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日的第一天,31公里的赛道,荒无人烟的黑戈壁、骆驼刺林、野山坳,三十余名队员成功穿越,复旦的旗帜一直高高飘扬。
当天的最高温度达到33度,人体的水分盐分都消耗极大,而复旦戈十A队在无队员损伤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赛场竞争激烈,其他院校偶有队员发生中暑晕倒等情况,但是复旦水根队长嘱咐队员以安全为前提,努力实现训练目标,并且在首日比赛中验证了战术路线制定的正确性。
复旦B队则更是以安全完赛为首要精神,平时训练的强度保证了笑非队长带领的B队队员全部在关门时间之前安全完赛。
比赛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莫过于复旦B队的队旗从头至尾飘扬在赛道上,无论是在多么险恶的路况。要知道,这杆上书“复旦戈十B队”的旗帜,是要队员负重随行的,迎风飘扬的杆旗阻力不轻,在“背一包纸巾都嫌重的”比赛状况下,复旦戈十B队攻坚排的队员接力将这杆旗帜一直传承了下去。
茫茫戈壁上,烈日当空,每个学校的队员都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不太容易能分辨出谁是谁。所以,当复旦的队旗路过时,在路边休息的别校同学就很容易辨别出这是复旦的队伍,“复旦加油”的呐喊声常常在戈壁上空响起。遇见友校的队旗,互相摇旗致敬,这样的场景格外打动人心。
队旗的作用不光是展示,在戈壁挑战赛,它还有更实际的用处。在无路可寻的骆驼刺林,有的地方骆驼刺没过腰间,想找到正确的方向非常难。如果刚巧前方队伍有一面旗子,盯着它,跟上,就容易多了。一如几千年前路过此地的玄奘大师,用佛法的旗帜指引了众多信徒,所过之处,莲花盛开。
团结友爱,是团队比赛的第一要义。首个比赛日的关门时间是12小时,落后的几个队员在体力几乎耗尽的最后五公里,惊喜地见到了手牵复旦旗帜跑来迎接的领队六月。在这之前,她已经完成了帮助A队队员的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