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MBA好考吗?
在职MBA好考吗?
时间: 2025-09-11 16:25:20
来源:
浏览量: 43
不难考,虽然现在考研依旧非常内卷,但是整体的报考人数已经下来了,选择MBA的人数也少了,虽然MBA有着毕业年限的要求,但是很多人还是热衷于上岸,所以MBA在考研专业中分数线相对较低,在职MBA还算好考。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也不意外,毕竟想要获得应届生的人已经去考全日制MBA了,留下在职MBA的竞争人数自然少了,学校只要保持在职MBA的总人数不变,那么上岸的概率就是有所提升的。这两年考过的同学正在职业发展的快速阶段,都比较忙。让我这个老MBAer说说当年我是怎么考上清华MBA的吧。一、提前面试的准备过程。提前面试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2011年,我于7月提交的申请材料,也可能是8月,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次月去参加面试。9月左右的某天晚上10:30收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方的面试通过信息。从提交材料到面试,其实没抱什么希望一定会通过面试。因为考清华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芸芸众多考生中的一只小虾米,一粒尘埃,微不足道。去面试的时候,倒是很放松。因为所有材料都是真实的,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官的质疑。重点说一下当时我其实并不是很想上清华,是“陪考”,听起来真的有点戏剧化。所以,我不仅相信努力,相信方法论,我也相信缘分。起初,我是想考农业大学或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因为考虑到都是985,性价比比较高。这是之前的认知,因为视野有限,所以并不了解商学院MBA的备考方向是要考更好的学校。更不知道MBA的学费和时间投入是给自己未来发展到投资,在当时的我眼里只看到了读MBA可以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也可以学点东西。其他,我是看不到的,也没有人能告诉我读名校MBA能带来什么。恰好有一位关系不错的朋友要考清华,因为她平时对我有所帮助,所以当她提出要我陪考的时候,我马上便很仗义的同意了。她说,要考就考清华,清华是中国最好的MBA院校。我说我就想考个农大或者北航。现在回想起来,这事还是蛮打脸的----目光狭隘啊。于是,便开始准备申请材料,中间又发现需要各种证明文件,一通准备后,居然获得了面试资格。没抱面试通过的希望去参加面试,面试却轻轻松松过了。可能取决于我的硬实力还很不错,再加上的确有很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思维也比较有拓展性。毕竟当时已经做过多年的中高层。二、笔试的准备。我也是边工作边学习。以前还能上线下课,后来发现培训机构老师讲得实在太慢太慢太慢。很浪费时间。我大概上了几个周末后,就自己看书、复习了。正式开始发力是从9月中下旬,也就是我通过清华MBA面试并获得预录取资格后。我从九月开始大概每天晚上10:00左右下班回家,然后就开始学,到将近12:00睡觉。周末的时候,基本上全天都在学习,除非有一些特别的商业活动。从12月开始做真题和测试题,但是我做题做得有点晚。从11月初或者是10月中旬开始刷题会比较合适。这个也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基础特别好,年龄年轻的这些同学可以从11月底或12月初开始刷题;基础比较薄弱,很多知识点都忘了的同学,要尽早复习,尽早开始刷题。强调一下刷题是非常重要的!刷题的前提条件是你先把基础的知识都复习了一遍到两遍。答题的策略也是重要的。在笔试当中很多同学考试分数不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答题策略的问题造成的。全国管理类研究生的考试,也就是MBA联考。题量是非常大的,主要包括几个部分:数学、逻辑、中文写作和英语。很多同学在考试过程当中,对于有些题目看起来会,但是要花很长时间的题就不舍得错过去,一定要把它解出来。而这种“执着”的精神就不应该用在笔试考试当中。因为时间太有限了,我们要做的策略是你如何能够在规定的考试时间范围内尽可能地取得最大的分数!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考试之前通过模拟测试,或者是真题的测试,有效地计算出自己在单位时间内的答题的分数,搞清楚各个科目不同的知识点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这些情况来组合,或者最终确定出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我当年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毕业多年了,即便数学学得非常得好,基本上都是满分,但是很多知识点也都忘掉了,又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复习,所以数学这个科目我从最初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划定了一个比较低的分数。核心的分数我就放到了中文写作上,但是没有想到在复习的过程当中,才发现原来逻辑是可以提高分数很快的一个科目。所以逻辑和中文写作就最终被我放到了答题策略当中核心的位置上。数学,我只给自己留了40分钟的时间答题。剩下的两个小时20分钟用来做中文写作和逻辑。你一定有一些题不会或者一眼看上去要费很长时间才能解出来。这种题我一般就建议同学们先放弃、先随便写一个答案上去,有时间的话再回过头来做。把更有效的时间放在有把握、并且在最好2分钟左右,就能够解出来了的题目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非常重要!三、划重点!1、确定好备考院校是最重要的第一步!!!2、把申请材料和面试放在重要的第二步来准备!!!四、关于考哪所学校比较合适,考MBA还是EMBA,怎么规划的问题可以私信我。我不能及时回复。但是看到一定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