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电子科技大学MBA备考过程分享
首页 > 资讯 > 电子科技大学MBA备考过程分享> 正文
电子科技大学MBA备考过程分享
时间: 2024-02-11 20:18:33
来源:
浏览量: 382
01、上课和模考

克服惰性重视上课。

既然已经报了博雅汇MBA的课程,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一边上班一边备考确实很辛苦,时间紧张,但正因为这样更应该提高效率,每个周末的课程都尽量去听,老师总结的解题思路、方法真的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能在课堂间隙解决的问题和作业就尽量在课堂间隙解决,例如管综的小作文模板、小作文的作业、大作文的框架、复试时自我介绍初稿等,我都是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和在课堂间隙写的,回家以后可能又会拖延,不如在老师讲完后立马就写出来。

充分利用模考。

一定要参加组织的模考,参加模考有两点作用:第一是尽早建立考试的感觉。时间的掌控对于MBA考试是最重要的,许多同学喜欢自己掐表模拟,这个和在模拟考场里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还是有差别。

模考是严格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来进行,到点收卷,自己模拟不会有那么强的紧张感,难免会给自己延长时间。第二是从模考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如果给大家无限的时间,管综的大多数题目应该都可以解出来,所以MBA考试其实考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分配时间及取舍。经过几次模拟,我摸索出最适合我的答题顺序:英语:大作文-小作文-阅读B-阅读A-翻译-完型;管综:小作文-大作文-逻辑-数学。

但是考试结束后再复盘,我建议管综先做数学,后做逻辑,因为做完逻辑脑子有点晕了,所以数学做的不好。一开始模考,我的逻辑是按照题号顺序做,完全做不完,第一次只做了10道题,后面20道都是直接胡乱图的答题卡。后面经过模拟,听老师讲解,才发现做逻辑也是有顺序的,应该跳着做,先把形式逻辑挑选出来做完,再做综合推理。这样才能保证形式逻辑的分至少都可以拿到。逻辑从前往后顺序做的话,很难全部做完,后面简单的形式逻辑的分就拿不到了。中间我也因为偷懒缺席了二模,在三模和四模中才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建议大家能参加模考就尽量参加,在模考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同时训练自己遇到不会的题就果断放弃不纠缠的魄力。

02、管理类综合

(一)作文:

小作文:背模板和仿写。

上完老师的课后梳理出自己的模板,背下来,先把近十年的真题看完,然后仿写,每次模考时套用并不断加深记忆自己的模板。

第二,记住不管题目内容说什么,怼它、杠它,你要找的是逻辑错误,不是内容错误,不要因为觉得题目内容好像写的是对的就傻眼了,2020年的考题很多同学考完就是这个感觉,觉得题目说的是对的呀,没有错误啊。举个例子:王昭君琵琶弹的特别好,所以王昭君是美女。依据我们的常识,王昭君琵琶弹的特别好,王昭君是美女,这两句话都是对的,但是这句话因果关系错了,不能由琵琶弹得特别好就得出王昭君是美女。正确的逻辑是:(1)王昭君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眇兮,是一个美女。(2)王昭君琵琶弹的特别好,多才多艺。大家可以自己通过分析历年小作文和仿写去感受。

大作文:

看人民日报评论的公众号,觉得不错的文字就复制出来。高考后很多同学都没有再完整的写过一篇文章了,所以一开始最大的问题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我是每天下午下班坐地铁的时间看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里的文章,觉得好的段落就复制粘贴在备忘录里,定期统一整理出来,把精华打印出来多读几遍,看得多了自己写的时候才有最基本的文字素材。例如当时在多篇文章中看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句话,就背下来了。类似的文字多积累一些,自己写的时候不至于特别慌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而且这样的排比句可以给文章添色不少。

梳理写作框架,单一的材料适合总分总式,对比类的材料适合并列式。记住这个框架。

梳理一些万能的例子,例如钟南山院士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事例,可以用在讲奉献、讲集体主义精神、讲爱国等类型的文章中。

每次模考完认真听老师讲解如何立意,文章立意一旦写错方向,即使妙笔生花也得不了高分,最后在冲刺阶段也会专门针对立意进行训练。考试时看完题目,5分钟列提纲(包括写几段、每段写什么、用什么事例),20至25分钟写完。

通过把小作文的模板、大作文的框架牢牢记在脑子里,并不断的通过模考实践,争取最后在考场上可以在50分钟内写完2个作文,小作文20分钟,大作文30分钟。有的同学乍一看可能觉得不可能,但是通过反复训练,牢记模板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当时我的2个作文是在55分钟内完成的,多节约5分钟,你就能多5分钟做1至2道数学题。不要纠结于文字的华丽优美,框架搭好了、结构完整了,小作文四个小段落都写到点子上了,大作文立意不偏题,中上的分数绝对可以拿到。

(二)数学:

听老师的课,自己梳理知识框架,重点公式一定要熟记,平时做题发现好的公式和解题思路也记下来。

2、历年真题反复做,建立自己的错题本。不要有真题做一套就少一套、所以留在最后来做的想法。十年真题反复做几遍,比毫无目的题海战术有用。有的题不会做看完答案,第二次做的时候发现还是不会做,这就是自己的知识盲点,针对这个盲点去及时复习知识点。建立一个错题本,错2遍以上的题,自己觉得难的题,撕下来粘在错题本上,反复看。会的题再遇到只要不粗心一般都不会错,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攻克总是做错的题上。

(三)逻辑:

逻辑一直是我的弱项,确实花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03、英语(二)

单词:

背单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如果准备时间充分,可以把单词都过一遍,我因为准备的比较晚,过单词已经来不及了,就每天上班地铁上用百词斩背25个单词,做真题时不会的单词抄在小本子上,特别是相近词、反复几遍还不会的词,在地铁上看。

(二)阅读:

1、重视外刊。微信公众号中有类似的外刊,可以作为补充去阅读。2020年考题中的翻译“在公共交通上和陌生人交流”的话题,考完后听另一个同学说,他在一个外刊公众号上读到了,只是节选的不同的段落。因为阅读、翻译都是从外刊中节选的,可能考题不是你读到的那一段,但是你若看过文章,文章的内容主旨你是了解的,即使不是你读到的同一段,难度也大大降低了。

2、认真听课。听完阅读课后我本人有2点最大的收获:第一,阅读A的题目是按照文章顺序出的,如果一道题不会做先空着,做完其它题目后,不用从头看全文,就只回头认真分析不会做的那道题目的那一段即可。我以前考四六级都没发现这点,不会做的题还是从头看,很耽误时间,这次老师点醒了我这个问题。第二,有的题目是有技巧的,把老师讲的技巧运用到做真题和模考中,慢慢就会悟到。

3、用好真题。不用去做大量的阅读,把真题中的每一篇都做会,绝对事半功倍。真题第一遍做的过程中不要查单词,根据上下文猜词,一套题做完,再去查单词,分析题目做对的原因和做错的原因。做对的题思路是什么,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也用这种思路。做错的题为什么错,是因为不懂某几个词的意思,还是出题人设了陷阱,对症解决。重点长难句一定要攻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看懂讲解里的翻译,我的经验是重点长难句抄下来,自己分析句子成分,自己翻译,再对比原文翻译,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攻克长难句,也顺便练习了翻译。

(三)翻译:

每天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做一篇翻译,先自己翻译一遍,然后对比答案,找出不足并改进。把字尽量写整齐漂亮,从模考时就养成习惯,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并修改好,再誊抄到考试纸上,不用担心时间,完全是够的。记得当时考试时天太冷了,我誊抄时第一个字写下去就飞了,赶紧停笔把手搓热了再写,监考老师看我搓手还在那里偷笑,也是难忘的经历。

(四)作文:

1、论说文就是背模板,如果你时间充足、英语基础还不错,在背好模板的基础上再去写些锦上添花的漂亮句子。对于大多数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把模板背好,并在考场上整齐的写出来,就能拿到中上的分数了。我的经验是,听完老师的课,总结出自己的模板。老师对每一段每句话怎么写都总结了模板,同学们切记不要贪心每次考试都变着花样换模板,变得次数多了你就乱了,作文反而写的四不像了。总结出自己的模板,老师帮你修改定稿后,就一直用这个模板。模板不仅要背会,还要做到可以不假思索的默写出来。有的同学背会了,考试一慌就忘了,或者单词写错了、写漏了。我的做法是每次模拟考试时,中午吃完饭回到教室就默写模板,背2句话默写2句话,一直到可以全文一次性默写完并保证每个单词都写正确。每次模考都反复一次,一直到考前前一天,再默写一次。考场上看到题目后,在草稿纸上写出主题词和需要被替换的词,然后就直接把主题词和替代词带进模板,很快就完成了大作文。

2、小作文一般都是写信,首先也要背模板,开头、过渡、结尾怎么写,先背会并能默写。其次考前会发作文小册子,里面对10类话题怎么写都有范文,认真读完并把重点句子进行仿写和背诵,考试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完型填空:

从高中开始,于我而言完型填空就是一个花费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的版块,所以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就是跟着老师的课听了解题方法,做了几篇真题。完型可能主要还是靠单词量,一个单词理解错了,前后几道题理解方向就会走偏做错,所以时间充裕的同学还是可以把单词认真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