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备考经验分享:考优or考过
首页 >
资讯 > MBA备考经验分享:考优or考过>
正文
MBA备考经验分享:考优or考过
时间: 2024-12-08 18:56:33
来源:
浏览量: 201
得想清楚甭管你此刻是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还是嘴唇颤抖。捏着指头算,排开工作剩下的有效学习时间,只剩下不到十天了!我也是今年考研大军的一员,大考当前,如临大敌,咱们先平复平复心情。上周末我去参加了清华预录取班同学组织的第二次模考。主要模拟了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大家都挺认真的,氛围也挺不错。我和几位同学聊了聊,总结沉淀了自己的备考心得,想在这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考优or考过,得想清楚我报考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MBA项目。MBA考试,要先提交申请材料,再参加学校面试,都通过了才能参加全国联考。所以在9月初刚得到面试通过消息的时候,我对联考的信心还是很足的,一方面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一方面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北大都上了,联考又岂能难得倒我。以至于那会甚至想要冲击奖学金,给自己订的目标分高达260,现在觉得脸有点疼。随着几轮真题测试下来,才发现现实和预期总是相去甚远,实际能用来学习的时间总是不够。工作占用了大量的精力,每日回家后人也实在疲惫,考纲里需要吃透的东西那么多,单词软件打开需要背的词汇与日俱增并且来来回回记不牢,这才发觉道阻且长,免不了自我怀疑。到了考前一个多月,是我压力最最大的时候。工作繁重,心理状态也没调整好,处在既觉得10月、11月没能好好复习,又预感12月份复习压力极其大的情绪里,和很多大考将临的朋友一样,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厌学的心态。而当我意识到给自己的压力过大了的时候,它其实已经早已深深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原本计划今年要精进的滑雪,结果现在为止一次都没去;周末有时候去开卡丁车的爱好,也从每个月三次的频率降到了一次;去健身房的频率也从一周两三次调整到了三周一次;甚至和家人的关系也到达了这一年的最低谷。复习侵占了我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各种压力汇聚到肩头,心情自然是不快乐的。后来为了开解自己,也为了舒缓心情,我换了个角度想问题。来读MBA,其实花费了巨大的成本,这成本不仅是两年近四十万的学费,更是将要投入的大量时间。而现在,花费的复习时间越多,其实也在变相提高学习成本,在通过的基础上,每多考一分,可能要多付出十分的努力。多考几十分,非但生活没有了,很可能还会耽误更多事情,这么想来,“考优”的性价比远远小于“考过”,实在不划算。于是我很快调整了自我预期,既然求过,那多一分浪费,少一分要命,必须把分数稳定到一个安全的界限里。尽管每年国家线多少有些浮动,但幅度不过上下五分,参考去年175的国家线,今年的分数线大概率在170-180之间浮动。而我的分数,只要保证在190以上,基本可以稳定通过。生活还要继续,工作不能停止,每个周末,我还是会留一天专门做真题、背背范文。至此,我把目标从“考优”转化成了“考过”,为的是还自己以生活,不做考试的奴隶。另一方面,放下追求高分的执念,能让我在紧张的工作生活里找到自己的节奏,于我而言,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