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面试课程
面试招生简章
重点院校简章
面试咨询会
清北人申请
笔试课程
笔试招生简章
笔试说明会
导学班开班
院校库
北大光华MBA
上海高金MBA
清华经管MBA
北大汇丰MBA
上交安泰MBA
长江MBA
高金EMBA
中国政法MBA
付费专栏
APP
网络课堂
资讯
院校资讯
资料下载
走进博雅汇
400-0060-985
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第一次接触客户,合理的目标是什么?
首页
面试课程
面试招生简章
重点院校简章
面试咨询会
清北人申请
笔试课程
笔试招生简章
笔试说明会
导学班开班
院校库
北大光华MBA
上海高金MBA
清华经管MBA
北大汇丰MBA
上交安泰MBA
长江MBA
高金EMBA
中国政法MBA
付费专栏
APP
网络课堂
资讯
院校资讯
资料下载
走进博雅汇
400-0060-985
首页 >
资讯
> 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第一次接触客户,合理的目标是什么?> 正文
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第一次接触客户,合理的目标是什么?
时间: 2025-04-12 18:32:02
来源:
浏览量: 20
很多人都把目标定成了加上微信、报个价、介绍个产品,交换名片。这就不对了。因为加微信这个动作,并不会推进你们之间的关系。
你想啊,如果你们面对面都无法拉近关系,打完这次交道回到线上,怎么可能让关系推向成交呢?
晓燕老师说,第一次接触客户,正确的目标其实是,愉快地聊15分钟。
为什么是15分钟呢?因为有专家研究过,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只要聊天时间超过15分钟,双方之间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聊得太短,你的聊天就是无效的。对方转脸就把你忘了。聊得更长一些呢?咱这不是很难做到嘛。
好,聊15分钟这个目标定下来了,很清晰。那怎么撑到15分钟呢?
在任何一个活动中,你摁住一个陌生人,上来就聊15分钟,好像都是一个很奢侈的要求,很难实现。
怎么办?晓燕老师说,简单,我们就把15分钟拆成3次沟通,每次5分钟。
第一次,介绍清楚自己,让对方对自己留下印象。
第二次,关于对方擅长的领域,也就是对方的舒适区,请教对方几个问题,让对方对你输出。
第三次,谈谈你可能能为对方做的事情,提供一些利益给对方。
你看,这么一拆,立刻清晰了。如果今天有一场活动,活动中有3个我想认识的潜在客户,那么我至少需要进行9场1对1沟通,每场只有5分钟,是不是就可以提前准备话题、可以准备材料、可以提前彩排演练了?
任何一个人,只要肯提前下功夫,就能完成任务。这就是乘法思维,打组合拳。
这是不是就比举着手机加一晚上微信,沟通效率要高多了?
当然了,这不是说不让你加微信,而是加微信不是目标,推进关系才是目标。只有围绕目标设计的行动,才是有效的沟通行动。
【问题二】怎么协调工作
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职场关系,很多时候比客户关系更难拿捏分寸,因为它比客户关系更敏感。
晓燕老师说,职场关系特别常见的一个误区是:谈事的时候,都说好好好,没问题,等到做事的时候,才发现一堆问题。摊开来一说,大家都一肚子委屈,觉得你为什么不早说?是不是在给我制造障碍、制造麻烦?
这样的职场沟通,就很容易造成误会。
晓燕老师的解决方案,还是乘法思维。不做零散的,点状的,平均发力的沟通,而要打组合拳,让每一次沟通产生的效果彼此放大。
晓燕老师说,和同事之间相处,她有一个“三明治法”。
三明治的第一层,日常交往要密切。跟自己密切配合的同事,要在工作对接之外保持交流。最起码应该保证每个月都和这几个同事一起吃过饭,咱们得有交情。
三明治的第二层,是推进工作要坚决。就是关键时刻不要不好意思开口。
她一直坚持一个做法:在每一次和同事沟通工作之前,提前按照结构准备沟通计划。
这次沟通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的观点是什么?
这件事里,彼此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对方是否认可他的职责?
如果对方大概率不接受他被安排的职责,我给对方准备的备选方案是什么?能否准备3个备选方案?
兜里揣着3个以上的方案,再难协调的问题都能被推动。不管怎么样,我都能向目标推进一点。
到这里还没完,三明治还有第三层,那就是事情本身已经结束了,你要记得为了关系再做一次沟通。
你可以选择公开感谢,也可以选择送小礼物,都可以。重点是,要单独花时间给你们之间的关系升温。
晓燕老师说,她看过非常多的人,就是吃了目标不清晰的亏。该沟通事情的时候,脑子里想着关系,生怕得罪人。等到该促进关系的时候,又不乐意启动,导致和别人的关系总是欠费。长时间这样下去,找别人帮忙越来越难,生生地被职场人际关系拖了后腿。
【问题三】怎么管理一对多的关系
到这里,我们讲了客户关系,还有职场关系的管理,但都是点对点,一对一的关系管理。其实还有一种挑战,就是一对多的关系管理。
团队氛围不够好,怎么办?一个下属消极怠工,就会影响其他人工作状态下滑,团队士气下滑,怎么办?这是团队内部的一对多,还有面对客户的一对多沟通。
晓燕老师说,她刚加入长江商学院的时候,学院的宣传工作分为很多动作:线下活动、线上微信公众号运营、线上直播活动等等。就以微信公众号来说,当时是专门请了一个团队来运营,每天发布不同的知识内容。效果肯定不坏,但也说不上多好。
晓燕老师就研究,她说不需要这么多人来做这么多内容,只做一个内容就够了:分享校友故事。不追求点击量,就是把校友故事这个思路打透,做到穿透的效果。
上一篇:同等学力考生可以考MBA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_博雅汇MBA
下一篇:当下环境读MBA合适吗?
热门文章
太低效了,这样真的能复习完MBA...
【收藏版】2021MBA《英语二...
MBA备考你以为已经够努力了?学...
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F...
联系我们
姓名:
电话:
点击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