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创业这事儿挺火,从MBA兄弟们到奔六的老妈,一个个都奔跑去创业去了,大家都蛮拼的。在我看来,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创业,自己就是最核心的产品,通过不断成长,打造出更好的自己,就是我来这个世界转一圈的目的。 所以,当被约稿写个人经历的时候我就想,既然我讨厌编年体,又不打算这么快就写回忆录,那么我那不长不短不算成功的经历也好,感悟也罢,也许可以围绕“创”(chuang)的四个谐音字来分享。 1. 窗(chuāng) 有句经典台词说的好,“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什么世界观?” 我来自挨着金胖子那神秘国度的边境小城—延吉。掐指一算,我整整花了19年从小城到北京,再花7年到了伦敦(貌似比刘强东走出去要快些*^^*)。期间去过二十多个国家,相比环游世界的同学来说算不上观了世界,但所生活过的城市,上过的学校,走过的地方都是看这个世界的一扇窗户,影响甚至颠覆着我的价值观。 说到城市,我最喜欢伦敦。因为那里,有大英帝国从全世界搜刮来的文物宝藏,当然也有各派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在那里,清苦的留学生活让我学会了不任性;在那里,我可以随时坐廉价航空游走欧洲各国,甚至有机会走进非洲。看到非洲人民艰苦却无知快乐的活着,我感慨,中国~真好!当然,在那里,我也亲眼目睹了08年奥运火炬传递期间,BBC对藏独事件的头条新闻竟是镜头对准广场一角唯一一个所谓藏独分子(被50英镑雇佣来举旗的老外)拍摄出来的,从此提醒小伙伴不要只骂央视是党中央喉舌,人家外媒也一样有政治立场。 说到学校,我最喜欢清华。因为这里有百年积淀的墨韵书香,也可以目睹当代名师幻彩含章;在这里,高智商的学霸让你明白中西、古今、文理会通才可以任性;在这里,你听到师兄曾经的韶华志向纵鳞直上变为现实的励志故事,你也看到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优秀同学,不禁感慨,清华~真牛!当然,在这里,我也会看到师妹们面对未来迷茫的眼神,听到师弟们面对残酷竞争的巨大压力。但我们都明白,在清华,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只要我们铭记和践行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那么我们无愧于“清华”二字。 走到不同文化的国度,进过不同校园的图书馆,看多了各种活法的人们,听到客观或不客观的新闻和学说,经历了艰难或更艰难的事情,我越来越能接受和尊重更多的“不同”,也逐渐以中立的大脑观世界,批判的思维看结论,自由的思想去生活,柔和的眼睛看世人。 2. 床(chuáng) 别一看到床这个字眼就想歪,我想说的是,这一生就是从床上来到床上去,就这么简单。 几个月前,我最亲的堂弟车祸去世,年仅30岁。生命既如同鲜花般易凋,绚烂但却短暂,又如同玻璃般脆弱,一个车轮便足以碾碎。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酣畅淋漓的爱过,无怨无悔的奋斗过,自由自在的游走过就挺好。发出这番感慨并不是想传达及时享乐,而是要表达认认真真的“活在当下”,思考死亡也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其实,5年前在产床上我算明白了除了生死其他都不算事儿。按照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说法,人类痛苦、纠结的根源在于“时间”作为心理概念的出现。小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真正活在每一个当下。 而当小孩开始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时就会意识到,温床里绽放不了梅兰,不破茧成不了蝶。在伦敦街头被抢劫一空,连应聘服务生都不合格的时候,在连水电都没有的非洲乡村点着蜡烛手写报告的时候,公司清算被迫离开甲级写字楼的时候,我逐渐明白,世界之大,我之渺小,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唯有粉身碎骨,才能脱胎换骨。 拉回到床上,陪伴我们走过生命的所有人还是要感恩哒。特别是睡在你身边的伴侣和孩子,曾睡过你上铺或下铺的兄弟,还有倒计时走向病床的父母。在懂得和理解他们,构筑和谐关系,思考人生终极问题:爱和生死,那大概表明已在生命觉醒的路上吧。 3.闯(chuǎng) 说到闯江湖,我是个“经历主义者”,除了高校教授没当过,什么国企、外企、民企、自由职业者我都做过,行业从公关、投资、NGO、移动互联网、咨询和培训等等也都跨过,除了这些主业还有主持、翻译、咖啡店神马的一堆副业。反正属于信奉生命在于折腾的主。但我有一个信条:“勇闯江湖,但绝不混江湖。” 多年前我做外事,却总觉得外事会见特没意义,翻译更是照搬别人话,没技术含量。而有一次,我为前国资委李荣融主任会见SK集团会长做翻译,在简短半小时太极交谈半年后,当时探讨的股份置换战略就落地了。我深刻意识到半小时可以改变跨国集团的战略,或可能会促进一个产业的跨国合作。我开始学会倾听“弦外之音“,也体悟周总理所说的“外事无小事”。多年后,这翻译的本事不仅让我出书,竟然有一次友情帮校友翻译会议,无意间挖掘咨询项目需求促成合作。看来如乔布斯说的,生命中很多看起来无关的点其实都是有联系的。 有朋友说羡慕我的经历,见过N多总统,看过N多传说中的牛企业家,但就像某知名主持人进去了没人救一样,即便在同一桌吃过N多饭,我清楚,我不是他们的朋友,那更不是定义我人生的价值。当然,在探索世界,发现自我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我也像很多同学那样,失败过,失落过,迷茫过,也有过那种觉得生活无味,世界惨淡的时刻。 《改变,从心开始》的作者罗伊•马丁纳说,世间之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来就不用觉醒的,他们仅仅是体验这个世界。另一类是准备好要觉醒的,他们会因生命的某个阶段某个时刻发生的某件事,而走上心灵觉醒的道路。于我而言,也许清华让我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 有人问我为什么明明都已经是海归硕士,还要折腾去清华读MBA。我除了那些不免俗的别人都有的理由,诸如学习系统的管理知识、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等等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要持续的自我成长,这与学历无关,这与涨工资无关。 在清华的日子里,我远离浮华,沉淀心灵,放慢匆匆脚步,总结过去,憧憬未来。多年工作之后重返校园,我不会仅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去听课,不再仅为考试而看书仅为学分而选课,而是希望能学习思维、领悟思想甚至智慧。有人问,我在清华有什么收获,我想我收获了三个“自“,即自由、自信、自控。 第一,自由。还记得第一堂MBA领导力课堂上,老师让我们从54张价值观卡片中抽取三张属于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我毫不犹豫的选择的第一张竟然是“自由”。读书学习不一定实现财务自由,但一定可以通往思想自由,读MBA不一定成土豪,但一定可以给你安静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资本。清华给了我早应该上的人生第一堂课。 第二,自信。记得在一个咨询项目中,我用王雪丽老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课所学的诊断维度和案例,用数据模型与决策课孙静老师传授的“让数据说话“的方法,说服了客户获得了好评。当然,除了课堂,清华还给创造了很多历练的机会。我有幸站在百年清华学堂当了回共聚同秀大型晚会的主持人,有机会可以与同学一同前往美国,考察全球资本市场,我不仅聆听了中外大师级名人的讲座,还有机会结识校友导师,竟然还成为了事业的合作伙伴。清华知行合一的严谨学风,薪火相传的传统就是我自信背后的强大的后盾。 第三,自控。我们的迷茫和恐惧来自于“未知“。清华倪子君老师积极心理学MPS模型,让我找到意义、快乐和优势这三个圆的交集,即幸福职业区。当我知道我该往哪里去,那么我就不怕跌倒重来,不受外界影响。当然不一定我一生就只做一种职业,我更主张每7-10年左右(不一定那么准确)换一种职业甚至一种活法,给生命里添加截然不同的养分。 给清华这么重的笔墨,并不是要做广告,而是清华这段时光恰好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关键转折点上促成我质的变化。因为,获得成长实现蜕变,学费交的就值得,找到幸福的方向比换一份高薪工作要重要的多。 4.创(chuàng ) 终于回到创业这个事儿上。创业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状态。我认为,打工也好,创业也罢,都以创业的心态去追求梦想。有些老油条可能会说,这给新员工洗脑倒是有点用。但我发自内心的想问那些未老先衰的年轻朋友们,规划着退休干部般生活,稳定点儿,活儿少点,价钱高点,难道这就是你的人生追求吗? 于我而言,我的理想是打造精彩的生命,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即便仅仅是一份我热爱的工作还远非称得上事业。那么首先,除了要定位,想清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外,要有能跟随自己内心与直觉的勇气,能够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地走向目的地的一股精神。 其次,要修炼。前两天竟然有高中同学问“你有没有整容过?”“汗~姐的气质是能整出来的吗?”无论是包(wai)装(biao) 还是芯(nei)片(han),都需要长期修炼的好吧。6岁的我为弹好一首钢琴曲可以连坐8小时,14岁的我为解一道奥数题熬两天夜,20岁的我为了爱情成功瘦身40斤,24岁的我可以为写一篇报告,翻遍和我一般高的报纸堆,而立之年已为人母的我,明明拿着国外硕士再牺牲三年周末跑清华读MBA,这事儿现在想来都想给自己点个赞。 最后,要情怀。万万不能期待创业很浪漫,但没有浪漫情怀那是万万不能的。北京巨堵的时候,偶尔我还怀念当年警车开道的日子。没有大树照着,更没牛X的VC给你投钱,那么只能用你产(zi)品(ji)的品(mei)牌(li)拼人品。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项目方案被拒的挫败,记得连续三个月没有单子的焦虑,更记得曾经因股东退出公司都被清算的滋味。但,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至少对我还有半个多世纪吧~),那就不用焦虑啦。项目不成怎么了?合伙人解散了又怎样?甚至或许,我真正的创业项目10年后开始都说不准。对我而言,学习就是一种信仰,项目可以失败,公司可以解散,但只要我持续成长,生命就有无限的可能性,那些所谓世俗眼中的失败或成功都是证明我存在过的经历而已。 总而言之,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的人生就是一场精彩的创业,我就是我最棒的产品,我为自己代言。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