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MBA榜眼学长备考分享
时间: 2024-02-12 10:46:19
来源:
浏览量: 375
写这篇文章是想记录自己在整个备考过程中的感受与经验,如果能给正在备考路上奋斗的考研人一些启发与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01、备考前期坚定信念 其实在决定报考MBA之前,我对MBA的考试并不了解,但我没有在“到底考不考?MBA适不适合我?”这些问题上纠结,因为考研是我决定一定要去做的事儿。了解考试 或许你会困惑:我都毕业这么多年了,参加考试能通过吗?在此我想说:MBA考试(它是管理类联考的一种)针对的人群就是已经工作了的职场人士,出题的特点也考虑到了职场人员的实际情况,只要你符合报考条件,考试所需的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且只要方法对,学习过程没有你想象中的难,对我来说,在考试的四门学科-数学、逻辑、中文写作和英语中,我稍微熟一点的是数学和中文写作,英语毕业之后基本不用,逻辑更是从没接触过。选择学习方式 于我而言唯一担心的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所以我选择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即刻咨询了一些针对MBA考试的考前培训辅导机构,综合对比之下选择博雅汇机构。当时主要吸引我的是:他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辅导形式,每一学科都有对应专业的老师进行面授答疑,同时也能够认识一批志同道合的考研伙伴,而且老师会根据你的个人基础,为你制定整个备考阶段的学习计划与策略,你可以跟着机构的学习策略有针对性的复习,这就为你的备考学习指明了方向,以我亲身经历来说效果确实很受用,所以个人小建议,如果你对自己的基础不是很自信或者没有具体的备考策略,可以考虑参加一个靠谱的考前培训,会提升你的备考效率。设立目标 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备考思路与选择,不管选择什么方式,备考前期你一定要明白:既然决定要考研,务必速战速决,不宜把战线拉的太长,时间越长你要付出的成本越高。首先:时间成本高。备考需要舍弃少数工作和几乎全部的休息时间,牵扯了我们太多的精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坚定不了决心一年考上,后期的学习状态必然会受影响;其次:竞争压力大。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报考的人数屡创新高,越晚考竞争压力就越大。最后:各高校的学费都在逐年增长,早考入一年就等于省下了一笔非常可观的学费。02、备考阶段备考战略 在备考阶段我们可以采用毛主席的一项策略思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首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管理类联考中的MBA考试对分数要求并不高,满分300分,考到175基本可以过国家线,所以要坚定必胜的信心,相信自己肯定行。
其次,有舍才有得,既然决定考研,一定要做好放弃一些东西的准备,比如:陪伴家人、朋友的时间,休闲娱乐的时间等。在备考阶段一定要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不能懈怠,先舍再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你会更深刻地体会到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在老师的监督下,我基本能保证每天三小时的学习时间,即使工作再忙,时间就如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过程肯定艰辛,但苦尽甘来的时候会更甜。在此也要感谢一下各位老师,正是你们认真负责的态度, 使我能够坚持到考研的最后一刻。各科目备考技巧 对于考试科目,大部分人都会有一块短板,你可能费尽心力也入不了数学的门,或者一学英语就痛苦万分,在此,我把自己对每一科的学习备考小技巧,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英语。相信英语是很多人最头疼的一门学科,学起来很痛苦,而且英语有单科分数线,满分100分,2021的国家线是42分,如果过不了英语线,即使总分过线也没用,所以经常有人说“得英语者得考研”。若你英语基础不错,那先恭喜你,在考研道路上已占得了先机,对于基础稍弱的同学,也不必害怕,虽说英语这门学科靠突击学习见效甚微,但为了应对考试,我个人实践的一个备考技巧感觉还是有效的,那就是对近10年历年真题的英语阅读进行精翻,精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词汇、语法、翻译的过程,一举多得,而且能帮你摸清真题阅读理解的出题套路,还能慢慢培养自己的“题感”,阅读理解总分50分,拿下阅读,英语考试就成功了80%。另一个重点是:把英语的两篇大小作文准备好,可以准备几篇自己熟悉的范文背熟,其实大小作文都有模板,我们要着重熟悉小作文的格式以及大作文的结构,自己尝试着多练习几篇,阅读和写作准备好,英语考试基本就算成功了。当然,日常的词汇积累不可或缺,词汇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从这一点说,我们考研备考越早越好。其次:数学。数学考察的内容都是我们初、高中所学习的知识,对于基础偏弱的同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所有的知识点和公式要做到熟练掌握,并且一定要通过多做历年真题来巩固知识点。再次:逻辑。虽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逻辑是一门新学科,但它也是有基础知识点与解题技巧的,个人建议务必听专业老师的课程讲解,我的逻辑是通过听逻辑老师的课程学习的,学完基础知识之后就是大量刷题,个人感觉题海战术是逻辑提分的关键。最后:中文写作。中文写作共两篇,第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这一篇个人强烈建议必须要学会,因为这篇格式是固定的且有模板与套路,我们只需找准逻辑漏洞,按照固定模式写出来即可,把模板背过,练习至少5年真题,这篇作文拿22分以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第二篇论说文,要注重素材的积累,可以下载一个人民日报的手机APP,平常多看锐评的文章积累素材,中文写作到临近考试一两个月的时候要尝试每周写两到三篇,培养写作能力,避免考场上大脑空白写不出来,而且谨记考试时字数要写够。当然,因为我个人的备考过程都是按照备考策略进行的,每一科的学习也有相应的老师给与讲解和指导,所以学习效果肯定要比自己学习更扎实,学习效率也更高。技巧虽然重要,但基础知识才是根本,备考的关键还需要同学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模拟考试重要性 备考阶段的最后一步、也是个人感觉最重要的一步:参加模拟考试。因为我参加了考前辅导,机构为我们安排了四次模拟考试,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让我们通过模考来发现自己不易察觉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确实受益匪浅。当然如果是自己备考,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场所自己模拟考试,务必按标准的考试时间答题,通过反复模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并固定下来,到了真正的考场可以得心应手的控制考试节奏,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03、考试过程考场技巧 对于考试,我们要在过国家线(2021年170/42)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分数,所以对于会做的题需要保证百分百的正确率,我想重点聊一聊上午的考试-综合能力。综合能力考试包括数学、逻辑和中文写作,它最大的挑战是时间,3个小时要完成25道数学题、30道逻辑题和2篇中文写作,大部分人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每个人都需要摸索自己的考场小技巧:首先要善于取舍。尤其是数学和逻辑,先将简单的题集中精力快速做完,遇到步骤繁琐和没思路的题果断放弃,等完成所有题目后再回过头来做,能做出来最好,做不出来蒙一个答案即可,切不可跟它较劲,我们的目标是: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对。其次优化好答题顺序。请优先完成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分享一下我的答题顺序:8:30——8:55论证有效性分析:8:55——10:00数学:10:00——10:30论说文:10:30——11:30做逻辑。仅供大家参考。下午的英语考试时间基本都是够用的,按照正常答题顺序答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