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总比分定格在4:1,人工智能的大师级表现震惊了世界。
人工智能到底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关于它存在哪些争议和讨论?它对于人类和社会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近期清华经管理学院黄江博士对《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硅谷独家大王”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进行独家专访,探讨人工智能对商业、社会以及企业发展的影响。
约翰·马尔科夫(JohnMarkoff)是《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被誉为“硅谷独家大王”。他对互联网发展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与敏锐度,并长期专注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报道。
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哪些领域?有实例吗?
1、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例子就是Siri。Siri就是利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建立强大的工具来帮助人类,人类在其中有很强的决定权。
2、飞利浦有家做剃须刀的工厂,本来想建在中国,最后建在荷兰。我在其荷兰工厂看到非常灵活的机器手。那些机器手瞬间就穿过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孔,永远不用休息,那场景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想机器人会越来越大量使用。
人工智能何时可以普及?
现在已经有很多技术应用了,如在医疗方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最常见的机器人,比如说自动吸尘器。而且人工智能将来会像个人电脑一样。个人电脑作为一项工具,从发明后价格不断降到了所有消费者都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市场不断扩大,那么人工智能,就会达到经济生产规模。
很多人担心智能机器人的普及会带来失业率的提升,甚至社会动荡,您怎么看?
很多人工智能的反对者都会说,它们的出现会夺去我们所有人的职位。我也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将会逐渐替代很多人类现在的工作。是的,他确实会减少很多我们现在的职位。然而,就在前6个月,已有一系列的研究发表出来,证明人工智能的影响正在逐渐放缓,特别是那些能一夜之间带来巨变的影响,我们可以不必像之前那样恐慌。
经济总是在变化的,我现在十分认可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说的,技术只是会摧毁职位,但是不会减少工作。两年前牛津大学有人研究,认为在未来10年内,人类目前的50%的工作都有可能消失。但是从现在看,这些观点并不正确。因为我相信,总会有更多新的工作被创造出来。
人工智能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时机器人在引入美国工业的时候,也遭到了很多的反对,很多人觉得要丢失工作了,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事实上,引入机器人之后,情况好转起来。但我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观念会有多么强烈,所以我不能确定。
中国的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状况如何?
我不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会落后。比如说,在今年的世界计算机视觉大赛上,中国的设计团队与微软、谷歌的实验室有很好的合作。我相信中国的设计师一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让机器学习变得更高效和准确,而这些都是世界领先的创新水平。
为什么硅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绩做得尤为突出?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吗?
硅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绩做得尤为突出,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硅谷,人们允许失败。硅谷里孕育的科学技术在成功前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但是他们并不会轻易灰心,因为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
初创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成功的机率大吗?
初创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是很有潜力的。像谷歌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微软几乎控制了全部市场,而谷歌当时就由两个小孩创办了起来。
对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初创公司有什么建议?
虽然我没有在初创公司工作过,但是根据我在硅谷这么多年报道的经历,我想说,第一,现在的初创企业可以关注硅谷的最新研究;第二,在学习别人的时候,不仅要看成功的故事,也要看失败的故事;第三,多利用互联网。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害怕失败。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