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EMBA全球排名揭晓 交大安泰继续领衔中文项目整体上扬
首页 > 资讯 > EMBA全球排名揭晓 交大安泰继续领衔中文项目整体上扬 > 正文
EMBA全球排名揭晓 交大安泰继续领衔中文项目整体上扬
时间: 2024-04-06 18:14:40
来源:
浏览量: 306
2014年10月20日上午7点(北京时间),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以下简称FT)发布2014年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单。相比去年,以交大安泰为首的3家中国本土商学院的中文EMBA项目本次排名均稳中有升,而其他中外合作项目则有升有降。这一现象既打破了该榜单长期被欧美知名商学院垄断的局面,更突显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本土商学院正在逐渐缩短与国际知名商学院的差距。

2014年10月20日上午9点30分,交大安泰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交大徐汇校区中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学院领导、教授与校友代表以及3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参与了本次发布会。本次榜单中,交大安泰EMBA位列全球排名第17位(去年32位),蝉联本土中文EMBA项目之首,继续领衔中文项目整体上扬。复旦大学上升6位,排在第32位,中国人民大学上升18位,排在第43位。

“我们很高兴看到此次排名中,以交大安泰为首的本土中文EMBA项目呈整体上扬态势,这预示着中国商学院正在全面提升,稳步缩小与国际商学院的差距。假以时日,我相信会有更多中国的本土中文项目入围。交大安泰更愿意以己之力,为引领中国商学院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多努力与贡献。”周林院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FT自2001年起每年一次推出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在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学院的多样性及其提供的国际经历、学院的学术成果和研究能力三大方面综合评价各商学院及其EMBA项目,其严苛的甄选标准确立了榜单在商学院教育领域内的权威性。每年公布的全球百强排名,不仅对业界人士分析商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有着风向标的意义,也对学生挑选商学院起到了指导作用。

事实上,中国的EMBA教育起步于国际合作项目,而本土中文EMBA项目直至2002年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才开始蓬勃发展,由最初的30家院校发展至如今的62所体制内商学院。历经十余年发展,中国本土商学教育在学习国际顶级商学院最佳实践的同时,亦苦练内功,着重打造更适合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特色教育模式,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大陆各商学院积极参与国际排名。今年,交大安泰再度参评,排名结果比去年提升15位,多项指标稳步提升,一些关键性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指标的领先一方面显示项目长期坚持培养企业家和创业者,生源构成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校友对项目的认可度、个人价值实现的满意度以及学院不断提高的整体师资学术水平。与此同时,在今年9月15日FT公布的管理学硕士(Masters in Management)全球排行榜中,交大安泰管理学硕士(MSc)位列第44,连续6年稳居全球前50强。

针对本次排名,周林说,“今天的成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面对过去,那是肯定,面对未来,却是鞭策。站在这个新起点上,交大安泰将继续努力,持续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努力将创新精神注入到教育实践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引领未来需求的行业领袖。”

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国际化的科学研究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2014年,QS全球大学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统计与运筹学(Statistics & Operational Research)专业排名全球31位(大陆地区排名第2)。截至目前,交大安泰与90多家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40%为世界百强院校。

交大安泰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AMBA、EQUIS、AACSB三大国际认证最高认证的商学院,同时,学院也是AAPBS、GMAC等国际著名的商学院协会和组织成员。2014年10月,由交大安泰主办的“第五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成功举办,“创新与创业”成为关键词,来自5大洲、38个国家和地区、160余家机构的260余位全球知名商学院院长和嘉宾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创新智慧和创新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FT排行榜前20强的项目中有11家商学院院长参加过近3届的“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而且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商学院院长也来到安泰,与安泰以及其他中国商学院一同分享经验。该论坛已经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商学院院长级高峰论坛,并与AACSB年会和EFMD年会一同成为三大国际商学院盛事,为中国管理教育创建了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

2002年,安泰EMBA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中国首批获准开办的EMBA教育项目。项目秉承上海交通大学“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精神,以“贡献管理智慧,培养有德的领导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着力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战略性思维、卓越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历经12年砥励前行,4000多位来自业界的杰出校友构成了中国最具影响力与价值的全球菁英校友网络,并锻造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系统学习的最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