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这条路暨南走了8年,你对此了解多少?
首页 > 资讯 > 这条路暨南走了8年,你对此了解多少? > 正文
这条路暨南走了8年,你对此了解多少?
时间: 2024-03-21 19:15:53
来源:
浏览量: 335
2009年11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全校人才工作会议,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8年来,学校营造出“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人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

今年,我校再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释放出哪些重要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胡军校长作大会报告

凝心聚力 深化改革 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胡军校长作大会报告)

胡军表示,这次人才工作会议是在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关键时间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人才工作会议。

他对我校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目前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和下一步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8年人才强校之路
暨南发生了哪些改变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人才强校”战略成为共识
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新思路

由校长担任服务站的站长,学校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于各单位上报的人才14个工作日给予是否录用的反馈。

人才队伍质量整体提升

高层次人才工作实现新突破

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专任教师从2010年的1830人增加到2017年的 2129人,增长幅度为16%。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由 53.17 %增加到70.69%。

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增加


相比2010年,我校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了280人次,其中国家级123人次,省级157人次,人才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近10倍。

“暨南千人引智计划”稳步推进

学校通过实施“暨南千人引智计划”(包含暨南双百英才计划、暨南双百优青计划、暨南双百博后计划、暨南双百专研计划、暨南双百讲座计划),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引进体系。

暨南双百英才:

重点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暨南双百优青:

着眼引进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暨南双百讲座:

柔性引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杰出人才
暨南双百博后和专研:
成为人才的蓄水池和专职科研力量

暨南精英师资计划分层实施

学校通过提供津贴、配备导师、鼓励学术交流、提供带薪学术假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此外,学校通过“教师出国研修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等方式,为老师提供出国交流进修的机会,搭建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开创新局面
人员能进能出,实施新进人员准聘长聘制。

待遇能高能低,实现薪酬的多元化。
学校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职务职级工资等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

聘期能长能短,实现用人的多样化。
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用人形式,采取全职聘用、柔性引进、项目聘用、科研助理、专职科研人员等多种方式引进和使用人才。

助力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

高层次人才集聚取得新成效

以才聚才,高层次人才助力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2010年以来,学校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地提升了相关学科的整体实力。

凸显实力,高层次人才助力科技创新与技术转化。理工农医领域,引进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发表高水平国际论文近千篇,包括Nature杂志系列, PNAS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研究论文多篇。2016年度,我校叶文才、尹芝南、曾永平、邵敏、袁鸿、崔岐6位学者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