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今社会的评价标准,张传辉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22岁参加工作,25岁喜得贵子,31岁走上领导岗位,一路工作顺遂,家庭美满。
而翻阅张传辉的人生履历,在东师MBA的求学经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部就班,步步层楼
张传辉,1975年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一个小村庄,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老小”。他说,在村里读小学时,条件很差,“教室里是用砖砌成的炉子,要烧柴取暖。”初中,张传辉开始到镇上通勤。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他报考了吉林省邮电学校。
“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考高中、上大学的比较少。考中专,邮电、税务、交通都很热门,包分配,岗位也不错,当然竞争也比较激烈。”603分,张传辉以一个足以进入重点高中的成绩如愿考中。
1997年,当许多同龄人还在象牙塔里读书时,张传辉已经顺利完成学业,被分配到农安县邮电局,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随后,成家、得子,到2006年,他已经被任命为农安县邮电局副局长。
“一直在邮电系统工作,也经历着这个行业的变迁。虽然各方面能力、表现比较受到认可,但还是想尽可能地提升自己。因为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在快速发展,如果你安于现状,就可能会被淘汰。”
面对按部就班的工作与生活,依然年轻的张传辉希望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在思维上提高层次,掌握更先进、更科学的管理方法。
居安思危,突出奇兵
2009年,34岁的张传辉报考了东北师大MBA。这在他所在的系统内以及身边的同龄人当中几乎没有先例。
“34岁,可能跟我在MBA的同学相比算是年长的。但就我自己而言,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保持在比较好的状态,继续深造,提升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从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看,确实是从学习中受益,因知识改变了命运。”
毕竟走出校园多年,张传辉报考了培训班,认真复习,积极备考。“东北师范大学一直是我非常向往的高校,正好赶上首届MBA招生,感到非常幸运,没有考虑其他学校,就瞄准了东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届招收的69名学员中,张传辉的名列前茅。
回到阔别已久的课堂,坐在书桌旁听讲,张传辉找到了一种暌违已久的熟悉感。而东师MBA的课程设置,也让他找到了与实际工作的切合点。“习惯了指导工作,很多细节,比如财务管理、企业调研、战略规划等等原来可能只是提个方向,现在通过学习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每到周末,张传辉都要驱车一个多小时从农安赶到长春市区,寒来暑往,从无间断。“师大MBA有一位老师给我印象很深,从教几十年从没有迟到过,这份自律非常难得。”事实上,在张传辉看来,在东师MBA的学习给他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逐步显现的。
“上学的时候感觉很多课程特别有意思,贯穿着企业管理的全过程,非常系统。那么,这些知识其实和我所从事的工作是有直接联系的。比如组织行为学等等。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会举一些真实的案例,带着我们一起分析,个中得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通过理论的学习会看得更加透彻。”
继续前行,寻求担当
完成学业后,张传辉在邮电系统的工作更加如鱼得水,接连被安排到重要的岗位,而从东师MBA吸取的“养分”也在不断释放。“感觉个人能力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看问题的角度跟从前相比确实有了质的变化。”
不仅如此,作为首届东师MBA学员,同窗、校友、师门,不断扩大的社交圈为张传辉带来了更多人脉和资源。“在银行、证券领域有一些同行,年纪比我大,但从师门来讲,我就是师哥······”
毕业后,张传辉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校友会、十年庆,他见证了东师MBA的成长,并曾受邀担任学校专业硕士的论文评审,用行动反哺母校。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搞定你的梦想院校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清北人复交MBA不是梦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官网,联考笔试高分不是梦
备考2022年名校MBA,关注博雅汇MBA公众号,进行个人背景精准评估
备考2022年名校MBA,想要冲刺自己心中梦想院校,获取更多有价值的MBA面试及笔试申请内幕,获得2021年1G+备考冲刺资料包,可以添加助教老师微信teacher_xiaob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