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管理类联考中文写作备考三大误区,一定要注意啦
首页 > 资讯 > 管理类联考中文写作备考三大误区,一定要注意啦> 正文
管理类联考中文写作备考三大误区,一定要注意啦
时间: 2025-01-04 11:27:19
来源:
浏览量: 129
误区一:语文的惯性思维

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我们都在学习语文,也都在写作文。既然都写了这么多年的作文,而且大部分考生的语文写作水平都没有很低,高中的作文分数基本也都还不错。那么可能对于作文就没有必要太担心,实在不行,就买一本作文素材大全,背一背事例,最后问题应该不大。

在这里要告诉大家,联考作文与高中作文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再用高中作文的学习方法来书写联考作文,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因此考生需要转变备考思维,着重以联考作文的考查能力要求方面,去训练自己的写作思维。

误区二:套用模板

有的同学认为后期套用文章模板,背一些主题文章,最后套用上去就可以了。市面上也有老师最后让考生背三十多篇文章,然后考场上套用较为贴切的话题来完成文章。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考生获得高分。

首先是阅卷老师都具有常年的阅卷经验,对于套作的文章,是较为容易看出来的,一旦被认定为套作,得分就会非常低。其次是套作的文章与材料主题贴合度不高,这会导致文章的书写内容与材料偏离较多,最后得分不高。

因此,考生们一定不要套作,不能偷懒,一定要踏踏实实地积累知识,训练思维,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佳策略。

误区三:写作难以提高

有的同学写了几篇文章后,觉得一点提高都没有,因此觉得中文写作写不写都差不多、写得多和写得少差不多、早点写与晚点写差不多。甚至导致了一些学生放弃书写,背诵文章、套用模板来应对考试。

考生们要明白,中文写作不能等到最后的阶段采取复习,而是越早越好。为了更为科学的为考生的备考做出指导,笔者将全年的备考规划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并且对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基础阶段:6月之前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中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方法,这主要是通过看书和听课来完成。不然的话,考生连大纲的要求都不知道,所做的训练就可能偏离方向,成为无用功。

在看书和听课之外,考生还需做一些扩展性阅读。

①阅读书籍。同学们可以阅读一些对中文写作思维养成有帮助的书

②阅读评论性文章。人民日报APP中的“锐评”这一栏,里面发表的文章都是对一些现象做出的评论性文章,这些文章都较为符合我们考试的写作思路,因此考生每天最好都去看一下。当然,不是每篇文章都需要去看,可以重点关注与我们的考试方向相关的问题,这个阶段每天学习中文写作的时间为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二)强化阶段:7—8月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论证有效性分析与论说文的写作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题来进行巩固训练。考生一定要对知识点细化,掌握每个知识点所要求掌握的内容。

(三)真题阶段:9—10月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写真题和修改真题。在掌握了两篇文章的写作方法之后,就要开始写真题了。

论证有效性分析最好是把所有真题都写一遍,特别是2010年之后的真题,写完之后还需修改,至少修改两遍。论说文最好把2008年之后的真题都写一遍,至少修改两遍,而之前的真题,选择符合现在出题思路的题目来书写并修改。

(四)模考总结阶段:11月

这个阶段的任务有两个:模考作文书写和真题总结。

在进行模考前,可以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对真题进行总结。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总结近十年的重点考察的漏洞以及分析思路。论说文要总结考查方向以及书写方法,并在模拟题和真题中运用。

模考阶段就是模拟考场氛围,训练考场快速写作能力,训练掌握的写作方法的迁移能力。

二者结合起来是这个阶段最为关键的因素,通过总结知识点和方法,并运用到模拟考试中的题目中去。而通过考试查漏补缺,然后回归真题,再次训练自己相关方面的思维水平和相关考点。也就是“总结—训练—总结—训练”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五)冲刺阶段:12月—考试

把前面书写的真题再拿出来回顾回顾,看看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当我们这样写真题、总结真题、回顾真题的进行了对真题的三轮分析后,对真题的理解就会加深。这个阶段再将真题常考的一些理论性的内容在复习复习,熟记一些常用的论证话语,那么最后在考场上写出一篇较好的文章就不成问题了。

这个月还可以找出几篇质量较高一点的模拟题,把学到的东西再通过模拟题练习练习,使自己的写作思路能一直保持在较为清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