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管理学联考(MBA MPAcc MPA)如何备考?
首页 > 资讯 > 管理学联考(MBA MPAcc MPA)如何备考?> 正文
管理学联考(MBA MPAcc MPA)如何备考?
时间: 2025-05-14 08:44:05
来源:
浏览量: 66
接下来重点说说题主提到的这三个专业:MBA、MPACC、MPA。

首先,这三个专业是管理类专业中报考人数相对较多的,对比起来,MPACC更像“普研”,大部分同学都是采取笔试+复试的考研流程,而且笔试分数线是管理类专业里面最高的,300分总分,普遍要求220+。所以对于备考MPACC的人来说,笔试备考是重中之重。

而对于MPA来说,笔试分数线比MPACC略低,由于它的目标报考人群一般是体制内工作党及公共管理专业的同学,所以非全MPA报考的人数相对比全日制更多,会有部分院校设置提前面试环节锁定人才,总的来说,笔试和面试并重。

最后说说MBA。由于MBA和考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有60%及以上的院校都采用提前面试,也就是预审的方式先确定候选人,等候选人笔试通过后再录取,所以对于考MBA的尤其是非全MBA的同学,提前面试的准备要比笔试准备更重要,因为MBA的笔试线相对还是低一些的。

因此,报考管理类专业的同学还是要多了解一些考情,针对化的备考,不要蒙头直接开始学笔试,错过了备考上的其他关键节点。
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这些专业比较共性的备考问题:管理类联考笔试该怎么备考?

管理类联考,总共分为两个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其中管理类综合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管综,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三个部分。

难度方面,数学考察初等数学,逻辑也考察的是相对较为初级的逻辑题目,写作则是要求考生根据所给题目,论证题干或自己提出的观点。

而英语二的考试难度也要远低于英语一,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到六级之间的水平。

这么看来,管理类联考的难度的确不高。

可是随着报考管理类专业硕士的考生越来越多,这个本来难度不高的考试也被迫“卷”了起来。

首先题型越来越新,出题方式越来越灵活,大纲中的知识点也不再以单一知识点的方式进行考察,而是经常出现一道题目中有多个知识点混合考察的情况。

在逻辑方面,难度较大的综合推理题目数量增加,同时题干字数大幅增加,导致逻辑题的阅读量和难度都相应上浮。

英语二的大纲也首次提出阅读的出题方式将更加辩证,出题越来越靠近英语一。

这几点在今年的管综题目中也得到了验证,在综合分析了历年真题之后我们发现,面对变化越来越多的联考题目,基础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如22年被诟病难度高打击大的数学,实际上有很多容易得分的基础题目,而英语阅读中出现较多的长难句问题,也可以通过标志性单词的辨析轻松解决。

联考开始强调基础淡化技巧,而打好基础的最佳方式就是早早开始准备,进行数学和逻辑知识点的学习以及英语单词的背诵。

一、两个备考思路

具体到如何准备的问题,制定计划肯定是最重要的,这里给大家提供两个准备思路。

1.系统复习思路

系统性的复习思路是最常见的一种,在我们过往的学习过程中应用也比较多。

这种复习思路适合想要从头开始,基础比较弱的同学。

系统性准备的思路就是从初级到进阶,最后通过真题来巩固这样一个步骤。

第一阶段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初步了解考点和重点。在这个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将基础打牢。

第二阶段是强化阶段。要开始全面复习和强化基础知识点和具体的解题技巧,目的在于能够突破重点和难点。

最后就是通过真题进行巩固。这个阶段主要就是一遍一遍刷真题,但不是简单地重复劳动,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将自己的薄弱点和真题中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总结出来,对自己查漏补缺,对真题做到心里有谱。

2.模块学习思路

模块化是现在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到企业内部职能结构大到像潮流能发电这样的大型项目,都在使用模块化这个概念处理问题。

有的同学笔试能力可能不是整体比较弱,而是个别知识点比较弱或者个别科目。

如果是这样,那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加高效。

可以将具体科目的不同章节进行总结,或者以一种知识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个别知识点的 复习。

不过采取这样复习方式的同学,首先要对自己进行一个自测,找出自己哪方面比较弱,然后再开始复习,切记不要通过主观判断自己到底哪个方面比较弱,然后就开始复习,从而导致以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到头来没有学好,影响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