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EMBA校友说,毕业五年再回首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校友说,毕业五年再回首 >
正文
复旦EMBA校友说,毕业五年再回首
时间: 2024-03-05 18:35:37
来源:
浏览量: 354
五 年,在人生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对于复旦EMBA的校友而言或许却意味着一段缘份的开始与延伸。毕业五年来,复旦EMBA2006秋2班的同学们有的开启了新的事业高峰,有的迈入了新的人生阶段,但他们都没有忘记母校的栽培和同学的情谊,于是大家相约在毕业五年后重返母校,共叙同窗校友情。虽然毕业已经整整五年,但说到当初为什么要重返校园读书,秋2班的徐蓉(上海协信星光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虹桥项目、中环项目总经理)还是记忆犹新。她说,自己虽然有着多年的管理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觉得缺乏系统理论知识的引导,而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也有所欠缺,所以难免会感到有些迷茫。“复旦本身就是一所知名学府,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虽然当时开设EMBA课程的时间并不长,但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突出的国际化优势,所以在缜密的思考和对比之后我就选择到复旦大学EMBA学习。”事实上,EMBA的学习经历带给徐蓉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课堂上老师的深度解析和前瞻指引,原本只对本行业有着微观认识的她突破了固有思路,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与此同时,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也让她加深了对其他行业的理解。如今,她涉足的领域从原本的销售业务转向了商业地产,从管理单一部门到管理整个项目,事业上的腾飞与就读复旦EMBA之后的自我提升是密切相关的。对徐蓉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从“微观”到“宏观”,而对于才东升(江苏亿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而言,则是从“泛”到“精”。他表示,EMBA的课程从各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经济的走向和企业的发展趋势,让他更加明确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贸易行业深入分析后,他并没有像很多企业管理者那样盲目选择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而是将自己的优势项目做深、做精,为企业开辟出一条最合适的、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除了学习上的收获之外,几位校友都对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表达了肯定和支持。虽然他们已经毕业五年了,但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是把大家牢牢地凝聚在了一起,互动和交流从未停止。在这一点上,张国荣(中厦集团总经理)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身为复旦EMBA房地产协会的骨干成员,他不无自豪地表示:“我们房地产协会基本上保证大活动一年一次,小活动每个季度都有。每位校友不单单可以参加一个协会,而是有众多的俱乐部、协会可以选择。”现在,这些协会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互相穿插、互相协助的趋势,协会与协会之间的合作也更加促进了校友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张国荣还特别提到,复旦管院的校友中心在增进校友互动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服务、策划等工作的开展都令校友们有了更好的融入体验。就读EMBA不光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在收获背后,大量的时间、辛勤的汗水也是必然的代价。作为忙碌的企业高管,如何权衡事业、生活与学习的关系呢?“不管是读书还是事业,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徐蓉诚恳地说。EMBA的学习并不轻松,在对于家庭、孩子和工作的时间分配上,一定要与另一半取得良好的沟通。对于整个家庭也要有一个计划,而且要从前期就开始做长远打算,在不同的时间点把时间的安排协调好。“当我就读EMBA的时候,我的先生就要多承担一些家庭的责任。而当他也选择去深造的时候,我就适当的做一些牺牲,做好他的坚强后盾。”从女性角度来说,现在的社会已经越来越平等包容,只要与另一半取得共识,事业、家庭与学业,完全是可以兼顾的。五年前,校友们在课堂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五年后,他们依然在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征途上稳步前行。如今他们在母校重聚,既是分享经历,也是共享荣光。祝愿复旦EMBA秋2班的校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勇攀人生高峰、谱写出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