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请简单的介绍一下你自己?
有点像光华MBA面试第一问。几个标签:头发自来卷、巨蟹宅男、热爱音乐、崇尚自律且自由的人生状态。
我从小喜欢画画,中学时迷上了摇滚乐自己练习弹吉他,本科选了英语专业,想要更好的了解西方摇滚乐。第一份工作负责境外的项目,跑了好多国家,也丰富了人生阅历,扩充了视野。后来经历从央企辞职创业再去到上市公司从事文化推广工作,3年前通过一次职业转换,去外资公司干保险了,也算是把不同体制体验了一遍。
同时,也一直坚持着一个长达十年的爱好:玩乐队。在不断探索更多职业发展可能的同时,在今年举行了乐队10周年全国巡演。
02
在你的职业转型过程中,光华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我在光华2年的学习中思考了很多。一方面从知识本身的学习上,确实扩充了我的视野半径,另一方面,见到了很多在以前的职业生涯中不可能遇到的优秀的同学,了解了很多非凡的经历,这是让我思考和复盘最多的地方。
经过思考和沉淀后的我,不认为自己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概念上的精英,压力太大,哈哈。首先,我非常在意自己在工作角色中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直白一点,这个事我到底说了算不算?其次,我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所以传统的职业模式就不太适合。但是让我自己去纯创业这种事情,我也干不了,那就只有一条路:别人搭台,我干自己事呗,所以保险代理人这种轻创业的职业模式可能最适合我吧。
03
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内向的?你又是如何完成了职业转型,与自己达到和解?
严谨来讲,我是内向型人格的人。外在表现让大家都觉得我很热情,开朗,擅言。但我内向的点在于骨子里那种安静,更喜欢与自己独处和思考。想象一下,从中学开始就拿着一把吉他在家坐一天的人,这就是我。我的“外向表现”,只是十几年职业生涯造就的生存能力而已。
我的转型其实也经历了6个月的思考,当时正好职业空档期,干脆就创作乐队的第三张唱片,在创作音乐中去复盘自己,总不敢让自己闲着嘛。其实,虽然是内向型人格,但我很喜欢在工作和生活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改变,希望自己在与人相处方面,能够变得更积极主动,而不是一味的被动。可能销售工作,尤其是C端的销售工作,能够给与我这样一个自我改善的历练机会。但,改变,迈出第一步永远是最艰难的,甚至说是非常痛苦,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干就完了!过程中再去调整,慢慢找答案。这三年干保险的经历挺棒的,我结识了很多来自“平行世界”的朋友,也让我跳脱出了以前单一闭塞的职业圈层,看了这个世界的不同面,我很感谢保险这个载体,也越来越享受主动去链接的这个过程,过程中自然也就与自己和解了。
04
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乐队?为什么做乐队?
我们乐队名字拗口叫Pentatonic,中文是五声音阶,一个音乐术语。乐队的5位成员之前都是玩不同风格摇滚乐的,技术特点也都不一样,凑在一起,互相碰撞,身上各自带着不同的音乐成长痕迹,所以叫五声音阶。2008年奥运会期间和我的本科同学小马一起组建的,通过豆瓣招募了其他乐手,2009年签约1724音乐厂牌,发行了一张EP,还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2011年乐队人员更换重组了成了现在的阵容。2013年发行了一张录音室专辑《Syndrome》,获得了2013年阿比鹿音乐奖年度最佳摇滚乐队提名,同年做了一次全国10个城市的巡演,再就是2018年创作了最新的专辑《Bye Bye Post Rock》,于2020年8月发行,直到今年乐队正好重组10周年之际,我们10月份举办了一次5站巡回演出。
为什么做乐队?中学时就听摇滚,迷上了吉他,不过中学时代不太现实,身边没什么朋友听这些,只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己在家听摇滚,模仿那些吉他大师,练琴。心中一直有个梦,就是拥有一支乐队,创作自己的音乐,开一场属于自己的演唱会。
后摇滚(Post Rock)是上世纪90年代在西方流行起来的一种实验型摇滚乐,没有刻板的音乐框架和套路,是音乐人内心最真实的一种情感表达,编曲方式多变,尤其是在乐器音色的创造上空间超级大,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远远超出了我对吉他这个乐器音色上的认知边界,太奇妙了。当然这类风格的音乐无论是编排还是音色运用上难度都比较大,很有挑战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玩10多年的后摇一直都在摸索和成长中的原因所在。
另外,后摇属于纯器乐型摇滚,很少有唱歌的部分,我个人觉得歌词总会框住一首曲子。纯音乐是最开放和包容的,因为每一个人在听同一首音乐时内心的情感和脑海中的画面感都是不一样的,这才是音乐真正应该去实现的,我不希望听众关注我们想表达什么,而是应该关注自己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脑海中的画面是什么。
05
你的个人成长、职业转型与你的爱好有哪些关联?
个人成长过程与我的爱好一定有内在的关联,但我只针对职业转型与爱好这个话题回应吧。坦诚的讲,一开始我转型去保险行业时,可没想过这么多,职业转型与爱好能有什么关联?只是随着在工作的实践与学习过程中才慢慢发掘出来的。
保险销售工作是在做什么?是单纯的卖东西吗?在这个时代,肯定不是。我从事保险服务最主要目的,就是要捕捉到每一位客户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情感。为客户提供保险咨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与客户隐性情感的碰撞过程,保险是利他主义,是一个人对于家庭的爱与责任的情感体现,每一份保单背后都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这并不是矫情。所以说,是否能够捕捉到他们内在的情感线索,这是一个专业的咨询过程,并不容易。那么我通过帮助客户挖掘出他隐性的情感诉求,其实并不是为了卖一份保单,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认知到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爱与责任是什么,最终,希望他们能够带着积极的心态,更加热爱家庭,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以实现富足且安定的人生。
那么我为什么玩乐队?我为什么喜欢创作自己的音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到身边的朋友们,希望传递给大家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家庭,热爱生活。比如每个周末少加一次班,陪着孩子参加一次卡丁车比赛……从这个方面来看,我卖保险和玩音乐做的是同一件事。我的客户都喜欢听我讲乐队的经历,每次他们听我讲故事时,眼睛里是有光的,我能感受的到。我相信他们也在思考,也一定会有所行动。
06
在漫长的十年里,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热爱。说实话,我从没有其他任何一件事情喜欢了这么久。我现在也相信了很多前辈讲的话:只有热爱的事情,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
07
因兴趣“玩乐队”,和职业乐队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你的职业和音乐素养,为你带来了哪些助益?
这么多年认识了很多全职音乐人、乐手,比如各大明星演唱会背后的乐队,也包括各大摇滚音乐节上的全职乐队。相似之处:我们都天生叛逆,逆反心理都很强,追求灵魂的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对生活充满热情。
不同之处:大多是因为人生经历不同,长期处在的环境不同,肯定做事思维和做事方式上是有天壤之别的,当然对于音乐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毕竟人家是靠玩音乐养活自己的。
我非常感恩自己的这个爱好,听音乐也好,欣赏其他艺术形式也罢,都是一种感性思维的训练。艺术素养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人感性思维逻辑的强弱。我觉得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很多的决策,感性思维其实占了绝大多数。感知力越强,对于人与事务的情感捕捉就越容易,做人的柔韧度也越好。
反观职业素养对于玩乐队这个事情,帮助就更大了。乐队想持续走下去,不可能真的像业余爱好那样,随心所欲,毕竟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人。我们乐队事务管理上特别像一个项目团队。大家都是来自不同职业,因为Pentatonic这个项目需要定期组在一起。我们每年年初都会开会,为乐队当年的工作和活动设定年度目标,比如今年要巡演,那么巡演要达成的效果是什么?根据这个目标倒推,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巡演计划,我们要分几个阶段去准备,不同阶段的分目标是什么?然后分工,推进,过程中监督进展做出相应调整。我一个朋友,是职业乐手,Gibson吉他中国代言人,他去我们工作室,看到墙上贴的一张P团10周年巡演项目管理推进的大EXCEL表后,直接就疯掉了,你们到底是玩乐队呢,还是上班呢。可能在他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举动,可是对于我们这些职场人士来讲,这反而却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情。正因为我们都有职业和家庭,那么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条件下,做好乐队事务的管理确实依靠的是多年的职业素养。
08
从培养爱好的角度而言,你对光华MBAer有什么建议?
当我们发现了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尽量别孤芳自赏,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是比较容易坚持下去的。另外,一定要遵从本心,单纯因为喜欢而选择,才能坚持的长久。
09
在今年全国巡回乐队演出的过程中,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可以分享?
宁波站演出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早早的来了站在最前面,整场演出都特别认真的在台下盯着我们,我每次抬头就能看到她的眼神(其实还挺毛的,哈哈)。演完了,这个女孩子跑过来找到我,她叫小宋,她说大毛老师,我今天特别感动,我终于在现场看到你们了。原来,她和她的男朋友都非常喜欢我们乐队,他们的爱情也因P团音乐相伴。但是非常遗憾,她和男朋友是异地恋,男孩在北航读研究生,他们俩这次最开心就是P团的巡演居然会到宁波,这样他们俩以在宁波和北京分别看到最爱的乐队,也算是两个爱人跨越时空看了同样的表演。小宋给了我一个接头暗号:如果北京演出完,一个男孩子找我们签名,画了一朵小花,那个就是他男朋友。我听完特别感动,从没想过,我们的音乐能和两个这么可爱的年轻人产生如此大的关联,于是我把我宁波当日演出的曲目单签了名送给了她,并且帮她拍了照片。我跟小宋说,北京站,我也会把当日的曲目单送给你男友小何,也会让他摆个同样的POSE拍个照,到时候送给你们作为礼物,真正的跨越时空的交汇。北京演出完,我兑现了承诺,我想,这两张照片我也会一直收藏。
10
为我们推荐你的一首音乐吧,为什么推荐这首?你通过它表达了什么?
《花西》吧,比较欢愉,这是我们乐队节拍上最符合人体律动性的一首曲子。
花西精神是我们乐队的一种象征和标签。2011年,我们找到了望京花家地西里小区里一个地下室,添置了一些简陋的设备,开始重新组建乐队。这是乐队真正意义上的元年,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非常破旧不堪,还充斥着一种地下室特有的霉味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创作。当时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风沙尘的,只要一到周末,我们就特别开心,因为大家又能凑到一起排练了。2014年,我们搬到北四环一个条件比较新的小区里了。在搬离花家地西里的那天,贝斯手情不自禁的拿着笔在小破屋的白板上画了一座乡间小屋,前面小溪流淌,炊烟袅袅的感觉,非常宁静。就这样,剩下4个人也都拿着笔上去填了很多内容,最后形成一幅画,这就是《花西》的由来,也是我们内心向往的一种乌托邦式的生活态度。
11
如果有机会和某个人(真实或虚拟皆可)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为什么?
应该是来自日本的坂本龙一先生。我从小到大,受日本音乐的影响还是满大的,有多位日本的知名艺术家都是我多年的偶像。坂本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音乐大师,有着深厚的音乐功底,但却从不故步自封,也不会局限于创作的框架,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声音创作的边界。坂本龙一先生可以将自然物体最纯粹的声音,与环境声音、乐器声音融为一体,呈现大自然最本质的状态。坂本龙一先生今年患了癌症,我真心希望他能度过难关。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