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和6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发表了立意深远的致辞。他指出,面对疫情、灾难、困难、挑战,希望同学们“心中永远要有个太阳”,永远充满温暖和力量,努力奋斗,乐观向上,用智慧和勇气驱散迷雾,为世界带来阳光!
亲爱的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个值得在座各位永远铭记的日子。我们在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克服各种困难,相聚在这里,举行了一场独特的毕业典礼。
首先,我要代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全体教师和员工祝贺319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30名国际学生)、139名MBA学生和102名EMBA学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我要向哺育他们成长的父母和陪伴他们学习的亲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同时,我也代表学校和学院,向兢兢业业、尽心竭力为学生传道授业的教师和员工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在此,我还要特别祝贺我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今年极其困难的经济情况下实现了94.5%的初次就业率!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同类院校的水平。这充分证明了北大汇丰多年来注重理论功底、坚持教学质量、强调理想责任的重要性。
每年这个时刻,我们都会隆重地相聚在一起,祝贺同学们经过努力,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过去的两三年,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校园生活,也是最后一次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系统学习、潜心钻研的机会。对于全日制学生来说,毕业典礼是一条分割线,跨过它,你们将正式起航,步入人生的新阶段。对在职学生来说,毕业典礼也是一条新的起跑线,跨过它,意味着你们的人生中取得了新成就,开始了新征程。
因此,每一年的毕业典礼,对大家来说都非常重要,既是完成学业的庄严仪式,也是同学们离别学校前的最后一课。许多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成为了催人奋进的感人诗篇和经久不衰的至理名言。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作为院长,我代表学院,祝贺大家,欢送大家,在各位踏上新的征程之际,送上我的临别赠言。
众所周知,今年的毕业典礼是在一个非常特殊且令人难忘的时期举行的。我们刚刚经历了共和国70年来最严重的疫情,几个月时间的封闭隔离,至今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我们的毕业典礼上需要戴着口罩,保持距离。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累计600多万人确诊,近40万人死亡。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负增长,也给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冲击。与此同时,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干扰,中美关系的恶化和经济上的逐渐脱钩,整个世界正在出现严重的分化和对立。如果说,去年学生毕业时面对的还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那么今年的毕业生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经济衰退和国际政治对立的确定局面。当然,这种状况并非永恒,但确实是我们需要勇气和智慧来面对的现实。
面对疫情,面对灾难,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一首由全球各地的北大汇丰学子通过网络录制的歌声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勇气和希望。同学们写道:“虽疫情千里相隔无法相见,但我们还有歌声传递力量,环球同凉热,四海共冬春.....希望全球的人们,都能够早日迎回阳光。”
面对疫情,面对灾难,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我们为什么期盼阳光?
我们期盼阳光,因为阳光象征着光明。人们通常把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和平、进步、健康、幸福等视为“光明”,把歧视、邪恶、专制、奴役、战争、倒退、瘟疫、苦难等视为“黑暗”。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战胜黑暗,争取光明的过程。不管困难有多大,前景有多暗淡,我们通过不断改革来追求光明的目标不能改变,我们通过更大开放来实现世界和平和进步的努力不能放弃。作为肩负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重任的北大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不要忘了北大的文化和传统,都要为光明而奋斗。
我们期盼阳光,因为阳光饱含着温暖。万物生长,靠的是太阳带来的温暖。人的成长,同样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给予的温暖。人世间,温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护。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们更需要人们之间,国家之间的互勉和互助。我们不仅要感恩别人给我们的帮助,更要在别人有困难时无私无怨地给予帮助。用温暖去战胜寒冷,用温暖去消除偏见,用温暖去抵御邪恶,用温暖去推动合作。温暖并不意味软弱,冰冷也不代表强大。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坚信人民的力量,坚信温暖的力量,不畏艰难,不言放弃,发挥各自的优势,继续推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进程。
我们期盼阳光,因为阳光给予了能量。太阳无时无刻不在给地球输送能量,以孕育世间万物的生长。无论是战胜困难,还是实现理想,都需要有足够的永不枯竭的能量。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事业的发展不会没有挫折,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也一定不会平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如何坚定信心,勇往直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需要足够的能量。这种巨大的持续的能量必定来自于高远的目标和无私的理想。唯有如此,才能不为眼前的不顺而焦虑,不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没有理想和目标,就会缺乏持续的能量和动力,人生终究走不了太远,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在电视剧里都活不过三集”。
我们期盼阳光,因为阳光预示了希望。无论黑夜如何漫长,无论阴云如何密布,黑夜终会过去,阴霾必将散去,阳光终将普照大地。正如歌中所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阳光的心态和乐观的境界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学院创建初期的晚会上,面对质疑和迷茫,我朗诵了食指作于1968年的诗《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同学们,三年或两年前的秋天,你们怀揣理想,充满激情,从各国各地来到南国燕园,在汇丰商学院刻苦学习,经受磨练,书写了人生的新篇章。而今天,你们就要告别北大校园,开启人生的新征途。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让你们一出校门就要面对一个杂乱纷争,充满挑战的世界。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作为临别赠言,我希望你们“心中永远要有个太阳”,永远充满温暖和力量,努力奋斗,乐观向上,用智慧和勇气驱散迷雾,为世界带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