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4月14日举行的两岸菁英论坛上,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特聘教授管中闵先生、原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来兴先生分别围绕金融科技与BAT战略规划的话题发表精彩洞见,为我们勾勒出科技改变世界的远大前景。
掌握物联网大趋势,成为全球参与者
管中闵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财务金融系特聘教授、台大经济学系合聘教授
金融科技创新已经应用到借贷、保险、支付、资产管理、转账汇款等诸多领域。资讯传递成本极低,任何能缩小“资讯传递成本”和“金融资讯价格”差距的创新做法,都是金融科技创新有潜力发展的领域。利用资讯科技降低成本和改变服务模式已是不可逆的趋势。更重要的,这个趋势可以创造更多样的新形态商业模式,增加经济动能。
为什么金融科技创新不易发展?金融业牵涉大众利益,需要高度监理,金融科技新创业者在高资本要求与高监理规范下,难以发展。在要求监理单位对新创业者放宽管制的同时,金融科技创新还需要新观念、新环境与新基础建设。
以台湾过去的强项半导体产业为例。80年代的半导体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设计与制造分离,更具有基础建设效益,能够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开启新环境和新商机。
在金融科技新环境下,可行的新模式在于资讯流和金流分开:金融科技业者处理交易的资讯流,传统金融业者负责金流。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分布式网络并适当监理?这就涉及到从区块链到帐联网。
区块链就是结合网络通信科技和密码学,使分布式网络上(互不信任)的参与者借“投票”取得“共识”的自动化运算技术。每笔交易构成一个区块,并由密码加密,透过“网路共识”得到确认,只能附加新增交易的区块,但不能更改旧区块纪录,新旧区块持续串联为区块链。网络共享账簿,根据网络共识认证交易和支付纪录,不需依赖中心化的机制。
受认许的区块链与帐联网,经过认许或邀请的节点才能参与的封闭系统,与完全公开的区块链不同,也较易于监理。利用此区块链建立帐联网,就是共享账簿的互联网。其好处在于:节点间的交易、支付等记录不需中心化的机制来认证;节点间有相当程度的信任,取得“共识”更有效率;监理单位能适当管控,可降低外界对金融风险的疑虑;不同节点提供API,方便金融科技的新创业者发展不同的金融应用程式。
数位时代的环境正在改变,金融业未来将不可能沿用传统模式。金融科技的新观念与新基础建设将改变金融业生态:将交易清算与结算分开,用受认许的区块链建立帐联网;网上不同节点提供API,方便金融科技的新创业者加入,发展不同的应用程式;政府单位可视清算与结算的风险程度,对业者进行分级管理。
但是,用区块链建立帐联网只是起步,不是终点。区块链还可以支援更广泛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能在复杂的条件下自动执行,不必依赖信任或中央化机制,便于资产数位化,以及资产分割、转移、交换和发展衍生性商品。
帐联网的架构与物联网大趋势相合,大趋势包括:网络去中心化,节点直接对话,群众发动等。掌握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大趋势,我们才不至于落后,也使我们有机会成为全球参与者。
“互联网+”开启新一轮BAT崛起
蔡来兴
原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世界进入颠覆性创新的新时代,颠覆性创新时代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至社会形态出现变革和升级;形成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通用技术,科学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世界工业革命以来的三个大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演化速度越来越快。新一轮颠覆性创新时代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革命,第二阶段是网络化革命,第三阶段是智能化革命。新一轮颠覆性创新时代三大特点在于,覆盖面更广,加速度更快,颠覆性更强。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通用技术集群正在发挥强大的颠覆效应。电商化颠覆了传统的社会再生产循环路径,生态圈集聚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集成运营商颠覆了传统公司的管治方式,智力资源资本化颠覆了传统的核心资源,慕课学习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自中心化颠覆了人类传统的行为方式。BAT是通用技术集群广泛应用的成功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通用技术集群的广泛应用是产业革命的最强大动力。
“互联网+”开启了新一轮BAT崛起之门:“互联网+”的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商品、产业、城乡、跨国、万物,六大互联互通,可打造一大批万亿级新的BAT;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包括共享经济模式、平台经济模式、定制化模式、社交经济模式、众筹模式等;科学技术不断突破,4D、5G、能源互联网、物联网、VR技术、人工智能等,智能化将再次产生颠覆效应。
新一轮BAT崛起的实现方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外生创新型即颠覆性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巴巴;第二种是共生创新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腾讯;第三种是内生创新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尔;第四种是内外结合创新型,其中具代表性的是滴滴出行的“互联网+交通出行”,万科地产的“互联网+地产商业”等。“互联网+智能+企业再造”的商业模式在于:引进外脑,用新思维、新战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装新引擎,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协同共享,打造生态圈;插上翅膀,注入金融资本和人才,实现几何级数增长。
前一轮BAT投资的深刻教训在于,股权结构严重失衡,缺乏持续颠覆性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没有与时俱进。“互联网+智能+企业再造”是国家推动新一轮BAT崛起的大战略,大战略的三个基点:所有企业都将被颠覆;“互联网+智能+企业再造”是实施颠覆性创新的最大路径;打造一批企业“互联网+”实现团队和企业再造创新联盟是重要组织保障。大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建成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互联网+智能+企业再造”战略重点,鼓励“互联网+智能+企业再造”多种创新方式共同推进,为智能化革命超前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克难,培育一批“互联网+智能+企业再造”创新联盟,动态选拔新一轮BAT潜在对象,搭建精准化贴身服务的综合性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