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智能化产业革命与中国经济新发展
首页 > 资讯 > 智能化产业革命与中国经济新发展 > 正文
智能化产业革命与中国经济新发展
时间: 2021-12-01 22:04:55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136

中国经济经历了近4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连续跨越了贫困陷阱,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的水平。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中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学界的共识是,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发展,就要由以往的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便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呢?

 

药方就是创新:把经济发展由更多地依靠土地、劳动力等基础要素的投入,转移到依靠创新上来。然而,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在这个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后发国家必然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在与发达国家的创新竞争中,后发国家如何才能从追赶到超越,实现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呢?


历史经验表明,“范式变迁”会带来后发国家兴起的机会。

何为范式变迁

 

物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电子跃迁,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处于不同的能级轨道上,处于低能级轨道的电子,吸收足够的能量,就能够跃迁到新的高能级轨道上。类似地,经济发展中,每当遇到产业革命的时候,也会面临不同的范式轨道的转换,也可以称之为“技术—经济范式的变迁”。

 

所谓“技术—经济范式的变迁”,是指在若干通用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后,相互关联的“技术族群”出现大规模创新,形成相互关联的市场、产品、工艺、技术、组织和管理创新的组合,开辟若干不同寻常的投资和盈利市场。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们在技术路线、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以及管理上开展一系列创新。这些创新彼此影响、反馈循环、持续演进,向社会的各个产业渗透,并最终改变产业形态、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体系,其影响进一步扩展到经济的方方面面,并最终改变社会—制度结构,导致新的产业革命。

 

在人类产业发展历史上,此前由范式变迁引发的产业革命有三次:机械化革命、电气化革命和信息化革命。每一次产业革命引发范式转移时,都给后发国家提供了机会。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的英国,第二次产业革命时的美国,第三次产业革命时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都是借助新产业革命的机会,向新产业范式转型,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跃迁。

 

智能化革命来袭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全球初露端倪。这是一场基于智能化的产业革命,以巨大的需求规模做支撑,足够多样化的产业网络节点为基础,生产设施在社会中网状分布,产能被多个商业主体共享,从而既能大规模生产、又能按需定制。最终将形成一个全新的、用新型互联网技术连接的、辐射全球的产业网络,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社会形成智能化生产、个性化消费的新范式。

 

技术内嵌于已有的社会结构之中,并且通过企业家的创新,创造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催生一系列新产品、新行业。这些新产品新行业的诞生,必然会促使社会组织、冲突协调等产业和社会治理机制随之改进,从而根本上推动人类进入智能化社会。

 

所有国家和经济体,无论转型早晚、快慢,最终都将卷入这场产业范式变迁的大潮流中,而这次产业革命,也为后发经济体提供了一个从追赶跃迁至领先行列的机会窗口。

 

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起点

 

在经济转轨的当下,我们能否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我们认为,中国抓住智能化产业转型的机遇,有这样几个有利条件。

 

首先,在这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的时候,中国刚刚完成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型。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比较均衡,还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体系。与其它国家相比,我们的产业结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这意味着几乎所有领域的技术创新,都可以形成与中国制造能力的连接。

 

其次,在产业转型之前,中国已经完成了科技起飞。中国的研发强度在2000年首次超过1%,到2013年就超过2%。2018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19%,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研发投入国。如今,中国是全球研发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专利和科技论文产出在全球名列前茅,尽管质量和人均水平还有待提高,但这无疑是中国产业中所蕴涵的巨大的创新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发挥出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应用和市场,就能极大地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

 

第三,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具有规模巨大、同时差异巨大的市场需求。产业革命虽然发端于技术,但技术落地却离不开具体的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产业革命发生时,相对于原有的社会结构来讲,技术都是过剩的,市场需求因而成为稀缺资源。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产业革命发生时,创新要素往往是围绕需求活跃区域聚集的。中国市场上这种巨大而多样化的需求,将提供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让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升级路径都可以得到探索、试验。

 

最后,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络,基本完成了消费端的数据化迁移。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积累了庞大的数字技术使用人群,有用新的信息技术对产业进行改造的经验,以及行之有效的产业创新系统。把这个系统与中国多样化的产业结构相结合,使新的智能化技术由消费端向产业端迁移,完成对供给端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将助推产业范式变迁的实现。 

 

“技术—经济范式迁移”是后发经济体从追赶跃迁至领先行列的机会窗口,当前正在发生的这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革命,正是中国实现经济新跃迁的历史性机遇。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