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部《天才枪手》热映,引发全网热度。其实,“作弊”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小到中小学的期中考试,大到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再到考研等,“作弊”似乎在哪里都会发生。
在古代,科举是全国性质的抡才大典,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谓一步登天。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人甘冒巨大的风险。
唐高宗时期,发生了史上第一起大型舞弊案——龙朔科考案,主考官董思恭以权谋私,泄露考题,被判流放,不久后客死他乡。
清朝从顺治到咸丰年间,因为科举舞弊就处死了三十七人。当时被发现作弊的话要带重枷三个月,还要被打杖责一百下,之后发配边疆。顺治年间,还发生了科举考试大型作弊案件“丁酉科场案”,当时作弊的考生以及考官皆被处死,家属也被流放到边疆。
当今,作弊手段也逐渐“现代化”,出现了隐形耳机、声导眼镜、显示屏橡皮擦、手表等多种工具,作弊手段层出不穷。
2016年12月24日上午,章无涯等6人组织33名考生在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利用信号发射装置作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章无涯等6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至1年8个月不等刑罚,并分处4万元到1万元不等的罚金。
今年,高考顶替事件持续刷屏,陈秀春、苟晶多名受害者浮出水面,相关人员已受到惩处。然而他们被盗取的青春和命运已不能再回来了。
九月份,韩国警方公布了一出现实版“天才枪手”,利用SAT(美国的“学术评估测试”)考试全球考场的时间差,先后十几次从先进行考试的国家获取试题。韩国警方已对20多名家长和散播答案的人员立案调查。从2014年至2019年,这一作弊活动已持续6年,5至6万考生受到影响,韩国警方正在持续调查中。
近日,加拿大UBC大学逾百名学生涉期中考试作弊,校方已展开调查,作弊考生或面临退学。
也许真的有些科技或渠道能帮助考生作弊,然而,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都可能东窗事发。这几十年的时间考生的心里会始终有颗刺,因为只要这条黑色的产业链还存在,就始终有被发现的一天,考生将因此受到惩罚,失去信誉。
从法律上来说,对于在高考、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等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自身来说,我们永不应放下对努力和对知识的敬畏。毕竟,走踏实路的人生更畅快。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搞定你的梦想院校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清北人复交MBA不是梦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联考笔试高分不是梦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公众号,进行个人背景精准评估
备考2022年名校MBA,想要冲刺自己心中梦想院校,获取更多有价值的MBA面试及笔试申请内幕,获得2021年1G+备考冲刺资料包,可以添加助教老师微信teacher_xiao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