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副教授。1993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士,1996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金融学硕士,1996年获得澳门大学MBA,2003年获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讲授组织行为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谈判与冲突管理、管理思维等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式企业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变革、企业文化等,对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有深入的研究。做为负责人领导了“混合雇佣模式下两类员工的相互作用以及混合雇佣模式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1-1-2009-12-1)、北京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指导意见方案研究(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9-1-2007-12-31)等科研项目,曾负责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近二十项企业横向课题研究,是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执行负责人。已经出版《企业组织革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西风东渐:西方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等专著。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IFF。2008年到200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富布莱特访问研究学者。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员、美国管理学学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协会会员。 岱镕堂:请用三点概括您从事MBA教育以来最大的收获? 王雪莉:结识一群善良热情,有责任有担当的学生并与他们一起成长;愈发了解和深入理解中国企业发展和成长中的管理挑战;对于人以及与人有关的那些事儿逐步形成了体系化的认识。 岱镕堂:您曾说过:“欲提升格局需多读历史”。背后的含义是? 王雪莉:对于文史专业毕业的同学来说,请含笑忽略我这句外行观点。 这句话其实是针对我这样的理科生(对,我就是正宗理科生)而言,一家之言,我觉得所谓有格局,先得有一个“大”字,大气,大度,大方。读史,如看《星际穿越》一样,让我们在时间与空间更长更远的维度上反思当下的自己和遇到的事情,那真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有这样的思考和映照,人才能不矫情,不致成为”精致的功利主义者“,不为蝇头小利所诱惑,不让一时纠结所困扰。 岱镕堂: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概括《管理思维》课程的核心要义,您如何概括? 王雪莉:这是谁问的?请联系我索取版权费,以后《管理思维》课程考试必考题啊!公开的非标准答案如下:基于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大量案例素材,分析、分享并理解管理者在管理决策背后的思维特点和模式。 岱镕堂:从管理思维角度,如果只给大家推荐三本书且有排序,您的推荐是哪些及其理由? 王雪莉:三本书真是难坏我了,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只能说在第一次阅读时特别触动我的三本书: 岱镕堂:您做过那么多企业的研究,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类(家)企业和哪一种管理模式?这类(家)企业现在管理的核心挑战是什么? 王雪莉: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我印象最深的那类企业都是有很明晰的价值观并一直践行,这类企业有大有小,有新兴行业也有传统行业,印象之所以深是因为在这种企业中,你看到的一定是一种坚定,甚至有种”我行我素“的任性,任性但不妄行,好有个性和味道!而遇到的挑战也是对价值观的坚守和笃信,组织一代一代成员的传承可以继续吗? 管理者(所有者)自身有摇摆吗?组织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之间矛盾吗?这种挑战比业务和市场挑战更为深刻,也更不好化解。 岱镕堂:《管理思维》课程的期末作业是“如何看待去组织化”,特别想知道您的观点是? 王雪莉:这个我今年要写篇文章,到时再交我的作业吧。 核心就是组织在”去组织化“中的角色和价值。想想看,一个可怕的问题会浮现,都去组织化了,个体或者小群体得到充分的授权和激励了,那么要还需要组织吗?如果不需要组织了,那么组织管理者的职业生涯如何继续? 岱镕堂:您的才思敏捷,生动幽默活泼的课堂风格堪称一面鲜明的旗帜,如果我们想学到这么好的口才和思想,需要如何苦练?在您看来,作为企业管理人才,口才的重要性有多大? 王雪莉:第一句话可以适用在清华经管学院众多老师身上,那真是”彩旗飘飘“啊!口才似乎是有专业的机构培训(不确定,因为没上过,请大家互相分享),作为企业管理者,行胜于言!言胜于颜!(你们懂的!哈哈!)但据说第一句经常被贴为清华学生实干但木讷的注脚,于是,据说(为啥这么多据说,因为不知出处,无法找到官方文献啊)目前更鼓励能干会说!个人之见,与其说口才重要,不如说沟通重要,不如说真正尊重沟通对象才更重要(编著注:参见张进老师关于管理沟通的解读),尊重才能认真听,认真听,才能知道对方说的到底是什么,基于这些,有时,即使不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应该插入文艺清新范儿图片一张,小编) 岱镕堂:现在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但是随着创业人群基数的增大,创业的成功率也许不是升高而是降低了,您如何看待创业热?对犹豫是否创业的同学是否有什么建议? 王雪莉:由于基数增加带来的创业成功率下降其实没啥实际的解读意义,因为每一个创业者都太不同,每个创业经历都有自己的STORYLINE。我鼓励创业,也认为是创业的好时代,但是创业这件事儿,不是赶时髦时尚(隔壁班小明创业了?),不仅是严肃严谨的职业选择和规划,更是life decision!这个决策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犹豫的同学我要为你们点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犹豫,至少说明你们的决策谨慎。 岱镕堂:2014级MBA同学已经跨过了第一个学期,也初步感受到了清华文凭真不是那么好“混”的,对此您如何看待?新学期到来之际,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王雪莉:选择,这是永远的主题!选择什么课程,选择多大程度的学习投入,选择多大程度的班级活动和兴趣社群的参与,新学期,我估计大家会感觉直接的学习压力小于第一学期(编者注:我们真心觉得第二学期更恐怖……),但是选择的困境会更多出现,所以要想选的义无反顾和无怨无悔(这两词用重zhong了),还是要不忘自己选择清华MBA的初心。 岱镕堂: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您觉得幸福是什么?如何平衡家庭、事业? 王雪莉:我受教于魏杰教授一句话“没有幸福人生,只有幸福时刻”,创造并珍惜幸福时刻,珍惜当下。我是个家庭重于事业的人,所以不平衡啊。 岱镕堂:请对岱镕堂及其读者们说几句寄语。 王雪莉:初识岱镕堂,是那个《选择》的MV视频,为有才华的一群学子们喝彩!结缘清华,惜缘清华,续缘清华!
德鲁克的《21世纪管理的挑战》,了解管理大师思考问题的前瞻性;
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对于新经济形态,新技术对于世界经济运行尤其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与挑战;
《中国式企业管理基础科学研究总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是有强烈清华经管痕迹的一本书,调研扎实,研究规范严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这三十年中的成功者有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在直接学习压力减轻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机会多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人吧,分享人生故事和事业历练,充分享受多元MBA群体带给你的启发和收获。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