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还想冲一冲
过去六年,我都在银行做IT。单调的工作不免令人烦躁,而我也愈加期待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我希望拥有更加深邃的思想,应该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决定考研。我坚信我会遇见良师益友,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平台。
曾经接受过前辈的教导,他对我说研究生不是必须的,科技这方面,可以先工作再决定是否深造,以及深造的方向。所以我在自己的人生短期目标中,定了30岁之前读在职研究生的目标!
考研方向的选择以及择校问题
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对比了一下当下主流的三类在职研究生类型:
MBA : 工商管理硕士,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主要是面向企业的综合管理岗位设置的研究生专业,旨在培养商业领袖,解决的是企业中的经营管理问题。
MEM :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注重向学生提供对核心管理领域知识的理解能力。 主要培养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是产业化的领袖,解决的是工程中的管理问题。
MPA :公共管理学硕士,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人群报考较多,但也包括企业各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符合报名条件的人群。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工作年限不算太长,在银行做IT的人来说,MEM是最合适的。
身处北京,我的备选方案里面只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要读就读最好的)
我是工科院校出来的,对北大更加向往,于是选择了北大软微。
另外,需要注意一下,北大的MEM是北大工学院MEM和北大软微MEM一起招生的,而工学院偏重于工业制造。
备考方略
备考主要有2件事情:
一、关注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北大软微官网的通知
一般来说,北京大学会在每年5月份发布招生说明,要求注册账号、准备材料以及提前面试。
注册账号主要用于提交在线资料。
准备材料就是按要求准备毕业证、学位证、四六级证书、在校期间成绩单、获奖证书以及推荐信等,需要扫描成电子文档上传到北大提供的一个网站上面。另外,还需要准备自述短文、工作背景之类的文字材料。
提前面试共有2轮。第一轮是群面,共有5个左右老师监考,5位学生讨论一个话题,一般来说,需要讨论的话题不难,主要在于思路清晰。(建议自己带笔和本子)第二轮是个面,需要着重准备一下英语自我介绍,熟悉一下自己提交的材料。个面首先是英文面试,老师用英语问了我3个问题,一个是英文自我介绍,一个是为什么选择北大软微MEM,一个是什么是金融科技。之后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老师会根据个人前期提供的材料随机提问,难度不大。
按部就班学习管理类知识
管理类的知识主要是管理类联考涉及的两个科目:综合和英语二,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写作。对于这两门考试,我是全程自己准备,没有考虑培训班。对于综合,我认为难点主要在于逻辑和写作,练习逻辑的方式是做真题,熟悉题目类型,练习写作的方式在于背模板,在参考模板写作的同时控制时间,而数学则可以在做真题的过程中练习了。从计划考试,到考试前,我每一门考试大约刷了5份历年真题,在做题目的时候选择安静的环境,计时考试。对于做错的题目仔细解读,背一些作文模板。最终考试英语60+,综合140+,总分210左右。
通过考试之后,有一个自主命题的政治考试,考试成绩会计入总分。所以政治也需要好好准备的。
特别注意:北大MEM,即使过了国家线,也可能被刷。
2020年MEM联考分数线:国家A线是175/44/88
而拟录取的最后一名同学总分是联考总分198,政治考试是72分。
录取前的准备
录取前有2件事需要完成:个人自述和政审。个人自述比较简单,按要求写好,打印签字,邮件寄到学校就行。政审函难在盖章,因为政审需涵盖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时间,对于换过工作,档案不在工作单位的同学,建议联系老师确认需要的章后,再联系相关单位是否可以盖章。剩下的就是等录取通知书,交学费。
考研的旅途中总会有风吹雨打,但希望大家能够历尽艰辛仍然永不言弃,最后成功上岸,拥有更加璀璨的人生。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