商业环境中企业的运营模式,而且对同学们既有思维的产生冲击和改变,正如之前所说的课程定位:直指思维,强烈刺激。老师强调了管理者用流程思维做企业管控的重要性,而要摈弃单一的点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上的指导和冲击在课程中有诸多体现,同学们也是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提升了对实际业务的理解。 课程最不容错过的就是在每天的经营讨论之后,老师对每个公司经营情况的复盘及各队对一天结果的总结。商学院张志朋博士会带领同学核算公司经营状况,并就当天公司运营策略与状况进行点评,在听了老师点评之后,同学们会更加深入的反思及总结。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以发扬光大、总结失败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都是为了公司更好的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三天的课程下来,同学从沙盘模拟中学到的不仅是公司运营从人员分配及协作、市场需求调研与销售、金融市场的投资以及企业如何管理等具体的知识,还有管理者思维的提升与升华,每个人都获益匪浅。 作为17级拟录取新生,能够通过开放课堂参与到沙盘模拟课程中,是我们入学前特别珍贵的体验,也是对我们以后学习的方向的指引。感谢周禹教授及张志鹏博士的悉心指导,增进了我们对于企业管理的理解。感谢16级的学长学姐,从你们身上能够看到丰厚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运用的能力,看到了自身的欠缺。希望通过在人大商学院的两年时间,利用优秀的教育资源来提升自己,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和能力。 最后,希望每一个商学院人都能从每次课堂中有所收获。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