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河海大学MBA备考之分享
首页 > 资讯 > 河海大学MBA备考之分享> 正文
河海大学MBA备考之分享
时间: 2024-02-12 09:58:26
来源:
浏览量: 391
MBA的备考,无疑是一场修炼,是对我们智力、毅力和体力的一次挑战。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经过阵痛,我们才会看到转角处柳暗花明的开阔。

去年5月,我做出了让我未来都能受益匪浅的决定:备考MBA。工作16年,摸爬滚打,身经百战,论工作经验、论销售策略、论市场敏感度等,我游刃有余。但同时,我也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我离开校园太久,一直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和战略方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我需要这部分理论来结合并指导实践,这就是我决定读MBA的目的:不为学历,不为圈子,只有对知识的求知若渴。

所幸,经过艰难曲折,最后成功上岸。说学习经验分享,实在是不敢当,学霸太多,我只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我的备考经历。

争取更多的支持票。作为离开校园16年的文科生,要重新捡起书本内容来备考,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平衡各方关系的能力考验:工作、家庭、学习,我该如何平衡?

很庆幸,我的家人和老板、同事都很支持我备考MBA,也给了我无限的帮助与支持。所以,备考MBA真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一定一定要尽可能多的争取到周围人的支持,要有坚强的后盾,这样,才可以在学习之余,没有这些后顾之忧。

适时调整心态,拒绝功利心。我读MBA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学知识,所以我也没有给自己太大压力,非考上不可,实在不行,再来一年。也可能是我这种放松的心态,对于我的笔试与复试考场发挥,起到了调节作用,不至于太紧张。

但同时,也是这种心态,让我在10月份之前都没有真正进入备考的紧张状态,只是周末上课,晚上有一茬没一茬的复习,并且依然还是出差不停、旅游照常。现在想来,那几个月实在是可惜了。给我最后的上岸增加了更多的曲折和风险。

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短时间的备考,工作时间过长,基础不牢,那还是踏踏实实的选择报培训班吧!好的培训班,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我很幸运,选择了博雅汇。博雅汇优质的师资和多年MBA的辅导经验,加之老师和小伙伴们极其认真负责的监督和辅导,真的是让我在短短几个月重拾书本知识,掌握应试技巧,并且有方向有针对性的复习。博雅汇MBA的模拟考试和复试课程,绝对绝对是考试经验的历练和备考秘籍!

扬长避短,实践经验为王。我对自己做了充分的SWORT分析:作为文科生,数学是我一生的痛,但作为必考科目,且分值占比不低,我没办法回避,硬着头皮也要上。但是,作文和英语是我的拉分项,工作这么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和阅历可以在论说文上有更多鲜明全面的观点,平时工作中一直用到的英语,也成为了我的优势。

合理安排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平时上班,下班带娃,还有数不清的出差。在职人员的备考时间,的确需要好好规划。复习安排一定要细化,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精确到每天、每周、每月的完成量。

所以从备考开始,我将自己清空,就像一块干的海绵,随时吸收有用的信息。出差候机候车时,听网课、刷题目;开车时,听英语。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空档,如果实在累了,就看看人民日报。去年,我的包里随时都能翻出一本MBA的备考资料,出差的行李箱里,复习资料也是占了半边天。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具体的学习方法,作为学渣,希望我的学习经历能够给同样基础薄弱的你一些启发。

数学:我只停留在基础阶段学习,对于中等难度以上的题,我不敢也没有实力挑战。但是,只要全力以赴,抓住基础分,考过国家线还是很有希望的!

英语:我跟着单词书背了一遍,效果不好,所以转向通过历年的真题,在句子和文章中来记单词,反而卓有成效。

写作:在最后的两个月,我突击了两周,首先将老师上课讲的观点方法记熟并且练习如何活学活用,结合真题,再掐表一小时来练手,反复多次,练出手感就可以上考场了。

逻辑:逻辑必须跟着一位老师从头学到尾,中途不要得陇望蜀,换老师。每个老师具有不同的逻辑体系,中途变化反倒会让自己乱成一团麻,不知所措。

MBA的备考,无疑是一场修炼,是对我们智力、毅力和体力的一次挑战。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经过阵痛,我们才会看到转角处柳暗花明的开阔。学习是独立思考的过程,考研不是终点,学习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