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MBA笔试经验分享: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赢得比赛!
首页 > 资讯 > MBA笔试经验分享: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赢得比赛!> 正文
MBA笔试经验分享: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赢得比赛!
时间: 2025-01-05 09:31:35
来源:
浏览量: 132
近几年,从教育部公布的MBA数据来看,报考MBA的人数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20年更是有超过22万人挤破头想拿下MBA学位,然而最终被录取的考生不足4万.....

那么现在开始备考还来不来得及呢?

一般来说,提前一年准备笔试的相应复习是比较正常和比较稳妥的。

很多毕业很久或者学习时间很难把握、自学成功率不高的人报了专业的培训机构,定时定点上课,有专门的老师理顺每门考试的知识点,并且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比自学肯定要轻松一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报班。

一、管理综合能力部分

管理综合能力部分最开始我只复习数学,把书从头到尾大概过了一遍,所有的考点都是高中数学学过的,毕业六七年,隐约对有些定理、公式有点印象,大多还是淡忘了。

第一遍,我把所有的公式和重要定理都记在小笔记本上,笔记本大概手掌大小,为了便于上下班路上翻看记忆。然后,做了一次近十年的数学真题。

第二遍,以笔记本为主,重点记忆上面的知识点,将第一次做的真题上的错题标记起来,重点攻破。对比每年真题,出题概率最大的知识点、题型有哪些,重点关注。

第三遍,重新买了一套数学真题,为了卡时间。数学25道题,正常完成时间不能超过70分钟,最好控制在6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每道题2分钟时间必须解出答案。能在规定时间拿到高分,不容易。练习中,我基本都会超时,一般都在80-90分钟。

逻辑,我11月才开始复习。五百多页的书看了大概二三十页,做了些真题。关于逻辑,我觉得,书上的各种知识点的书面名称,让人感觉陌生又高深,倒觉得研究真题,从真题中倒推出知识点来理解会更加有效率。

写作,我准备得更晚了。十二月才开始的,四百多页的书,大概翻了十几页,因为不知道论证有效性分析是个啥?该怎么下笔?所以重点看了几篇,了解大概的写作框架和语术,以及记下指出逻辑上有问题的专业词汇。大作文呢,也看了几篇,主要是重温下议论文的写作方式和一些论证例子。

考试那天,后面时间超级紧张,两篇作文看了下题目赶紧下笔,不敢慢半分。

总归来说,大作文重点是从题目中找准说的点,只要点找准了,作文时再从国家社会谈到个人,加几个熟知的论证,就应该没什么问题。想拿高分,那就得看自己写作文采了。

有人问,答题的顺序该怎么排?

我在考试前,看了网上总结的答题原则:

1、数学和逻辑,哪个得心应手先做哪个;

2、逻辑和有效性分析尽量挨着做,因为两者考查内容一致;

3、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尽量不要挨着一起做,容易写得手疼。

一般来说,管综的答题顺序有两种:

数学-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论说文

逻辑-论证有效性分析-数学-论说文

以上是网上一些培训机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可行性。当然,每个人的作答方式不一样,只要自己适应就好。比如我,连写两篇作文我并不会觉得手疼,所以就按试卷的顺序作答了。

二、英语部分

英语大概是四六级的难度,我是和数学同步复习的,8月底开始,每天背英语单词,说真的,感觉也没记住几个。因为工作和英语有关,所以底子还不算太差。同样的,英语也做了三遍近十年的真题。

这里重点说说写作吧,我从11月开始,每天背一篇英语作文,经常今天背好了,明天忘了七八成,所以不得不不断重复。其次,经常用到的句型记在上文提到的记数学的那个笔记本上,没事翻开看看。

从分值上来看,阅读理解和作文总共70分,是重中之重。完形、新题型、翻译各10分,是非重点。如果啃下阅读和作文,英语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题目安心去做,很可能拿高分。据说完形得分率很低,一般在5分左右,所以放在最后做。

个人认为,不管是管综还是英语,研究真题、反复做真题非常非常重要。另外,为了保持比较好的做题的感觉,数学和英语须每天练习呢。

备考四个月,我的复习99%是在工作时间,因为下班后比上班时还忙,挺感激上家公司老大。剩下的1%就是在儿子睡觉之后,自己洗漱完,大概十点半到十一点半的这一小时。

突然间想起很多年前看的动画片《灌篮高手》。动画片101集在湘北出赛的位置截止了,可是原作里的湘北在全国大赛的第三轮就被淘汰了……虽然他们一直喊着“全国争霸”……

有人问井上雄彦,为什么不让湘北实现全国争霸的梦想?

井上雄彦回答:如果他们赢到最后,那个是童话。只有他们失败了,才叫真正的励志。

有人问如果奋斗一生,也到不了别人的起点,终将过着平凡的生活,那奋斗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回答:

所有的努力,赢得的不是比赛,

而是尊重……

可是,现实里,我告诉你,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赢得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