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一届浙大EMBA入学;2005年,同学们满载着知识与梦想毕业。十年时光荏苒,他们在时代的更迭中踏浪前行,收获了人生与事业的新巅峰。值此十周年纪念之际,首届浙大EMBA人回归校园,与我们分享他们的蜕变与成功,以及EMBA在成长道路上无可替代的重量。
活到老学到老
古语云,十岁知天命。对于绝多数人来说,迈入五十岁,想的更多的可能是隐退江湖和共享天伦。但对于姚博明来说,五十岁却只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这一年,他开始在浙大EMBA研习管理之道。
“一开始,EMBA只是理论基础,可以指导工作实践,渐渐地,经验教训又能够升华为新的理论,为今后的实践服务,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不断相辅相成的过程,又使得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浙大EMBA几年的学习,让姚博明掌舵的浙江爱丽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家原本主营纺织品进出口的传统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摇身一变转型升级为集纺织品生产与销售、文化创意产业、生物科技等业务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集团。
最令姚博明引以为傲的还是他在富春山居边上一手打造的8万平米的两岸文创产业园区。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传统文创园区的盈利模式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收取租金为主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二是由政府向名人名家、艺术家无偿提供房子甚至项目启动资金,但是产品无法转化为商品,无法与市场对接,因此不可持续发展。而我们做的事情是把以前的文创产业化倒过来,做产业文创化。以企业为龙头,产业为主导,科技做支撑,文创做推手,把企业的产业链放进去。”姚博明点了一支烟,煞有兴致地详细介绍起来。
“比如说,杭州市最大的服装市场四季青,大家都知道吧,但这个市场基本只有销售环节,而我们的创业园则涵盖了从原材料(面料、辅料)生产、到产品研发、产品设计、打样打版、财务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生产(拥有自己的工厂、物流),最后到品牌建立的全过程。我们把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做成服务平台,为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上千家企业服务。在面料辅料服务平台,设计师可以找到来自台湾、韩国等各个地区的各种面料;中小服装企业不具备设计能力,我们的设计师平台可以独立帮助其完成设计环节;没有生产能力的设计团队进来,我们则可以提供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资金不足,我们还可以提供金融服务……”盈利模式如此开阔,也就难怪姚博明在提到这个创业园区的时候能够如此神采飞扬、眉飞色舞。
此外,近几年,爱丽芬控股还与浙大生命科学院合作,进行大蒜素提炼,研制出全世界单位含克量最高的产品,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有美国知识产权注册、日本知识产权注册、欧盟知识产权注册的企业,并且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的财政拨款。
“为产品注入科技的力量,与学校进行资源合作,让专家学者与市场资金取长补短,如果没有在EMBA学习,这些转变可能是我连想也不会想到的,更加不要提做了。”
姚博明至今仍庆幸当年上EMBA的决定。如今,进入花甲之年的他仍旧丝毫没有隐退之意,“这10年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当然要继续学习,工作需要推着我往前走,我也要推着工作往前走。”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