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传奇女性教你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首页 > 资讯 > 传奇女性教你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 正文
传奇女性教你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时间: 2021-12-16 22:30:21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879

    “最近几年来,我个人更多地关注在这两个话题——其中一个话题,去年已经贡献给大家——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组织如何去激活个体?另外一个话题是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它比之前更难,不能用“变化”来描述,我们用的一个词叫“不确定性”。

当我们在崇拜作者的时候我们崇拜些什么

 

当我们在探索不确定时我们在探索什么

 

1

何谓“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跟“变化”之间,有什么样的不同?我个人给了这三个方面的解读。

第一,更多维度。我们在讲“不确定性”的时候,其中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更加多维,具有更多的要素在其中起作用,影响因素更多了。

第二,延展性更大。有人问我说,你能不能预测中国经济会什么样?世界经济会什么样?我昨天从欧洲回来,现在在德国正在召开全球每年一度的战略管理国际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上,有很多的专家都在讨论今天的战略,今天的企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很多人会把“数字化”放进去,说“数字化”会重构整个商业环境和战略。“数字化”从我的角度看,就是它的延展性更大,可能性更多。很多人问我:“你怎么预测中国的经济?”真的是没有办法做预测。以前,我一般会在11月下旬谈自己对来年的想法,我觉得现在这个动作很难做,所以我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创造未来比预测未来更重要”。你的未来是你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你预测出来,它有无限的延展性。这是我讲不确定性的第二个特点,它的延展性更多。

第三,更复杂。之所我没用“变化”一词,而是用的“延展性”,是因为它的的确确充满了复杂。这种复杂本身就是一个机会。我就是低估了北京堵车的复杂性,所以我今天来会场迟到了。我7点钟就出来了,但还是没有在9点之前赶到。

今天,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挑战是对不确定性的把握,你能不能应对它,能不能管理它,能不能和它共处?

 

2

不确定性从何而来?

为什么不确定性变得那么重要?原因是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出现。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不知道大家谈互联网的目的是什么?我谈互联网的目的,就是告诉你说有一个新族群,这个族群的群体非常大,不按自然规律增长,而且有强大的可能性,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非常大的挑战。你看互联网一定要有角度看,我的角度告诉你说互联网一个新族群,这个族群是线上的消费者,这一组人有无限的可能,巨大的能力,而且不是按照自然人的增长速度,可以以很快的速度。像今天的微信如此强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上面做任何的沟通、信息交流和转换。

第二个不确定性的地方,跟消费者连接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渠道”变了。以前看渠道的时候,比如说传统的价值链,从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消费端,也可以告诉你说有分销的,有终端,有连锁,各种各样的渠道,这种渠道都是传统的概念。新的渠道的概念变成了网状生态,这个新渠道当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企业跟顾客之间中间的中介变了,我一直想提醒大家,这个变化非常可怕。以前企业跟顾客之间的中介是产品,或者称之为服务。很多人一直问我说,制造企业也好、传统企业也好,它的焦虑或者是不焦虑是什么?或者是新兴企业互联网企业,它的焦虑和不焦虑是什么?我告诉他都不要焦虑,核心在于一个根本的变化,你要知道用户跟企业之间的中介由产品改成数据,这是最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对每个做经营的人,或者是做管理研究的人,是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习惯于用产品去理解,但现在必须要习惯于用数据做理解。有人不明白Iphone7上市之后,为什么还那么热销?大家从各个角度,也有很有意思的方向,你应该抵制它,你抵制它来表达什么样的态度,我觉得这些事情都可以放下,我们客观的实事求是来理解,为什么它能连接用户?所以对于第二个可能和第二个不确定性就是因为中介变了,是用户跟企业之间的价值创造改变了,今天作为企业想创造价值,就必须考虑从内部怎么移向外部,整个价值的系统逻辑我们把它称之为生态协同,怎么做这件事情,变得很重要。

第三个变化,每个行业重新被定义了,我们叫做产业再造。我自己前三年的时间都在农业里面,中国最大农牧企业新希望六和,做的一件事情是把它从传统的企业改成面向信息化、数据化、金融化,我做的是这个事情。比如说教育,今天跟沙因教授就可以以这种方式交流,我自己有一个方向是研究企业文化的。我一直崇拜也很想见到企业文化的鼻祖或者是真正的领导者沙因,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在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实现。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也可以被重新洗掉,有人问我说,“你当老师还有希望吗?”没啥希望,真得没有什么希望。其实技术可以解决,不需要老师站在这讲台上讲。我们今天讲农业的时候,跟原来的种子、消费者,没有什么关系了,现在反而讲金融、数据、信息。这是我跟同事讲的最多的一张图片,我们整个的农业从生产、经营到农村的服务和信息服务,整个都变了。农业当中最重要的六个要素,从农民最后到土地,因为信息技术改变了。我跟同事讲说,我不在乎你有30多年的经验,我在乎的是你明天的土地长什么样子?我甚至不知道未来的大学长什么样子?我只是尽量适应而已。当然有一个自然原因,我们将来淘汰了,走掉,就算了,年轻人真得很惨。潘石屹的“潘苹果”、柳传志的“柳桃”、褚时健的褚橙,这三个从来不做农业的人,跑来做农业,不用你行业的逻辑出牌,我们这些做农业的根本就做不到像他们那样。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谁是你的对手,也给你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一个不确定性,更可怕的是共享。今天,企业遇到最大的挑战是共享时代的到来。我跟陈劲老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认识很多年,他在创新方面的研究让我一直很佩服。如果有一天他做了一个平台,全世界的老师都在他这个平台上,所有大学的课都可以不上,这就是共享的可怕性。我们看到的Uber、滴滴,它跟原来的出租车行业的逻辑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消费者就是生产者,这是最可怕的地方,没有边界,你分不清谁是消费者,谁是生产者。

一个是线上的人口,数字化高速的增长。一个是顾客跟企业界面的改变,一个是每个行业都被重新的定义,一个是有新进入者,还有一个是全新的时代到来,这些都带来不确定性。

 

当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在面对什么

  

我们今天对管理者的要求,对组织的要求,甚至对于战略的要求,都是面对不确定性。我们以前做战略必须要知道对手是谁,必须要建立行业的属性,必须要知道供应商,我们背后的顾客,潜在的竞争者和已在的竞争者,我们以前做战略时模型基本都是确定的要素,你今天做战略的时候五力要素都是不确定的,这是我们遇到的难题,为什么谈创新?我们怎么管理这个不确定性?我的研究来讲说先看下优秀的企业怎么做?

你会发现三个主要的特点,一个特点是不断的面临增长变化,另外不断的自我转型,第三个回归市场规律和客观规律,不违背规律做事情。我想这是成功的要素帮我们。在这种成功要素帮助下,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如果要面对这个不确定性,至少以下几步是要做到。

 

1

识别

第一,识别。你要识别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性,一种是结构性,经营性不担心它,比如说盈亏、成本的变化。我实际上担心的是结构性,结构性一旦出现的时候,就会洗牌。比如说,阿里巴巴就了解到的线上的变化,零售的变化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像传统的柯达、诺基亚就没有接受这些变化,当你不接受的时候,就会被洗掉。所以大家要看到变化,要对变化非常的敏感,理解这些变化的时候怎么识别这些不确定性。很多的经理人很有意思,一看到新的东西来,说陈老师你放心,我赌它三个月就死掉。我说,不要赌,像马云说的“你要有个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像GE来讲,它是面向数据化转换,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它把两个值钱的东西卖掉,一个是财务卖掉,一个是通用电器部分卖掉,通用电器部分卖给海尔。有人问我,“海尔买GE的电器,你怎么看?”它卖掉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不会产生未来的价值,它在乎的是怎么改变效率。GE之前是把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可是在今天来讲它的口号是“科技改变效率”,它认为,这实际上是客户的真正价值所在。

 

2

共处

第二,共处。很多的企业很强大,为什么识别不到变化?很大的原因是结构不确定性,真得很难。所以我给的第二个意见,共处。怎么跟变化,跟不确定性,共处?跟不确定性共处,以我自己验证过的经验,我们应该可以做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改变自己。我现在改自己也是改的很猛,以前从来不跑步,现在拼命去跑。其实要改自己的很大原因是突破你的极限,你会发现人的极限可以不断的突破,你去试就好。

第二件事情,要有双业务模式。一个公司要有双业务,一定要有新业务,而且要让新业务不断的成功。当培育新业务时,才能面对这种变化。

第三,打破组织平衡。组织内部一定要打破平衡,不能让组织过得很好,让它不断的调整。

第四,回到顾客体验。在我的观点里面,我一直坚持一句话,“只有顾客是可以解雇所有的人,包括解雇老板”。

我们怎么样与不确定性共处?至少在我的经验和研究里面认为要做四件事情:改变你自己,要有双业务模式,要打破组织平衡,要回到顾客体验。

 

3

心态

其实这就对管理者提了很高的要求,刚才教授们也都谈领导者人才的升级,我们在不同的过程中,领导者领导力怎么去做?在变化的年代中,管理者的定力很重要,必须要有四种心态面对这种变化。

第一种是要积极,不要焦虑,不要认为这个太难,不要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办法预测就没机会了,一定要非常积极。第一句话是凡事往好处想,好处做,就会有好结果。我大概按照这个逻辑方式去做,我到公司的时候做了全新的调整,所有人岗位上都换位置了,只有我自己做的位置没有动,其他人都动了。我们公司有8万人,调整了2万人。做这么大的调整,两年之后的结果变得很好,今年财富杂志公布2015年A股市场信息化排第一的就是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一个农业企业从没有达到这种高度。

第二件心态回归于0,不能有经验,所有的经验在今天没有用。我面对本科生的时候完全不可以讲很笃定的话,因为他会挑战。我讲过我的故事,有一次上课公布了个数据,那个学生马上举手了,他说陈老师你这个数据错了,昨天晚上凌晨3点钟,数据变了。我说,你怎么没睡觉呢?他说,我就是等着数据变化来挑你毛病的。下次我也学会了,我一上课就问,谁能讲出最新数据,然后有人说凌晨3点,有人说凌晨4点,用这套方式。然后学习总结,我这学期最大的收获改变了陈老师的教学方式。这是我最大的变化,你有变化没有?他说没有,那个数据又变了。

第三个心态开放。开放的心态真得非常重要,你要接受一切的变化。我跟我的同事讲说,工作是一种修行,你在工作岗位接受一切的变化,你的修行不得了。我跟他讲“人生是旅行,工作是修行”。你不要把人生搞的苦苦的,很多人讲人生是修行,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人生不是修行,人生是旅行,走到哪里都是风光,走到哪里都是美好,但是工作是修行,必须严格管理自己,工作就得开放,要接受一切的东西。甚至在今天的文化里面,很重要接受失败。中国人文化里面,不太包容错误,不太包容失败,我今天告诉你,创新必须要包容失败,必须接受失败,不断的迭代不断的更新。

最后,要相信。除了这些还要相信,你要很笃定,你要相信你的上司,相信你的团队,相信你的目标,我觉得中国整个社会这一点上太多了,我们什么都不信。看微信里面传播不信的东西传的很快,传播信的东西没有人信,这是非常可怕。没有这种确信的能力,你也不可能有变化,也不可能有创新,这是管理者的定力四种心态。

 

当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


最后,我讲一个小小的案例结束演讲。

我在新希望六和工作了三年。在这三年当中我对这个企业做了完整的调整,我给自己就花三年,我给董事长讲说只当三年的联席董事长兼CEO,我主要的工作是教学,三年一定离开。但是三年当中我给你调到位,我整个企业的模型全要改。我之前饲料企业的时候,人员是农校毕业的。2013年时,30%的员工是农校毕业,其他的给我招。他说,陈老师招不到的,只有农校的学生才来这里,其他的学校招不到,他们也没有兴趣,我们连技校都进不去,因为他们对我们都不感兴趣。那我们就想个办法做件事情,叫学生创意大赛,我们联合70所学校一起赛,一等奖金发放20万奖金,相信就有学生参加了,结果就真参加了。我们叫“大学生创意大赛暨招聘会”,结果就进去了。2013年我们进了非农学校70%,北大、清华全进。最后决赛的时候我自己参加,9个队伍进来非常好玩,你该发奖还得发,我主要发钱去了。他们说:“你招来没用,陈老师,流失率很高,他们不喜欢这种企业。”北大那一场,有学生问:“陈老师你讲的这些都很好,能告诉我起薪是多少?”我说:“这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就不来了,但是你一定来,来了以后你就会发现,你不后悔。”所以我又给人力资源部提了第二个意见。把他招来之后给他谈一场恋爱轰轰烈烈,谈到最后他不想走,学生两年不走,基本上就留下了。中国两年内的新员工离职率高达67%,所以你只要让他两年内不走,基本上不走,再走就是五年了,五年的时候流失率非常大。我做了非常大的调整,这种调整一个是经营不确定性,一个是结构不确定性,整体来讲,这个企业被调过来了。会把自己已有的成绩都归零,才能腾出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新东西,如此才能使自己不断的超越自己。

之所以讨论创新,很重要是面对不确定性面对今天所看到的变化。你也要相信所有的变化都是机会,只要愿意去拥抱它,我相信没有问题,谢谢大家!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