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教授、业界大咖解码人工智能新趋势
首页 > 资讯 > 复旦教授、业界大咖解码人工智能新趋势 > 正文
复旦教授、业界大咖解码人工智能新趋势
时间: 2024-03-16 19:45:36
来源:
浏览量: 304
导读:

人工智能(AI)是当下最具颠覆性和革命性意义的新技术新方向,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赋能传统行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提升。当下,人工智能正在与以脑科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以5G、物联网(IOT)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

7月17日,“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沙龙特邀了三位嘉宾就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展开探讨,他们分别是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科大讯飞副总裁兼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李传刚,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原阿里云研究院创始院长田丰。他们介绍其在各自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商业实践。

复旦教授、业界大咖解码人工智能新趋势

冯建峰

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

从生物脑到人工脑

学界将大脑称为科学最后的堡垒。人类能够上天入地,潜下深海,但对于大脑还知之甚少。从2013年开始,欧盟、美国投入巨资研究大脑,中国脑计划预计今年能启动,核心问题就是想弄清楚大脑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实际上人工智能研究所有的原创性想法,都来自于对大脑的研究。我们希望,脑科学和类脑科学能真正给我们带来下一代人工智能,进而为产业带来巨大的革命性变化。

上海目前参与脑与类脑研究中心的包括本市各所高校、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一些高校。复旦大学一直有个信念,想推进“ABC脑”的研究,A就是Artificial brain(人工脑),B脑就是Biological brain(生物脑),另外,要有智能,只靠个体的大脑也不行,所以还有C脑Collective Brain(群体脑)。我们希望通过类脑智能的研究引领人工智能研究。为了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人脑是最好的老师。

生物脑

我们先从生物脑说起。人的大脑平均有864亿个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还和另外超过一千个单元有连接。为了研究如此复杂的大脑,我们使用了很多数学方法,来研究大脑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复旦大学在张江拥有亚洲最先进的国际脑影像中心,其中有几台先进的核磁共振仪器,可以观察大脑到底是怎么活动的。我们可以观察受试者的梦境,看见他的梦境中出现的是男是女,是讲英语还是中文,还能知道他在想什么。

除了“读心”,通过这样的仪器,我们还想理解大脑是怎么工作的。前些年,通过核磁研究了一些受抑郁症困扰的人。发现普通人脑里有一个网络,它负责憎恨,但抑郁症病人这个区域的连接却变弱甚至消失了,这表明,人需要有正向的情绪,但同时也需要负向情绪,只有两者达到平衡人才能保持健康。在这之后,我们针对正向和负向情绪之间的平衡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找到了抑郁症的病根。一个加拿大团队选择了我们找到的靶点,不用药物干扰,就能降低抑郁症病人50%的症状,难治型病人可以降低30%的病症。我们很高兴,通过看到大脑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发现大脑治疗的一些方法。

我们还针对烟酒、寿命、运动、语言、睡眠等对大脑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形成了一些有趣的发现。总体上,对生物脑的研究,现在非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