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起床,在上班的地铁和高铁上,我使用“百词斩”记忆考研词汇,200个/天的记忆基本都能完成,当然也会忘了不少。中午的午休从1个小时改成20分钟,这个时间做做数学题或者是逻辑。傍晚下班尽量18点,要不就在办公室里学习直到21点回去,回去陪小朋友玩1个小时等小朋友睡了再学习;要不就回家吃饭,吃完就背上包到Burger King 看书。每天20点左右就困了,我就趴在Burger King 小憩二十分钟。醒来活动一下颈部和胳膊,然后继续刷题。一般我都把手机关掉两个小时,保持两个小时的高效和专注。然后休息20分钟,此时开机回复微信或电话。
除了硬记单词之外,也需要稍微做些分类总结。比如一篇阅读理解讲完,咱自己可以稍微进行一些归纳。我现在都记得在美国铁路业垄断被冲击那篇文章里,Dawn是黎明、拂晓,也知道了Monopoly, Emerge, Merge ,barrier 等等不少与垄断、经济相关的词语;比如网络犯罪的一篇完型填空里,Identity, anonymity, authenticated, infrastructure, photo ID card, smart ID card 等等与隐私安全相关的单词;比如2011年真题,讲动物和人类行为相似的阅读理解,我上次去动物园竟然看懂了英文的介绍,因为我记得了Capuchin,当然这对考试没啥用。所以说,做个归纳记忆这样比起死记硬背来,印象更深。
阅读理解先看题目、再读文章。必须要学会辨别阅读A的各种题型。阅读A的题目有“例证题”、“原因题”、“细节题”、“词意题”或其他的题型。学会这个方法之后再做阅读A,我先审题,看清楚每个题在问什么,然后在旁边用铅笔轻轻地写上“例证题”、“原因题” 等等,再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这样一做,阅读A的准确率就提高了许多。阅读B的诀窍是“不要作”,特别是给每个段落选择题目的阅读B,一想太多就容易错,根本不需要延伸推理。用这样的方法,阅读A + 阅读 B 基本拿到40~44分,无论想冲击80分的同学,还是五十分就足矣的朋友,都有了良好的基础。正所谓“手头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