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芯片行业正酝酿巨大商业机会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芯片行业正酝酿巨大商业机会 >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芯片行业正酝酿巨大商业机会
时间: 2024-03-15 10:32:00
来源:
浏览量: 313
“创E代”系列报道由复旦大学EMBA项目携手澎湃新闻共同举办。5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复旦大学EMBA校友上市公司代表将在该系列报道中,阐述各自的创业经历,企业发展与中国经济之间互生互长的发展历程,在国际经济风云际会的当下,作为企业创始人,又将如何直面困境。今天刊发的是系列报道的第四篇,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

自2002年设立以来,复旦大学EMBA已有100余位校友成为上市公司创始人或主要负责人,其中八成以上为入读复旦大学EMBA后,带领企业成功上市。

创E代

对话芯智控股董事长田卫东:

芯片行业正酝酿巨大商业机会

芯片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基石,全球每年芯片贸易约为3000美元,其中中国的芯片进口高达2000亿美元。

中国巨大的芯片进口量也催生了众多的芯片分销公司,芯智控股(02166.HK)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芯智控股的营收为6.13亿美元,其代理的芯片包括智能媒体显示、智能广播终端、存储器和通信终端、安防监控、汽车电子、光通信芯片。日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四届校友上市公司领袖峰会间隙,芯智控股董事长田卫东作为复旦大学EMBA校友上市公司代表,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田卫东称,中国芯片行业正在酝酿巨大的商业机会,其中分销代理行业也因为庞大的市场规模有机会诞生世界级的企业。

押注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

田卫东曾经服务于一家美资半导体公司,“工作十多年后积累了一些市场经验,看清了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定位以及发展机遇,便想把这些经验更好地发挥出来,于是选择了创业。”田卫东表示,对于初创业的人来说,半导体分销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域。“芯片价值高且售后服务简单,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电子产品制造国,存在巨大的进口市场,即便到今天,我们的国产替代率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另外百分之八十都要依赖进口。”田卫东称。

鉴于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田卫东认为,中国有机会诞生世界级的分销巨头。

公开资料显示,芯智控股成立于2005年,11年后的2016年10月7日,芯智控股登陆港交所成功上市。“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目前市值不到10亿港元,我们还有

两次商学院学习促事业再上台阶

工作第一个十年后,田卫东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MBA课程,“我的事业受惠于两次商学院的学习,这两次经历帮助我个人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田卫东说,第一次读MBA让他从一个市场营销人员变成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而2010年进入复旦大学EMBA就读,使得他把芯智控股推向资本市场。“在复旦大学EMBA就读期间,我对香港资本市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香港的上市制度和内地不同,对财务指标要求也不同,复旦大学EMBA让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市场里面,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田卫东表示,芯智控股之所以选择香港而没有A股上市,主要是国内对贸易类轻资产公司上市审批困难,“香港资本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环境相对理性,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无论发新股配债都很灵活便捷。”

此外,复旦大学EMBA的同学在各自领域的成功经验,也对田卫东产生了很大影响,“包括在上市过程之中,大家都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有些同学甚至成为了我们的投资人,大家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