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备考复旦大学MBA
首页 >
资讯 > 在职备考复旦大学MBA>
正文
在职备考复旦大学MBA
时间: 2024-02-11 09:34:31
来源:
浏览量: 408
刚看到复旦大学MBA项目的分数线,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作为一个10月中旬才开启了MBA报考的念头,仅剩2个月时间准备的上班族来说,确实有相当大的压力。虽然我的笔试各科分数也只比复旦C档分数线高了十几分,但是够用就好,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备考能有这个成绩也很不容易了。当然,除了努力,方法也很重要,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短期成功备考经验。一、自我定位及备考规划在有了考MBA的念头后,我就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定位,再来选择学校。我的本科学历及国企工作背景均有一定优势,且外语水平较好,可以朝TOP学校的MBA项目去努力,但在客观情况方面,我仅有2个月的时间准备,上海所有学校预面仅剩最后一批,所以我只能押宝在一所学校,尽全力获得面试高分,减轻笔试的压力。结合各高校的项目介绍,最后选定了复旦大学MBA项目。在清楚目标以后,我就开始按照学校的招生计划,开启备考准备。10月下旬截止网上填报系统,11月中旬个人面试,11月底小组面试,12月底笔试。这一系列日期也是我的备考时间线,网上申请用两周时间完成,个面准备半个月,组面准备半个月,笔试一个月时间准备。虽然时间非常赶,但也希望能对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准备,面试跟笔试一样重要,所以前后也制定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我的备考都是在下班以后,以及周末两天的时间进行。二、备考经历每个人备考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这里仅分享一下我觉得每个环节最需要关注的部分。网上申请,即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还要准备2封推荐信。这一部分会作为你的背景评估,在面试成绩中也占很大比例,需要认真对待。尤其是在工作经历方面,一定不要事无巨细的说明,而是尽量提炼亮点,最好能通过一些突出的项目来展现个人能力。个人面试,先准备一段2-3分钟自我介绍,除了一些基本信息,也是要找自身最大的亮点着重来说,最好能与申请材料里的事例相呼应,给面试老师深刻的印象。另外,可以从网上找一下同专业学长学姐的面经,每年个面问题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例如复旦的面试都会侧重问你所在行业相关的问题,可以提前进行准备。小组面试,一般5-7人一组,对某个商业模式/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这里需要注意,如果答题纸上有需要作答的题目,一定要先行填写,因为时间紧迫,不要阅读完再答题,而是带着问题去看材料,有些点看到就写下来。在讨论的时候,争取多进行发言,尤其是阐述观点的时候,最好可以与你的工作、生活经历相结合,使自己的论据更充分。笔试,MBA需要准备管理类联考和英语,总分300分。我的笔试准备非常简单,只买了一套考研材料,包括了数学、逻辑、写作、英语二的要点精编和母题练习,历年真题试卷等等。当然里面还有些非常实用的公式小册子,让我在一些碎片时间可以巩固知识点。因为最后我仅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笔试,再多的材料也看不过来,所以这一套材料就涵盖了笔试的方方面面,对我来说足够用了。由于时间紧迫,英语在我做了两套真题之后就放弃复习了,最后基本裸考七十多分。复习时间都花在了综合上,数学、逻辑、写作复习时间各占到60%、30%、10%。数学和逻辑的要点精编那两本书非常实用,基础篇从头到尾学习完后,基本对所有考试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再用母题练习去巩固一遍,了解更多的题型。这次联考数学里,有相当一部分概率的题目,都是我在要点精编里看到的题型,考场上的熟悉感太难得了。而逻辑,因为之前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一开始比较担心这部分,但在逻辑材料里面,一上来就用一些简单公式来指代逻辑关系,相当于把一道道文字逻辑题简化为A和B的关系题,学起来也容易多了。最后的作文部分,主要学习了一下小作文的答题要点,和大作文的框架,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认真把作文的材料都看完,算是备考的小小遗憾。这就是我的备考经验了,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即使备考时间短也不可怕,只要有计划的去努力,一定也可以达到想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